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丁·路德的圣经观及其圣经诠释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广生 《圣经文学研究》 2009年第1期64-113,共50页
中世纪末期教会历史上发生的"改革运动"对欧洲神学、宗教、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与马丁·路德及其与圣经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位为欧洲教会乃至人类历史揭开新页的人物对圣经的... 中世纪末期教会历史上发生的"改革运动"对欧洲神学、宗教、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与马丁·路德及其与圣经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位为欧洲教会乃至人类历史揭开新页的人物对圣经的认识和运用,其诠释圣经的原则和方法,非常值得今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句与精意 律法与福音 以经解经
下载PDF
浸信会传教士的中文圣经翻译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锦图 《圣经文学研究》 2020年第1期283-310,共28页
本文回顾了浸信会传教士在中国从事圣经翻译的历史,相继议及浸信会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其早期圣经翻译、该会传教士与《委办本》的关系、该会的中文通用语言译本、该会传教士对中文《和合本》译经的参与、该会传教士的中国方言圣经翻译等... 本文回顾了浸信会传教士在中国从事圣经翻译的历史,相继议及浸信会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其早期圣经翻译、该会传教士与《委办本》的关系、该会的中文通用语言译本、该会传教士对中文《和合本》译经的参与、该会传教士的中国方言圣经翻译等;追溯了马殊曼、粦为仁、罗孝全、玛高温、叔未士、高德、胡德迈、罗尔梯、秦贞、基律、纪好弼、鲍康宁、耶士谟、斐姑娘、耶琳、晏马太、郏爱比等浸信会传教士对中文圣经翻译的贡献。这项研究也论及浸信会与其他宗派之间在翻译取向和实践上的差异,如其怎样翻译"水礼"的希腊文音译语词"baptizo";及其在中文圣经翻译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圣经 圣经翻译 浸信会 传教士
下载PDF
中国神学教育的处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中国神学教育现状分析、反省与应对
3
作者 肖安平 《金陵神学志》 2010年第4期27-38,共12页
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神学上对中国神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反省与应对,探求中国神学教育的处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以推动当代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会健全成长,提高教牧人员的素质,办好教会。
关键词 中国神学教育 处境化 规范化 现状 反省与应对
原文传递
万物的美是他们赞美上帝的声音——奥古斯丁的音乐美学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柏峻霄 《外国美学》 2012年第1期43-56,共14页
奥古斯丁在宇宙音乐的层面将万物的美定义为赞美上帝的声音,并认为理性的音乐是由可变的感性之数(受造之美)和无限的原因之数(美本身)构成的科学。人类对有限的感性之数(受造之美)的热爱导致无限的原因之数(美本身)的缺失,以及灵魂与上... 奥古斯丁在宇宙音乐的层面将万物的美定义为赞美上帝的声音,并认为理性的音乐是由可变的感性之数(受造之美)和无限的原因之数(美本身)构成的科学。人类对有限的感性之数(受造之美)的热爱导致无限的原因之数(美本身)的缺失,以及灵魂与上帝、肉体之间关系的失调。原因之数(美本身)主动帮助灵魂正确评估感性之数的价值并重构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上帝的救赎。因此,人类赞美上帝的声音——理性的音乐显现着精神的和谐之美和形而上之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感性之数 原因之数
原文传递
探析祷告作为灵性操练在治疗抑郁情绪中的作用
5
作者 肖安平 《金陵神学志》 2011年第2期23-60,共38页
本文论证了祷告作为灵性操练在治疗抑郁情绪中所应有的作用,以此说明祷告是基督教特别针对抑郁情绪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有价值和效果,值得重视和应用。祷告的能力必须重视圣灵的工作和更新。对祷告作用进行论证,这是对... 本文论证了祷告作为灵性操练在治疗抑郁情绪中所应有的作用,以此说明祷告是基督教特别针对抑郁情绪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有价值和效果,值得重视和应用。祷告的能力必须重视圣灵的工作和更新。对祷告作用进行论证,这是对祷告作为灵性操练在治疗抑郁情绪中的作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总结,并为教会和人们提供解决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希望借着这种基督教特点的治疗方式的探讨和阐明它对治疗抑郁情绪的帮助作用,让牧者在实践中善用此方式帮助受抑郁情绪困扰的肢体,提高教牧辅导和牧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祷告 灵性操练 抑郁情绪
原文传递
文化激流中重拾瑰宝——今代华人文化脉络下尝试串通儒家德性传统、卫斯理恩典论、品德伦理学
6
作者 李景雄 《金陵神学志》 2009年第1期4-15,共12页
本文指出,在后现代浪潮的冲击下,有必要融会华人文化传统中的儒家德性传统、西方的卫斯理恩典论、麦金泰尔(AlasdairMcIntyre)与候活士(StanleyHauerwas)的品德伦理理论,并重视“预临之恩”、“称义之恩”、“成圣之恩”,以促... 本文指出,在后现代浪潮的冲击下,有必要融会华人文化传统中的儒家德性传统、西方的卫斯理恩典论、麦金泰尔(AlasdairMcIntyre)与候活士(StanleyHauerwas)的品德伦理理论,并重视“预临之恩”、“称义之恩”、“成圣之恩”,以促进教会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德性传统 卫斯理恩典伦 品德伦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