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增生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世梅 朱纯梓 +1 位作者 吴木兰 任永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甲状旁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2019年11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5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 目的探讨超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甲状旁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2019年11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5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旁腺增生,均进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分析甲状旁腺增生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以病理学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超声检查方法的阳性符合率。结果甲状旁腺增生超声声像图表现呈大小不一的低回声、等至低回声病变,部分内部可见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显示部分血流稀少,部分可见较丰富条索状或树枝状血流信号,部分周边可见环状血流包绕。56例患者病理共诊断出增生腺体196个,超声检出阳性病例53例,检出病灶136个,符合病理有130个,超声检查对甲状旁腺亢进病例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4.64%(53/56),检出增生病灶的阳性符合率为66.32%(130/196)。结论超声对甲状旁腺增生诊断有特定的声像图特征,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达到较高水平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旁腺增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世梅 罗海琼 梁润和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7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右位主动脉弓的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妇产前以及随访产后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右位主动脉弓共13例,12例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和左位动脉导管,...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右位主动脉弓的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妇产前以及随访产后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右位主动脉弓共13例,12例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和左位动脉导管,1例未显示清晰左锁骨下动脉。有1例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及其他复杂畸形引产,1例因染色体异常引产。11例胎儿顺利出生后,产前超声复查和(或)产后超声复查或CT检查结果与产前超声筛查一致。且分别接受了胎儿出生后时间不同的各一次随访,1例在出生因出现缺氧症状,曾外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来情况一直稳定;另10例未曾发现受压所致的其他明显不适症状,未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在分娩前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3VT切面对诊断右位主动脉弓非常关键,产前超声是诊断右位主动脉弓方便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位主动脉弓 胎儿 产前诊断
下载PDF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宫内宫外复合妊娠5例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农丽录 周颖 +1 位作者 黄皓月 黄萍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6期1166-1167,共2页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4.1-2019.6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为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5例患者,年龄26-40岁,平均30岁,其中4例有腹痛和阴道流血,1例无症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阳性。3例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1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4.1-2019.6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诊断为宫内宫外复合妊娠的5例患者,年龄26-40岁,平均30岁,其中4例有腹痛和阴道流血,1例无症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阳性。3例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1例为多囊卵巢综合症行"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后,1例为自然受孕。1.2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LE9、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2~5MHz,阴道探头频率7.5~12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 促排卵治疗 阴道探头 克罗米芬 无症状
下载PDF
宫颈机能不全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农丽录 王磊 +3 位作者 许晓华 黄皓月 周颖 曲瑞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2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机能不全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间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的3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宫颈机能不全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超声... 目的:分析宫颈机能不全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间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的32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宫颈机能不全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超声表现如下:宫颈变短(宫颈长度≤2.0 cm)呈“T”形3例(9.38%),宫颈内口扩张呈“Y”形或呈“V”形共14例(43.75%),宫颈内、外口均扩张呈“U”形15例(46.87%),其中羊膜囊膨出至宫颈管内5例,脐带脱垂1例。临床结局如下,分娩情况:早产19例(59.38%);足月产12例(37.50%);24周环扎术后保胎失败引产1例(3.12%)。胎儿出生体重:出生体重低于正常21例(56.76%),出生体重正常(2 500~4 000 g)15例(40.54%),巨大儿(大于4 000 g)1例(2.70%)。结论:宫颈机能不全产前超声有特征表现,早期诊断对临床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改善母婴结局,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产前超声 宫颈长度 临床结局 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
下载PDF
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的融合影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苏琳 许晓华 +5 位作者 贾丹 夏昊昕 李莹 贾亦真 郑爱秋 刘俊茹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40-4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X线、彩超、MRI及三者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的乳腺恶性肿瘤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的患者。对比分析了56例的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 目的对比分析X线、彩超、MRI及三者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的乳腺恶性肿瘤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的患者。对比分析了56例的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X线、彩超、MRI及三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结果,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联合应用三种影像检查手段在诊断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中共诊断56例患者。对比影像结果与病理结果,术前乳腺X线摄影灵敏度为62.5%(20/32),特异度为54.2%(13/24)。超声检查灵敏度为81.1%(30/37),特异度为52.6%(10/19)。MRI灵敏度为92.9%(39/42),特异度为71.4%(10/14)。结论不同检查方法测量结果与病理学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三者联合应用诊断对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可显著提高其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效益比明显优于单一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特殊类型恶性肿瘤 融合影像 病理对照
下载PDF
产前超声对胎儿血管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世梅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5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血管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6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行产前超声筛查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血管环的14例胎儿的超声图像。分析产前超声对胎儿血管环的诊断价值。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结果显示,14例先天性完全性...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血管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6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行产前超声筛查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血管环的14例胎儿的超声图像。分析产前超声对胎儿血管环的诊断价值。结果产前超声筛查结果显示,14例先天性完全性血管环均为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左位动脉导管,均经产前或产后于本院或周围三甲医院进一步重复检查,和第一次超声筛查结果一致。结论先天性血管环在产前有特征性超声表现,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气管冠状切面是明确该畸形的重要切面,产前超声对胎儿血管环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先天性血管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残端妊娠合并宫内妊娠1例
7
作者 周颖 农丽录 黄皓月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24期82-85,共4页
本研究通过观察与分析1例输卵管残端妊娠合并宫内妊娠的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表现特点及发生原因,进一步探索分析此疾病的发病诱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对于有输卵管切除病史且再次妊娠者,超声检查发现宫内妊娠后还应仔细扫查双侧附件区... 本研究通过观察与分析1例输卵管残端妊娠合并宫内妊娠的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表现特点及发生原因,进一步探索分析此疾病的发病诱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对于有输卵管切除病史且再次妊娠者,超声检查发现宫内妊娠后还应仔细扫查双侧附件区及双侧宫角部,警惕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残端妊娠的可能,避免漏诊,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残端妊娠 宫内妊娠 超声诊断
下载PDF
单灶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许晓华 苏琳 +8 位作者 贾丹 贾亦真 李萍 谢婷 邢志金 黄志恒 刘力 江孟勋 江将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第11期841-847,共7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单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超声声像特征,寻找单灶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总结单灶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从而提高单灶PTC颈部淋巴结的超声检出率,用以指导临床对单灶PTC颈...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单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超声声像特征,寻找单灶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总结单灶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从而提高单灶PTC颈部淋巴结的超声检出率,用以指导临床对单灶PTC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甲状腺癌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单灶PTC的95例患者,分析病灶的超声声像特征,并探讨影响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肿瘤所在长轴方位与淋巴结转移区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25)。位于侧叶下部的肿瘤可局限于下极周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少部分并发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上中部区域的肿瘤如果发生淋巴结转移,则多数为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合并中央区上极周围淋巴结转移,但中央区淋巴结术前超声发现率较低。不同肿瘤大小的病理淋巴结转移区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建立模型预测术前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发现,当肿瘤大小取最大直径时,ROC曲线截断值为9,即肿瘤最大直径>9 mm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单灶PTC淋巴结转移规律,当肿瘤最大直径>9 mm、肿瘤位于下部时,增加了超声医师提示可疑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依据,有望提高中央区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对单灶PTC在超声声像图中肿瘤最大直径>9 mm、肿瘤位于下部时临床可以考虑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选择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了一定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灶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检查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