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小孩:从《戏婴图》看陈洪绶晚期绘画中的身份隐喻与自我建构
1
作者 疏沛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8,共9页
晚明人物画家陈洪绶的《戏婴图》一般被认为是一幅传统婴戏题材的作品。本文通过其与传统婴戏题材的对比与对其画面布局与内容安排的分析发现,这件作品是陈洪绶化用传统题材进行的再创作,表现了明亡之后陈洪绶面临的社会身份与自我认知... 晚明人物画家陈洪绶的《戏婴图》一般被认为是一幅传统婴戏题材的作品。本文通过其与传统婴戏题材的对比与对其画面布局与内容安排的分析发现,这件作品是陈洪绶化用传统题材进行的再创作,表现了明亡之后陈洪绶面临的社会身份与自我认知的困境,是陈洪绶晚期绘画中身份隐喻与自我建构现象的典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洪绶 戏婴图 婴戏传统 画面布局 自我建构
下载PDF
新都宝光寺两件存疑南朝梁佛教造像考
2
作者 刘泽岚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8-173,共6页
本文着眼于两件藏于新都宝光寺、带有南朝梁纪年的佛教造像。其中,“大同六年”千佛碑的风格及形制显示了西魏、北周至隋代的特点,其梁代铭文位置隐晦,不应为原造像记。“普通二年”六面石柱的形制流行于晚唐五代时期,其图像为流行于中... 本文着眼于两件藏于新都宝光寺、带有南朝梁纪年的佛教造像。其中,“大同六年”千佛碑的风格及形制显示了西魏、北周至隋代的特点,其梁代铭文位置隐晦,不应为原造像记。“普通二年”六面石柱的形制流行于晚唐五代时期,其图像为流行于中晚唐时期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经变。两件造像的铭文可能是在晚清时期被改刻或增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梁 佛教造像 千佛碑 石幢 宝光寺
下载PDF
顺德清晖园“羊城八景”蚀刻玻璃:版本、年代及工艺
3
作者 刘泽岚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20-27,共8页
顺德清晖园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园内沐英涧装饰一组以“羊城八景”为主题的蚀刻玻璃,目前学界对其年代、内容版本及工艺等问题都缺乏深入讨论。通过梳理地方志文献可知,此套玻璃所用版本肇始于元代,收录于明地方志,在清中期开始以画作... 顺德清晖园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园内沐英涧装饰一组以“羊城八景”为主题的蚀刻玻璃,目前学界对其年代、内容版本及工艺等问题都缺乏深入讨论。通过梳理地方志文献可知,此套玻璃所用版本肇始于元代,收录于明地方志,在清中期开始以画作呈现。在对比同版本的图像材料后,笔者认为清晖园玻璃从内容、视角及风格上都符合清代“羊城八景”的创作格套,年代拟为清晚期。文章还探讨了其制作工艺,即清晚期传入并盛行的玻璃套色蚀刻法。玻璃在广式园林的装饰中承担了重要角色,清晖园此套玻璃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晖园 羊城八景 玻璃画 园林装饰
下载PDF
汉代早期佛教图像与西王母图像之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苏琦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44,共10页
关键词 早期发展 佛教艺术 图像 西王母 汉代 中国大陆 九十年代 实物证据
下载PDF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雅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 ,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 ,学者对此进行考证 ,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 2 0世纪 60年代 ,南京近...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 ,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 ,学者对此进行考证 ,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 2 0世纪 60年代 ,南京近郊出土的东晋墓志为《兰亭序》真伪之辨提供新线索 ,中国大陆学界开始进行比较严肃的学术争论 ,史称“兰亭论辨”。这场论辨继承了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想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 ,围绕隶书笔意、文字出入、文章风格、智永依托《兰亭序》等焦点问题 ,取得突破性进展。 2 0世纪 80年代的论辨呈现出一种维护传统、驳论否定论者的走向 ,学者们不仅考证兰亭真伪 ,而且把反思的视角投向前期论辨 ,使学术研究趋于客观冷静的分析。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新出土的《高崧墓志》为全面认识六朝书法提供实物资料 ,“《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兰亭现象作了综合探讨 ,真伪之辨日益深入。《兰亭序》真伪是关系到书法史、汉字发展史的问题 ,意义重大。围绕此帖展开的真伪论辨涉及了社会科学学术探讨的种种层域 ,对已成定论的学术观点进行新的探讨 ,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独立的学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兰亭论辨 中国书法史 王羲之
下载PDF
吴门画派别号图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用——以文徵明别号图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许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1,共7页
本文以明代吴门画家文徵明的别号图为例,探讨别号图在明代绘画史和社会史中的重要意义。别号图并非是别号字义的图示说明,它综合了雅集图、园林图、隐居图和书斋山水等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共同为别号注解,从而体现别号主人的文士身份与高... 本文以明代吴门画家文徵明的别号图为例,探讨别号图在明代绘画史和社会史中的重要意义。别号图并非是别号字义的图示说明,它综合了雅集图、园林图、隐居图和书斋山水等文人画的常见题材共同为别号注解,从而体现别号主人的文士身份与高雅品位,还可视作传统肖像画的发扬。此外,别号图并非画家自娱之作,它不仅是交游和应酬的工具,还是当时的文人面对世俗化潮流时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从而维持文人身份与品味的优越性,与世俗相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 吴门画派 别号图 社会功用
下载PDF
四川汉代“龙虎座”西王母图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苏琦 《四川文物》 2005年第2期62-69,共8页
本文对四川汉代出土西王母图像中的“龙虎座”进行了详细记述,就其名称 的界定、图像的分类、分布规律等方面引用大量实物资料加以论述。
关键词 四川 汉代 龙虎座 西王母
下载PDF
古史的二元说 被引量:1
8
作者 饶宗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8-23,共6页
此文依据近年出土的大量新材料,参以传世记载,对古史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二系形成进行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 五色帝 炎帝 黄帝 卢帝
下载PDF
《初唐诗卷》与祝氏楷书
9
作者 褚馨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2,共5页
以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祝允明《初唐诗卷》行楷作品为对象,考证其书学渊源,分析其书法特点、艺术特质;并通过同类比较,对祝氏楷书的价值、艺术影响做进一步论证。
关键词 祝允明 楷书 《初唐诗卷》 《唐宋四家文》
下载PDF
传承 人品 酬应——从北山堂收藏看中国书法
10
作者 莫家良 《中国书画》 2014年第11期5-19,共15页
在传统中国,文人士子皆以修身治学为本,着心举业,以求晋身仕途,经世致用。由于科举考试以经义为主,故诗词书画等文艺品类,皆为“余事”,不足以成就功名。然而,此等舞文弄墨的“余事”却是无数文人所醉心者,由是历代以来,名篇... 在传统中国,文人士子皆以修身治学为本,着心举业,以求晋身仕途,经世致用。由于科举考试以经义为主,故诗词书画等文艺品类,皆为“余事”,不足以成就功名。然而,此等舞文弄墨的“余事”却是无数文人所醉心者,由是历代以来,名篇妙作层见迭出,构成令人目眩的文艺传统。书法是文人生活中几乎不可或缺的艺事。除实用功能外,既具有笔墨之美,亦蕴含深邃的文化内涵。北山堂所藏书迹,时代横跨千年,类型丰富多样,足可为了解中国书法提供实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传承 人品 收藏 传统中国 经世致用 科举考试 实用功能
下载PDF
明代的玉簪
11
作者 许晓东 《紫禁城》 2016年第7期66-75,共10页
《明史.舆服志》涉及明代用玉簪的记载并不多,仅见玉簪导、双玉簪,用来固定皇帝、皇太子冠冕,皇后、嫔妃、命妇冠服所使用的博鬓、珠翠面花,
关键词 明代 皇太子 明史 皇后
下载PDF
我的家学经历
12
作者 饶宗颐 《青春期健康》 2019年第5期80-81,共2页
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家人很会做生意,积攒了大量的钱财。家庭条件非常好,可以玩的东西很多,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幼年起,我朝夕浸泡在天啸楼读书,家... 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家人很会做生意,积攒了大量的钱财。家庭条件非常好,可以玩的东西很多,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幼年起,我朝夕浸泡在天啸楼读书,家藏十万部书,我究竟读了多少,现在无法想起。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从此我跟祖母住在一起。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学方法 目录学
下载PDF
试论杜甫题画诗之情怀及其重要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冠男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杜甫的题画诗不但是其一生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学、艺术一个不可或缺的探讨课题。本文试从大志、归隐和感伤三方面,讨论杜甫题画诗中所见的三种情怀。同时,亦就记录和印证画史、反映时尚风气及绘画审美准则,以及为后世题画诗... 杜甫的题画诗不但是其一生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学、艺术一个不可或缺的探讨课题。本文试从大志、归隐和感伤三方面,讨论杜甫题画诗中所见的三种情怀。同时,亦就记录和印证画史、反映时尚风气及绘画审美准则,以及为后世题画诗树典范,三点来论述其重要性。文章期以另一角度,来认识杜甫及其题画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题画诗 个人情怀 重要性
下载PDF
西涯后身:法式善与《西涯图》的图绘与传播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珂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共11页
本文以众位画家为乾嘉文人法式善所绘的多幅《西涯图》为研究对象,从创作缘起、图像内容、传播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以居近西涯一地为契机,以尊崇李东阳为宗旨,加之翁方纲的协助,法式善征集了大量与西涯有关的图像与诗文。这反映... 本文以众位画家为乾嘉文人法式善所绘的多幅《西涯图》为研究对象,从创作缘起、图像内容、传播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以居近西涯一地为契机,以尊崇李东阳为宗旨,加之翁方纲的协助,法式善征集了大量与西涯有关的图像与诗文。这反映了乾嘉时期帝京士人热衷于雅集游赏、为古人做寿以及地理考据的风气。法式善频繁邀人于西涯雅集,通过一系列图像与题咏追忆明代前贤李东阳,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自我的声名,被时人冠以"西涯后身"的美名,并与巨儒翁方纲相比肩,加强了其个人对于西涯的影响力,西涯一带也随之成为京师内城重要的文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式善 李东阳 西涯图
下载PDF
“梦境”与“轶事”:《状元图考》与晚明的宫廷想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丹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4,I0003,共9页
本文以《状元图考》中的宫廷场景为例,讨论晚明流行文本之插图如何再现皇权与宫廷,以及普通民众通过何种方式构建起自身关于宫廷的想象。这些插图的模式、图像表现与视觉元素表明,其图绘模式化的视觉呈现背后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绘... 本文以《状元图考》中的宫廷场景为例,讨论晚明流行文本之插图如何再现皇权与宫廷,以及普通民众通过何种方式构建起自身关于宫廷的想象。这些插图的模式、图像表现与视觉元素表明,其图绘模式化的视觉呈现背后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绘画传统、图像禁忌、社会风俗、舞台表演等,这些方式共同构建起了晚明民众关于宫廷的知识渠道与想象的一个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元图考》 晚明 宫廷想象
下载PDF
图绘、媒介与性别:明代《采莲图》的视觉呈现与性别阐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丹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4,共7页
“采莲”作为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活动,在中国传统的文本及图像表述中皆为构建与呈现美人的重要题材。在视觉文化蓬勃发展的明代晚期,该题材的图绘亦出现于诸多媒介之上,成为满足视觉享受及观看欲望的载体。本文以明代采莲图绘为中心,讨... “采莲”作为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活动,在中国传统的文本及图像表述中皆为构建与呈现美人的重要题材。在视觉文化蓬勃发展的明代晚期,该题材的图绘亦出现于诸多媒介之上,成为满足视觉享受及观看欲望的载体。本文以明代采莲图绘为中心,讨论该题材的母题构建及其在不同媒介上的视觉呈现与意涵。同时,本文亦指出在晚明时期,随着该题材从文学及绘画领域走向各式大众化媒介,“采莲”逐渐从一个蕴含男性视角及对女性审美品鉴的主题,转化为一种以视觉装饰为主的女性形象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莲 视觉呈现 性别
下载PDF
乾嘉时期三幅女性写真画的生命映照
17
作者 詹霓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85-90,共6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玉燕写兰图》、《骆绮兰平山春望图卷》及南京博物院藏《袁母韩孺人像》,阐释乾嘉时期的三幅绘画中不同的女性生活和不同生活追求下的人生选择。这三幅女性写真画不仅记录了王玉燕、骆绮兰和袁母韩孺人的容貌,而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玉燕写兰图》、《骆绮兰平山春望图卷》及南京博物院藏《袁母韩孺人像》,阐释乾嘉时期的三幅绘画中不同的女性生活和不同生活追求下的人生选择。这三幅女性写真画不仅记录了王玉燕、骆绮兰和袁母韩孺人的容貌,而且画像根据三位女性不同的生活志趣选取不同的表现方式,使写真画成为她们生命的映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时期 女性写真 文人
下载PDF
从马王堆到金雀山——西汉棺盖帛画比较研究
18
作者 李小旋 《艺术探索》 2016年第3期92-98,共7页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中,都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陪葬帛画。两地汉墓中的棺盖帛画结构相似,现有研究通常专注于二者的延续性,强调其共性,忽略其差异,特别是金雀山帛画的独特之处。两地所出棺盖帛画的内容、意义和功能等...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中,都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陪葬帛画。两地汉墓中的棺盖帛画结构相似,现有研究通常专注于二者的延续性,强调其共性,忽略其差异,特别是金雀山帛画的独特之处。两地所出棺盖帛画的内容、意义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到公元前1世纪初墓葬和死后观的变化过程中,棺盖帛画图像和使用方式产生了改变,而这些变化至少部分解释了帛画陪葬的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画 西汉 图像研究 死后观
下载PDF
从高淳清代神像画试析道教神谱的图像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翠琪 《美术大观》 2022年第1期94-100,共7页
南京高淳县于1988年发现的330多幅清代神像画,是少数保存完整的道教科仪用画。其中,二百多幅斗牌的神祇来源复杂,以道教尊神为主要基础,同时加入《封神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及地方神祇,对了解道教与高淳民间信仰的融合具有很高的研究... 南京高淳县于1988年发现的330多幅清代神像画,是少数保存完整的道教科仪用画。其中,二百多幅斗牌的神祇来源复杂,以道教尊神为主要基础,同时加入《封神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及地方神祇,对了解道教与高淳民间信仰的融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些神像斗牌运用了一系列视觉元素作为神祇位阶的标记,使那些来源不同的神祇能透过特定视觉元素有序地整合于神谱中。这种整理地方化道教图像神谱的方法,将有助思考道教神像画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将之应用于跨学科研究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淳 道教 神像画 《封神演义》 神谱
下载PDF
宋金“煌丕昌天”铭铜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景活 《美术大观》 2022年第10期127-133,共7页
本文在前人学者研究基础上,以12—13世纪流行于宋代和高丽的“煌丕昌天”铭文镜为中心,透过释读铭文以及重新审视航海图纹中的纹饰元素,试图探索在宋金社会文化背景下,此类铜镜的铭文、纹饰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互动关系,并... 本文在前人学者研究基础上,以12—13世纪流行于宋代和高丽的“煌丕昌天”铭文镜为中心,透过释读铭文以及重新审视航海图纹中的纹饰元素,试图探索在宋金社会文化背景下,此类铜镜的铭文、纹饰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互动关系,并提出“煌丕昌天”铭文在宋金铜镜中的出现,与其他同时期铜镜主题类似,是对仿古思想的体现;与此同时,铜镜纹饰与陶瓷、绘画等材质之间的互动现象作为宋金铜镜纹饰特点之一,在“煌丕昌天”铭文镜中亦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煌丕昌天 宋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