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校园的运行管理——同济大学与香港大学校园建筑物能耗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少瑜 苟中华 孙小暖 《中国能源》 2013年第11期34-37,共4页
绿色校园的建设要考虑气候、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同济大学与香港大学校园图书馆建筑与宿舍建筑的能耗,剖析其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为我国能耗统计及其审计提供借鉴,为我国建设绿色校园的节能监管体系提供引导。
关键词 绿色校园 能耗统计 能耗审计 运行管理
下载PDF
香港大学建筑“技术”与“设计”结合课程教学经验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少瑜 《时代建筑》 1997年第4期59-60,共2页
面向世界的建筑师,设计与技术的知识是一门分不开的学问。本文介绍香港大学近年在这方面走的教学路线和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 高校 建筑技术 建筑设计 建筑教育 香港
下载PDF
注重文脉的建筑创作──香港大学新建筑介绍
3
作者 刘少瑜 张雪梅 《时代建筑》 1997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建筑创作 文脉
下载PDF
创新与求实 香港大学园境学硕士课程设计介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弘志 张安 《风景园林》 2006年第5期59-65,共7页
从1993年成立以来,香港大学园境学的硕士课程一直秉承求实与创新并举的教学方针,本文重点介绍了2005至2006年度的一年级课程设计作品。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课程设计 综述 设计技能 创造性 实用性
下载PDF
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介绍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少瑜 苟中华 巴哈鲁丁 《中国能源》 2009年第6期30-33,共4页
本文概述了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概念,并以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为例,介绍了关于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的审计与报告过程。分析了实行碳审计对建筑物节能减排的作用,以进一步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建筑物碳审计指引 减排
下载PDF
从岭南建筑到岭南学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作品研讨会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畅 袁培煌 +11 位作者 王建国 赵万民 魏春雨 赵辰 郭明卓 饶小军 孟建民 刘克成 孔宇航 叶珉 贾东东 李保峰 《新建筑》 2008年第5期20-27,共8页
我讲两个问题。 首先,想谈一下近年来建筑创作的变化。最近北京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几个项目,大家都很关注这些工程,特别是国家大剧院、T3航站楼。我们也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调研、考察和研讨,我想就大家所关心的... 我讲两个问题。 首先,想谈一下近年来建筑创作的变化。最近北京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几个项目,大家都很关注这些工程,特别是国家大剧院、T3航站楼。我们也组织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调研、考察和研讨,我想就大家所关心的中外建筑师进行设计、合作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 岭南建筑 建筑作品 学派 国家大剧院 建筑创作 投入使用
下载PDF
再织城市 朱涛与2007深圳-香港建筑与城市双城双年展策展人王维仁对谈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维仁 朱涛 《时代建筑》 2008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朱涛(以下简称朱): 咱们先从“具体的”谈起。我观察你,作为首届香港建筑与城市双年展的策展人,穿着比较平和,谈吐比较诚恳、清晰,你好像不太追求“明星作派”嘛!能不能坦白说,你承接香港双年展的策展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关键词 城市 香港 建筑 王维仁 深圳
下载PDF
香港新世纪建筑(二)
8
作者 格雷戈.贺尔 卢山 《时代建筑》 1997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建筑 香港 现代建筑 新世纪
下载PDF
香港新世纪建筑(一)
9
作者 格雷戈.贺尔 庐山 《时代建筑》 1997年第2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香港 建筑业 建筑市场 建筑工程
下载PDF
英国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引介 被引量:50
10
作者 徐子苹 刘少瑜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共4页
通过对当前世界绿色建筑评估法中的主流之一、英国的“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的研究,详细介绍绿色建筑评估这一概念及其发展过程,以及其对绿色建筑实践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亦从评估这一角度阐述绿色建筑的理念及宗旨。相信这一... 通过对当前世界绿色建筑评估法中的主流之一、英国的“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BREEAM)”的研究,详细介绍绿色建筑评估这一概念及其发展过程,以及其对绿色建筑实践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亦从评估这一角度阐述绿色建筑的理念及宗旨。相信这一介绍会对中国建筑工业及市场上绿色建筑实践的规范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环境影响评估法 英国建筑研究所
下载PDF
中国早期寺院配置的形态演变初探:塔·金堂·法堂·阁的建筑形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维仁 徐翥 《南方建筑》 2011年第4期38-49,共12页
在以塔/浮图为中心的佛教寺院原型传入中国之后,经过"舍宅为寺"的汉化发展过程,在南北朝的后期进入了形态发展的高峰。以永宁寺和日本法隆寺等几个寺庙作为这一时期形态配置的例证看来,由于对佛像崇拜的宗教需求,金堂的地位... 在以塔/浮图为中心的佛教寺院原型传入中国之后,经过"舍宅为寺"的汉化发展过程,在南北朝的后期进入了形态发展的高峰。以永宁寺和日本法隆寺等几个寺庙作为这一时期形态配置的例证看来,由于对佛像崇拜的宗教需求,金堂的地位日益重要,寺院开始将金堂与塔的位置,作或左右、或前后地并置。这种形态学上的多样发展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在金堂的地位日渐巩固后,才确立了在中轴线上以山门、金堂和法堂为主体建筑的寺庙配置。从初唐开始,塔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配置上开始将塔列入别院;同时,汉化的建筑元素如钟楼和楼阁也配合着中轴线的组成逐渐成为寺院配置的重要组成。这一系列佛寺配置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这段时期各种佛教思想的产生与变迁以及寺院使用模式的本土化,从而导致的建筑形制的改变。本文试图从形态发展的角度,就中国及东亚的实例与文献记载,包括敦煌壁画、《洛阳伽蓝记》及《法苑珠林》等诸多文献中出现的佛寺描绘,以及近年来永宁寺,青龙寺等考古资料的发现,将文字记载、考古发掘与现存的实例进行图面的排比,作为寺院形态演化的推测。这个图面排比的研究,以时间为主轴探讨从东汉至南北朝一路到晚唐和五代,佛教寺院配置的可能形式发展轨迹;并就金堂、法堂、寺塔与大殿或楼阁等的形制关系,提出一些初步的观察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浮图 金堂/佛殿 法堂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历史建筑遗产改造策略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少瑜 杨峰 《新建筑》 2009年第2期4-11,共8页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可持续理念包含的三个范畴——环境、经济和社会如何体现在历史建筑或街区的具体改造策略中,及其对改造决策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探讨了在可持续三方面中侧重各有不同的两种改造模式,以分析目前历史建筑改...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可持续理念包含的三个范畴——环境、经济和社会如何体现在历史建筑或街区的具体改造策略中,及其对改造决策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研究,探讨了在可持续三方面中侧重各有不同的两种改造模式,以分析目前历史建筑改造的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历史建筑/街区 经济 社会 环境
下载PDF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长效建筑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倍思 王擎 《新建筑》 2012年第4期61-67,共7页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建筑设计专注于在地方性、时间性、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高舒适和低能耗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阐述他们对优质建筑的独特理解,对灵活性设计运用的重视,对节能特别是被动式设计的研究,以及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经济的...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建筑设计专注于在地方性、时间性、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高舒适和低能耗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阐述他们对优质建筑的独特理解,对灵活性设计运用的重视,对节能特别是被动式设计的研究,以及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经济的解决办法,并结合设计策略分析了其典型的项目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时间性 灵活性 大进深平面 被动式设计 经济性
下载PDF
广东开平侨乡民国建筑装饰的特点与成因及其社会意义(1911-1949) 被引量:8
14
作者 谭金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4-60,114,共8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五邑地区及邻近县份的部分地区,很多赴海外谋生的华侨回乡结婚,并建碉楼和别墅等楼房供家人居住。时人在建设过程中,以模仿西洋建筑为尚,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又混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以岭南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五邑地区及邻近县份的部分地区,很多赴海外谋生的华侨回乡结婚,并建碉楼和别墅等楼房供家人居住。时人在建设过程中,以模仿西洋建筑为尚,参考及借鉴西方古典建筑的某些特征,又混有本地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以岭南地区盛行的建筑装饰壁画与灰雕为主要表现手法,兼用进口材料与西画技法。然而,此种装饰无论在材料或者表现主题和表现手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异于岭南地区的传统特点。本文以民国时期广东开平县的华侨建筑为例,分析民国时期北美华侨之乡的壁画和灰雕装饰的特点、成因及其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建筑 壁画 灰雕 建筑装饰 开平碉楼
下载PDF
沪港建筑技术教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德萱 刘少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2-86,共5页
建筑技术教学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建筑对城市环境创造和保护问题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实施对传统建筑技术教学的更新与提高迫在眉睫。沪港两地在建筑技术教学领域各具鲜明特色并存在很大互补性,通过两地的教学比较... 建筑技术教学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建筑对城市环境创造和保护问题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实施对传统建筑技术教学的更新与提高迫在眉睫。沪港两地在建筑技术教学领域各具鲜明特色并存在很大互补性,通过两地的教学比较(以同济大学建筑系与香港大学建筑系为比较实例),将促进中国建筑技术教学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建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创建筑技术教学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港 建筑技术教学 比较和发展
下载PDF
边界内突围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的设计探索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涛 《时代建筑》 2020年第2期45-53,共9页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于2018年初发起"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设计竞赛,旨在为深圳探索如何在集约土地条件下,设计高质量、高密度的校园。文章系统梳理了"联展"及相关共计37个学校设计方案,...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福田管理局于2018年初发起"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设计竞赛,旨在为深圳探索如何在集约土地条件下,设计高质量、高密度的校园。文章系统梳理了"联展"及相关共计37个学校设计方案,总结它们在各种苛刻条件下,尤其是在严格的学校设计规范限制中,做出的可贵探索。本研究重点考察了七个议题--田径场布局、建筑层数与高度、空间-教育互动、校园空间组织、建筑物理性能、学校-社区共享、场地特征与校园多样性,探讨建筑师们如何通过灵活阐释--而不是违背--现行设计规范,谋求空间创新。文章进而提出要更好地配合深圳即将大规模开展的高密度校园建设,应进一步在学校建设的整个流程,包括立项、规范修编、设计、审批、管理等多个环节中推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教育 教育改革 学校设计 高密度校园 8+1建筑联展 学校设计规范与导则
下载PDF
从都市合院主义到建筑地景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维仁 《新建筑》 2014年第3期62-69,共8页
四合院作为传统的建筑类型,如何在当下高密度的都市里发展成为新的建筑形式?建筑地景和地景建筑如何与合院的建筑形态互动?此篇演讲稿以都市合院与建筑地景为两个主题,以一系列作者完成的设计探讨了建筑与地景,合院与园林,城市与郊区之... 四合院作为传统的建筑类型,如何在当下高密度的都市里发展成为新的建筑形式?建筑地景和地景建筑如何与合院的建筑形态互动?此篇演讲稿以都市合院与建筑地景为两个主题,以一系列作者完成的设计探讨了建筑与地景,合院与园林,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度、形态与功能的四台院和自然地景的设计可能,讨论新合院形态空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与人们希望把自然融入居住状态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合院 建筑地景 建筑形态 剖面合院 半户外空间 自然通风采光
下载PDF
传统民居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倍思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0-141,155,共3页
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已彻底改变了传统民居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基础。传统民居保护的现实意义何在,是保护和发展之矛盾的中心所在。新加坡和香港是亚洲两个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文章对传统民居的保护经... 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已彻底改变了传统民居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基础。传统民居保护的现实意义何在,是保护和发展之矛盾的中心所在。新加坡和香港是亚洲两个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文章对传统民居的保护经过一段各不相同的坎坷路程,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地实例剖析和对两地社会文化的比较.揭示了以文化为主导的文物民居保护的必然结果、以生态为主导的民居保护和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香港 传统民居保护
下载PDF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建筑设计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倍思 《新建筑》 2011年第6期59-63,共5页
鲍姆旋拉格和埃伯勒(BE)的建筑设计特点可以归纳为强烈的形态规则、地方性、对建造技术和工艺的关注、对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推广等几个方面。他们对当代建筑学的贡献体现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与高质量的建筑设计相结合。他们对建筑... 鲍姆旋拉格和埃伯勒(BE)的建筑设计特点可以归纳为强烈的形态规则、地方性、对建造技术和工艺的关注、对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推广等几个方面。他们对当代建筑学的贡献体现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与高质量的建筑设计相结合。他们对建筑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建筑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技术条件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与传统建筑思维(如地方主义和"建构"主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设计特点 建造技术 社会目标 地方主义 可持续发展 现代技术
下载PDF
香港新界围村的空间结构及其祠庙轴线的转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维仁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3-119,共7页
该文分析了香港新界围村、围屋———这种聚落形态中共通的基本元素与组构原则;探讨由清初围村到清末围屋变迁过程中的形式转化及空间形式;
关键词 香港新界 围村 围屋 聚落 祠庙轴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