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之苦乐观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笑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22,共11页
庄子所感受的苦、所追求的乐都在于精神感受。现实之苦在于世俗生活中的拘束或奴役,在于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在于人们无法摆脱现实的处境。现实的地位、财富、欲望的满足并非庄子之苦的主要内容。庄子认为人类的有限性是人类之苦的根源... 庄子所感受的苦、所追求的乐都在于精神感受。现实之苦在于世俗生活中的拘束或奴役,在于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在于人们无法摆脱现实的处境。现实的地位、财富、欲望的满足并非庄子之苦的主要内容。庄子认为人类的有限性是人类之苦的根源。庄子的逍遥之乐在于超越现实束缚的自由的感觉,在于独与天地万物相往来的体验,这也是一种精神的满足,但不是现实欲望的满足。这种精神境界的提升可以是无限的,可以达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精神体验。从现实之苦到逍遥之乐的转化的关键在于心灵的宁静,而心灵的宁静在于认识到世界的客观性和非目的性,避免面对苦难时的狭隘的、个人的、目的性的解释;在于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避免对个人或群体抱过高的期待。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才可能超越现实之苦去追求精神境界的无限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苦乐观 世界非目的性 人类有限性 精神无限性
下载PDF
老子《二十五章》析评札记
2
作者 刘笑敢 《中国文化》 2004年第21期18-23,共6页
一、“道法自然”如何读?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节,历来有不同的读法。特别是“道法自然”一句歧异更多。不同的读法就涉及不同的句法结构。
关键词 读法 札记 老子 句法结构
下载PDF
道德感动与儒家的德性示范伦理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庆节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2-39,共8页
存在论意义上的"感动论"可以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核心与基础。"感动"作为枢纽和端口不仅启动人类的道德行为,而且还将存在论层面上的感应一方面与认知层面上的道德感觉与感知,另一方面又与心理情感层面上的感情、情... 存在论意义上的"感动论"可以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核心与基础。"感动"作为枢纽和端口不仅启动人类的道德行为,而且还将存在论层面上的感应一方面与认知层面上的道德感觉与感知,另一方面又与心理情感层面上的感情、情绪与同情连接起来。它使两者相互作用,生发与形成道德感通、感悟与道德知识,从而影响与指导我们的道德生活。基于此概念辨析,可以说,儒家伦理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立足于情感本位之上的德性示范伦理学。通过区分伦理学的价值层面和伦理学的实践层面,可以有效地化解道德两难的困惑。儒家的示范性道德人格,体现的是某个或某些道德德性的风范,这些道德示范和风范的重要性,就在于其在平凡生活中彰显德性,从而感动、激励和范导人们做好人,行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动 感应 儒家伦理 示范伦理学 情感主义
原文传递
真善美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4
作者 李天命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年第5期1-1,共1页
香港的教育与邻近一些地区比较起来,还可算是颇为成功的,但有两点我认为很不妥。第一,越来越忽略背诵。我从背诵大量诗词古文而得到很大的益处,相信人人都可同样得益的。第二,越来越放纵学生,连最低度的体罚都废止,其实是爱之适... 香港的教育与邻近一些地区比较起来,还可算是颇为成功的,但有两点我认为很不妥。第一,越来越忽略背诵。我从背诵大量诗词古文而得到很大的益处,相信人人都可同样得益的。第二,越来越放纵学生,连最低度的体罚都废止,其实是爱之适足以害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真善美 理想 育才 地区比较 背诵 学生 放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