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美术观”到“重返中国”——简论作为文化策略的中国美术价值观
1
作者 于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7,共3页
一、重建中国美术价值观的问题意识近年来,随着"中国元素"、"中国学派"、"国家文化形象"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从电影到绘画、从设计到建筑,重审中国艺术价值观、建构国族文化形象的研究与讨论,在一波又一波声浪中渐成热点显学,一... 一、重建中国美术价值观的问题意识近年来,随着"中国元素"、"中国学派"、"国家文化形象"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从电影到绘画、从设计到建筑,重审中国艺术价值观、建构国族文化形象的研究与讨论,在一波又一波声浪中渐成热点显学,一股旨在宏观建构国家文化艺术整体面貌的思潮受到各界的关注。这些概念与构想的提出,既显现了国家政治经济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受到普遍认同,同时更召唤者建立当代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迫切需求。从2010年10月《美术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价值观 中国美术 文化策略 国家文化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价值体系 《美术观察》 问题意识
下载PDF
系统思维:设计及其他
2
作者 德博拉.霍兰 樊雯 于洋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中,设计师亦如此。把设计放在整个系统中思考,可以让设计师更好地和客户沟通、发挥最佳创意。新近形成的"设计师协定"等组织,就是这一系统思考的体现。
关键词 系统 思维 设计
下载PDF
美术史论学科“财经学转向”来临了吗?
3
作者 于洋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6,共2页
近些年来,艺术管理、艺术市场、文化产业、艺术批评与策划等作为新兴专业方向,在国内各艺术院校与综合高校艺术院系如火如荼地开办。传统意义上由"史、论、评"三个专业方向构成的美术史论学科格局,也随之更趋全科化与社会化。自上世... 近些年来,艺术管理、艺术市场、文化产业、艺术批评与策划等作为新兴专业方向,在国内各艺术院校与综合高校艺术院系如火如荼地开办。传统意义上由"史、论、评"三个专业方向构成的美术史论学科格局,也随之更趋全科化与社会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院里的美术史论学科,经历了从原来的"美术史系",到"美术学"专业名称的出现,再到“(艺术)人文学院”的建制,以笔者以往十年美术l也沦求学和任教经历,对此即深有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论 学科 经学 艺术管理 人文学院 艺术市场 文化产业 艺术批评
原文传递
明代丝绸对藏区的输入及其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明娣 《中国藏学》 CSSCI 2007年第1期58-63,F0002,共7页
丝绸一直在汉藏艺术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明代丝绸通过官方赏赐和民间贸易大量输入西藏及其他藏区,被广泛运用到藏族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不仅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对其精神生活也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在藏族金属工艺、佛经... 丝绸一直在汉藏艺术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明代丝绸通过官方赏赐和民间贸易大量输入西藏及其他藏区,被广泛运用到藏族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不仅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对其精神生活也产生了显著影响,这在藏族金属工艺、佛经装帧、绘画、雕刻等艺术上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丝绸 西藏 影响
下载PDF
地域美术史研究的价值、方法与问题意识——中国地域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 被引量:4
5
作者 莫艾 《美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107,共2页
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承办的“中国地域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10至11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办,为期两天。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地域艺术史研究领域有所建... 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承办的“中国地域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10至11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举办,为期两天。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地域艺术史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美术史》写作团队成员,旨在以讨论《北京美术史》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为入手点,深入探讨地域美术史研究的史学意义、当代价值及方法等问题,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地域美术史研究的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研究 学术研讨会 学术价值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地域 北京 中国 问题意识
原文传递
民国前期(1911-1927)北京画坛传统派社会交往关系考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莫艾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文以考察民国前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社会交往关系为主旨,分别揭示了传统画派和梁启超圈子、蔡元培及北大画法会、北洋势力、前清皇室,以及文化界各群体的交往关系,以及这几支力量对于传统派艺术实践所发挥的不同层面、方向的作用。希... 本文以考察民国前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社会交往关系为主旨,分别揭示了传统画派和梁启超圈子、蔡元培及北大画法会、北洋势力、前清皇室,以及文化界各群体的交往关系,以及这几支力量对于传统派艺术实践所发挥的不同层面、方向的作用。希望以此勾勒出传统派得以生长的现实环境与条件,其所在的社会政治文化场域的结构关系,及传统派在其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画坛传统派 社会交往关系 政治文化势力
原文传递
“执拗”的卫天霖和他笔下“美术的北京”
7
作者 张鹏 《荣宝斋》 2020年第4期162-171,共10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笔者都觉得卫天霖先生是一位离自己很近却并不熟悉的艺术家。一是因为笔者专注于二十世纪国画史研究较多,对油画领域目力所及略微,再则对这位之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科有创始之功的前辈艺术家,一直以自家长者...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笔者都觉得卫天霖先生是一位离自己很近却并不熟悉的艺术家。一是因为笔者专注于二十世纪国画史研究较多,对油画领域目力所及略微,再则对这位之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科有创始之功的前辈艺术家,一直以自家长者视之,心存敬畏而久不能涉笔。二○一八年,值卫天霖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年,学校着手整理出版画册并组织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天霖 目力所及 美术学科 国画史 艺术家 整理出版 油画 画册
原文传递
多向路口的选择——后新生代学院雕塑毕业作品观察
8
作者 于洋 《雕塑》 2011年第4期12-13,共2页
日前,2011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在北京国粹苑举办,这一展事到今年已办了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雕塑》杂志社为此项展览的组织、筹划做出了大量工作,其学术使命感和专业引导意识。
关键词 《雕塑》 毕业作品 新生代 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 高校毕业生 专业委员会 引导意识
原文传递
走进学院的实验艺术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帅 于洋 +2 位作者 萧声 元音 胡艳玮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25,共2页
随着“实验艺术”成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美术界谈论的热点,对于美术学院实验教学的思考以及对于实验艺术作为一个艺术专业门类的讨论也随之展开。作为十年前一次实验艺术展览活动的参与者与评论者,笔者也曾亲历过“实验”教学的兴奋与热... 随着“实验艺术”成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美术界谈论的热点,对于美术学院实验教学的思考以及对于实验艺术作为一个艺术专业门类的讨论也随之展开。作为十年前一次实验艺术展览活动的参与者与评论者,笔者也曾亲历过“实验”教学的兴奋与热情。然而在今天,既想求“异”又要求“和”的诉求(“和而不同”是此次北京举行的全国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同期举办的实验艺术文献展的主题),正呈现了新兴实验艺术与既有学院传统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同时更拷问着实验艺术学科建构依据的严谨性与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艺术 美术学院 “和而不同” 实验教学 艺术专业 展览活动 艺术文献 艺术教育
原文传递
四时佳兴 文画相生——从齐白石、汪曾祺的艺术创作看文与画之关系
10
作者 任俊颖 《艺术品》 2019年第9期88-91,共4页
'文'在先秦时,是指全部的礼乐制度和文章学术,两汉时,有文学和文章两个意义;这里所说的'文'是广义的所有成文的文字。魏晋时期《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箴》一文所绘,画面分为九段,描绘了冯媛挡熊至女史箴... '文'在先秦时,是指全部的礼乐制度和文章学术,两汉时,有文学和文章两个意义;这里所说的'文'是广义的所有成文的文字。魏晋时期《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箴》一文所绘,画面分为九段,描绘了冯媛挡熊至女史箴敢告庶姬等九个女德劝诫故事,每段右侧以榜题记述画面内容,兼以分隔画面之用,《洛神赋图》《列女传·仁智图》等也是这种形式,文字与图像的结合自人物画始,以文学作品为蓝本进行绘画创作,并将文字写到画面上,二者互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白石 汪曾祺
原文传递
论民国前期徐悲鸿“写实”主张的内涵、现实指向与实践形态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艾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7,共6页
徐悲鸿的"写实"主张长期以来成为其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核心观念。本文试图将探讨放置回对象所处的历史语境,探析此主张与其根本的艺术理解间的内在关联,揭示其由此产生的现实针对性,探究此理解涉及的艺术史典范、语言形态... 徐悲鸿的"写实"主张长期以来成为其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核心观念。本文试图将探讨放置回对象所处的历史语境,探析此主张与其根本的艺术理解间的内在关联,揭示其由此产生的现实针对性,探究此理解涉及的艺术史典范、语言形态的规定性及所对应的实践形态。希望以此打开更为丰富的理解空间,呈现徐"写实"主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主张 左翼美术 现代派 可传达性 自然主义
原文传递
痛苦中的执著与蜕变——论林风眠1926—1935年形式探索历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艾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1926年到1935年,是林风眠留学归国后面对中国现实,逐步确立艺术观与艺术形式探索方向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作品生动地揭示出画家在其艺术成熟期到来之前的艺术发展脉络和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形式分析入手,揭示其形式探索由表现主义手... 1926年到1935年,是林风眠留学归国后面对中国现实,逐步确立艺术观与艺术形式探索方向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作品生动地揭示出画家在其艺术成熟期到来之前的艺术发展脉络和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形式分析入手,揭示其形式探索由表现主义手法到几何化、单纯化手法的变化过程,进而阐释对其形式探索有着内在引导作用的艺术理想的内涵,以及他从克莱夫·贝尔的理论和塞尚的艺术受到的启发而形成的形式认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认识此阶段在林风眠整体艺术历程中的位置、价值,其艺术的精神特质及在研究方法上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探索 林风眠 表现主义手法 蜕变 执著 痛苦 艺术观 艺术发展
原文传递
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洋 《雕塑》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在全球一体化现象日趋显著的今天,传媒时代已经从一种抽象的概念,成为形象地、立体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现实和文化图景,并空前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与表达。在纷繁琳琅的艺术界,艺术批评在传媒时代的复杂语境中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艺... 在全球一体化现象日趋显著的今天,传媒时代已经从一种抽象的概念,成为形象地、立体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现实和文化图景,并空前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与表达。在纷繁琳琅的艺术界,艺术批评在传媒时代的复杂语境中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艺术批评的新旧对比,正如亨利·吉罗等西方学者所描述的:传统评论式批评往往依附于创作而存在,总是针对具体作品谈感受或开药方,从而沦为创作的附属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批评 媒体化 传媒时代 全球一体化 生活现实 西方学者 艺术界 评论式
原文传递
积极“求异”的审思:从潘天寿早期画论看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策略
14
作者 于洋 《美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7,共4页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中国画坛上,新旧之争、中西之辩几乎一直是所有中国画家难以绕过的话题。传统中国画如何面对西方绘画的冲击,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性格和身份?这场辩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尤为集中而激烈。一些画家站在传统本位的反...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中国画坛上,新旧之争、中西之辩几乎一直是所有中国画家难以绕过的话题。传统中国画如何面对西方绘画的冲击,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性格和身份?这场辩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尤为集中而激烈。一些画家站在传统本位的反击与回应,在今天看来尤其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家 20世纪 “求异” 潘天寿 传统中国画 现代 画论 早期
原文传递
德国高校本科艺术史教育特色及相关思考
15
作者 莫艾 《美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作为对已有艺术史的认识和梳理、对基本文明价值和人类精神历史的整理与揭示,艺术史教育无疑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中国现当代语境下,由于从社会结构到文化传统的剧烈变化,艺术方向的把握变得尤其困难。这样的困境特别需要艺术史... 作为对已有艺术史的认识和梳理、对基本文明价值和人类精神历史的整理与揭示,艺术史教育无疑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中国现当代语境下,由于从社会结构到文化传统的剧烈变化,艺术方向的把握变得尤其困难。这样的困境特别需要艺术史研究重新认识、梳理自身传统的工作,也特别需要通过艺术史教育来培养主体的审美情趣、精神品质、艺术判断力和历史理解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研究 教育特色 本科 高校 德国 文化传统 人类精神 文明价值
原文传递
革命理想与时代印迹——诸家谈江丰的艺术思想与教育理念
16
作者 于洋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0,2,共4页
当中国进入一个要求文化自觉与自强的时代,中国的美术理论研究和美术创作批评,同样需要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和中国文化立场之上,以此来对那些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美术家,对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的美术创作,对中国美术... 当中国进入一个要求文化自觉与自强的时代,中国的美术理论研究和美术创作批评,同样需要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和中国文化立场之上,以此来对那些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美术家,对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的美术创作,对中国美术传统之要义,做出深入、系统和中肯的反思、梳理与总结,并提出当代中国美术界应有的认识结论。本期我们以有所不同的方式为大家介绍的[时代人物]江丰、[本期名家]刘曙光,以及在[品评]、[心路]等栏目中介绍的美术作品,还有在[案边点滴]当中由王非结合实践来对画法的研究阐述,可以说都是在今天的文化大背景下,为一个含括了最大范围的文化理想得以实现所做出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家 教育理念 艺术思想 革命理想 中国社会 印迹 美术理论研究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七十年来关于傅抱石人物画研究述评
17
作者 张鹏 《荣宝斋》 2016年第8期138-149,共12页
众所周知,傅抱石(一九○四——一九六五)在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他集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于一身,在多个领域成就卓然。单言绘画,他的山水画与人物画双峰并峙,而相对其山水画而言,学界对其人物画的关... 众所周知,傅抱石(一九○四——一九六五)在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他集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于一身,在多个领域成就卓然。单言绘画,他的山水画与人物画双峰并峙,而相对其山水画而言,学界对其人物画的关注与研究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中国绘画史 美术史论家 国画家 美术教育家 人物画创作 仕女画 画中 山水画家 虎溪三笑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北京的艺术品拍卖行
18
作者 戴婷婷 《中国拍卖》 2019年第10期66-69,共4页
中国的拍卖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经过唐以来漫长的启蒙,晚清民国中国拍卖业在新旧嬗变、中西交融的背景下快速发展。艺术品拍卖作为拍卖业的分支之一,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其中尤以北京地区最具代表。北京充沛的古物资源,繁荣的... 中国的拍卖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经过唐以来漫长的启蒙,晚清民国中国拍卖业在新旧嬗变、中西交融的背景下快速发展。艺术品拍卖作为拍卖业的分支之一,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其中尤以北京地区最具代表。北京充沛的古物资源,繁荣的古玩行业与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为艺术品拍卖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拍卖 北京地区 拍卖行 清末民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晚清民国 中西交融 古玩行业
原文传递
重识汉代说唱俑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翠萍 《艺术教育》 2009年第2期32-32,24,共2页
汉代说唱俑造型生动,极具张力,皆作滑稽说唱姿态,表现了东汉地区的社会风俗和民间生活。文章结合说唱俑形象及史料记载,对其说唱演出的形式、内容进行推测分析,力图从多角度加深对汉代俳优说唱艺术的理解。
关键词 说唱艺术 汉代 社会风俗 史料记载 滑稽 民间 俳优
原文传递
秋风嘉穆 海派一格——吴待秋与许孙穆之佛画探微
20
作者 韦惠欢 《荣宝斋》 2020年第6期150-155,共6页
吴徵(一八七八-一九四九),字待秋,别号抱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鸶湾人、栝苍亭长、晚蜀老。出身于绘画之家,山水幼承家学,手不停毫。他是民国时期海派著名画家,与吴昌硕、王一亭为世交,同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合称"三吴一... 吴徵(一八七八-一九四九),字待秋,别号抱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鸶湾人、栝苍亭长、晚蜀老。出身于绘画之家,山水幼承家学,手不停毫。他是民国时期海派著名画家,与吴昌硕、王一亭为世交,同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又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称为"海上四大家"。吴待秋在书画、金石等方面皆有所长,在绘画上,山水、花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湖帆 吴昌硕 冯超然 吴待秋 赵叔孺 吴子深 王一亭 民国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