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临床应用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甘志珊
杨银金
甘炳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验证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non-sed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技术在成人和儿童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对10名成人(20耳)及8名儿童(16耳)进行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传统听性脑干反应及纯音听力测试(成人组),得到不同阈值范...
目的验证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non-sed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技术在成人和儿童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对10名成人(20耳)及8名儿童(16耳)进行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传统听性脑干反应及纯音听力测试(成人组),得到不同阈值范围,并进行三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Spearman’s rho相关分析显示成人受试者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和行为测听阈值显著相关(r=0.82;P<0.01)。魏克森(Wilcoxon)讯号等级分析显示儿童组非镇静与镇静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P=0.22)。Spearman’s rho相关分析显示儿童与成人受试者非镇静和镇静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显著相关(r=0.82~0.96;P<0.05)。结论非镇静ABR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成人和儿童;该技术适用于不适合使用镇静药物或不愿意接受镇静的受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ABR)
非镇静
有效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唐志辉
林曾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9-671,共3页
中耳炎在中国和西方文献里早有详细记载。因天气变化和体内排液系统阻塞所致耳病,最早出现于3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医学里“肾脏精气”不足导致耳鸣和听力减退,外界邪气干扰内环境与季节的影响有关,几个世纪后该理论被应用于药...
中耳炎在中国和西方文献里早有详细记载。因天气变化和体内排液系统阻塞所致耳病,最早出现于3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医学里“肾脏精气”不足导致耳鸣和听力减退,外界邪气干扰内环境与季节的影响有关,几个世纪后该理论被应用于药物治疗(《伤寒论》,公元1400年前后)。从希波克拉底时期开始,疾病综合征被认可。1867年波利泽在他的著作《耳病》中描述卡他性中耳炎和中耳蜂窝织炎的同时也描述了该疾病综合征。发现该症状在14~16岁的儿童中尤其常见,且易反复。此外,他还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更常见于秋天和冬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上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题名
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临床应用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甘志珊
杨银金
甘炳基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
人类
传
意
科学
研究所
甘峰听力技术学院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9-461,共3页
文摘
目的验证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non-sed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技术在成人和儿童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对10名成人(20耳)及8名儿童(16耳)进行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传统听性脑干反应及纯音听力测试(成人组),得到不同阈值范围,并进行三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Spearman’s rho相关分析显示成人受试者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和行为测听阈值显著相关(r=0.82;P<0.01)。魏克森(Wilcoxon)讯号等级分析显示儿童组非镇静与镇静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4;P=0.22)。Spearman’s rho相关分析显示儿童与成人受试者非镇静和镇静听性脑干反应阈值显著相关(r=0.82~0.96;P<0.05)。结论非镇静ABR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成人和儿童;该技术适用于不适合使用镇静药物或不愿意接受镇静的受试者。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ABR)
非镇静
有效性
分类号
R764.0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唐志辉
林曾萍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传意研究所
深圳市耳鼻咽喉
研究所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
出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9-671,共3页
文摘
中耳炎在中国和西方文献里早有详细记载。因天气变化和体内排液系统阻塞所致耳病,最早出现于3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医学里“肾脏精气”不足导致耳鸣和听力减退,外界邪气干扰内环境与季节的影响有关,几个世纪后该理论被应用于药物治疗(《伤寒论》,公元1400年前后)。从希波克拉底时期开始,疾病综合征被认可。1867年波利泽在他的著作《耳病》中描述卡他性中耳炎和中耳蜂窝织炎的同时也描述了该疾病综合征。发现该症状在14~16岁的儿童中尤其常见,且易反复。此外,他还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更常见于秋天和冬天。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上呼吸道感染
Keywords
secretory otitis media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分类号
R764.21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镇静听性脑干反应临床应用有效性分析
甘志珊
杨银金
甘炳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唐志辉
林曾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