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凯平
-
机构
香港基督教灵实协会--中文大学中医教研中心
-
出处
《光明中医》
2015年第1期15-16,共2页
-
文摘
(上接2014年12期总229期)3六经辨证首重寒热、表里《黄帝内经》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外感病的治疗上,若能辨证准确,早日洞悉病机,及时用药,则疾病自能痊愈,正气也可得到保护。在时间上作为六经病传变的最初,故《伤寒论》里太阳病所涉及的条文与篇幅最长。
-
关键词
张仲景
六经辨证
外感病
内伤
-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从《周易》宇宙起源论探析李东垣的《脾胃论》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凯平
-
机构
香港基督教灵实协会中文大学中医教研中心
-
出处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2期3397-3401,共5页
-
文摘
为了对李东垣的脾胃论有更深入的认识与掌握,本文透过《内外伤辨惑论》与《脾胃论》所引《周易》的“宇宙起源论”,尝试探讨李东垣对“脾胃”在人身这个小宇宙的定位、作用、其与气血、经脉、脏腑等之间如何连系及脾胃病导致全身各处疾病的机理。结果发现东垣把“脾胃”定位为人身这个小宇宙的“太极”,其“升清气”与“降浊气”的2个作用为“两仪”,“升清气”的作用令一身脏腑经络都能受到“元气”的滋养,进而能促成人身发生四时有序的变化规律。脾胃气虚,不能行“升清气”与“降浊气”两个作用,造成脾胃、脏腑、经络、皮脉肉筋骨等都失去“元气”的滋养(阳气不足),不能各司其职,人身各处因而失去了四时有序的变化规律,温热寒凉失调、升浮降沉混乱、生长收藏不节,令邪气(阴气有余)为患而相继为病。
-
关键词
李东垣
《脾胃论》
《周易》
宇宙起源论
-
Keywords
Li Dongyuan
Pi-Wei Lun
Zhou-Yi
cosmology
-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