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粤语「扯」的语义演变及其与流行语「Chur」的关联探析
1
作者 张安翘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0期701-709,共9页
本文从语义、声韵及社会文化方面,探析香港粤语「扯」字的独有语义发展及其与香港流行语「Chur」之紧密关系。本文首先剖析「扯」字在隐喻、转喻及旧词新义等词义引申机制下的多维语义演变,继而详考多个香港独有「扯」义项,如猛烈抽吸... 本文从语义、声韵及社会文化方面,探析香港粤语「扯」字的独有语义发展及其与香港流行语「Chur」之紧密关系。本文首先剖析「扯」字在隐喻、转喻及旧词新义等词义引申机制下的多维语义演变,继而详考多个香港独有「扯」义项,如猛烈抽吸、资源耗尽、起动、迅猛单向移动、持续疼痛及泛指兴奋等的语义发展过程。然后,本文借大量生活语料,系统考察并疏理出「Chur」的六个义项,揭示其与「扯」字诸义高度契合、密切相关。进而,本文再借大量粤词实例,论证粤语口语中韵母/œ/音化现象非常普遍,最后综合诸证,提出「Chur」应是由香港粤语「扯」字音变演化而成。This essa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mantic, phon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examines the unique semantic development of the Cantonese term “Che” in Hong Kong and its intrica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local slang term “Chur”.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iverse semantic developments of “Che” under mechanisms including metaphor, metonymy, and neology. It then offers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Hong Kong Cantonese-specific semantics of “Che”, such as intense breathing, exhaustion, activation, rapid unidirectional movement, chronic pain and generalized excitement. Moreover, through extensive everyday examples,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and identifies six meanings of “Chur” and demonstrates their strong correspondence and close association with the various semantics of “Che”. Furthermore, this essay supports the argument by highlighting, with numerous examples, the prevalent vowel /œ/ modification in colloquial Cantonese. Finally, the findings are synthesized to propose that “Chur” is probably a result of the phon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Cantonese term “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香港粤语 Chur 词义引申 /œ/化音变
下载PDF
教香港特区政府司法机构各级法官撰写中文判词的经验
2
作者 李家树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2-39,共8页
中文语文能力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二是专门或专业中文的应用。本文借教授香港特区政府司法机构各级法官撰写中文判词的经验,指出基本语文能力有了一定水平,是可以把这种能力转化为专门或专业中文能力,并能在不同场... 中文语文能力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语文能力的培养,二是专门或专业中文的应用。本文借教授香港特区政府司法机构各级法官撰写中文判词的经验,指出基本语文能力有了一定水平,是可以把这种能力转化为专门或专业中文能力,并能在不同场合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中文 专业中文 法官 中文判词 转化
下载PDF
对香港大专院校实用汉字教学的思考
3
作者 于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10-14,共5页
面对现代的学生,讲授汉字课程时继续沿用传统文字学的方法和材料,恐怕难有上佳效果。要保证香港高校现代汉字课程的课堂效果和吸引力,还是要从汉字对本地学生的实用价值入手。要建立有本地特色的现代汉字课程,首先要完成两项工作:第一... 面对现代的学生,讲授汉字课程时继续沿用传统文字学的方法和材料,恐怕难有上佳效果。要保证香港高校现代汉字课程的课堂效果和吸引力,还是要从汉字对本地学生的实用价值入手。要建立有本地特色的现代汉字课程,首先要完成两项工作:第一是厘清研究、分析的范围;第二是编写有分量、有权威性的讲义和教材。现代汉字课程以实用价值为契机,以繁简转换为重要组成部分,以转换后的简化字字形为讨论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大专院校 实用汉字教学 简化字
下载PDF
香港中文财经文本的语体分析
4
作者 张瑞 李忠庆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13-117,共5页
香港与内地的中文财经文本同为汉语撰写,但相比之下,香港的中文财经文本文言色彩较浓,呈现出"近文言"的语体特色。此种特色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均有体现。"近文言"语体成为目前香港财经写作和翻译的常用语体,与香港的... 香港与内地的中文财经文本同为汉语撰写,但相比之下,香港的中文财经文本文言色彩较浓,呈现出"近文言"的语体特色。此种特色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均有体现。"近文言"语体成为目前香港财经写作和翻译的常用语体,与香港的语文教育、英文财经文本的行文风格及居民的用语习惯等因素有关。探究这些因素对了解香港和内地的中文语用差异及语言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财经文件 近文言 语体
下载PDF
陈光连教授新作《治道与公平:荀子政治伦理研究》出版
5
作者 邓小虎 《邯郸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0,共1页
《治道与公平:荀子政治伦理研究》是陈光连教授的最新力作,处理的是荀子思想中伦理和政治的关系,并力图厘清荀子伦理暨政治思想的整全架构。传统以来,学界研究儒学的重心偏向于伦理学议题,近二三十年儒家政治哲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认... 《治道与公平:荀子政治伦理研究》是陈光连教授的最新力作,处理的是荀子思想中伦理和政治的关系,并力图厘清荀子伦理暨政治思想的整全架构。传统以来,学界研究儒学的重心偏向于伦理学议题,近二三十年儒家政治哲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认真处理儒家思想中伦理和政治关系的著作则并不多见。陈氏新作为这个荀子乃至儒学研究中相对的空白领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儒学研究 儒家政治哲学 儒家思想 治道 荀子思想 空白领域 伦理学
下载PDF
压抑与解脱——评香港首部跨性别电影《翠丝》 被引量:1
6
作者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3,共8页
《翠丝》是香港首部以跨性别为题的长片。男主角51岁,已婚有儿女,生活安定。为了符合传统的社会角色,他多年来一直压抑做女人的欲望,后来决定改变原来的男性身份。在镜头带动下,阁楼、天台屋、镜或玻璃、梦及回忆、粤剧等相关叙述,有效... 《翠丝》是香港首部以跨性别为题的长片。男主角51岁,已婚有儿女,生活安定。为了符合传统的社会角色,他多年来一直压抑做女人的欲望,后来决定改变原来的男性身份。在镜头带动下,阁楼、天台屋、镜或玻璃、梦及回忆、粤剧等相关叙述,有效地推进剧情之余,同时说明了角色的心路历程。戏里一直以不一的通花装饰、剪影等来贯串不同场景。这样的美术设计,除营造整体氛围外,更带出了人性明暗并存的寓意。万物各呈其姿,人心各有所向,戏中一贯质疑的,正是主流的两性刻板观念。毋惧外来压力,忠于一己性向,以勇气活出自我,成为全剧主题内容。胸怀敞开,对性小众包容接纳,自亦为其中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跨性别 压抑与解脱
下载PDF
香港语文面面观
7
作者 李家树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香港是"两文三语"的社会,"九七"以后,社会的中、英文水平俱直线下降。本文记述近几十年来香港社会日常语文运用的情况,探讨"九七"以后社会语文水平直线下降的原因,并提出补救方案,同时消除一些误解,力图... 香港是"两文三语"的社会,"九七"以后,社会的中、英文水平俱直线下降。本文记述近几十年来香港社会日常语文运用的情况,探讨"九七"以后社会语文水平直线下降的原因,并提出补救方案,同时消除一些误解,力图使香港社会日常语文运用的面貌清楚地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社会 两文三语 语文水平
下载PDF
香港长洲太平清醮声景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爽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3期96-99,共4页
文章以香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洲太平清醮的声景研究为例,分析长洲太平清醮庆典最具代表性的声音元素,以及当地声景所蕴涵的社会历史信息与时代特性,同时探讨声景资料对于研究香港社会变迁、文化形成与传承的价值,并且以此... 文章以香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洲太平清醮的声景研究为例,分析长洲太平清醮庆典最具代表性的声音元素,以及当地声景所蕴涵的社会历史信息与时代特性,同时探讨声景资料对于研究香港社会变迁、文化形成与传承的价值,并且以此研究方法为参考,扩充"声音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洲太平清醮 声景 文化变迁 田野调查 数据库
下载PDF
论香港中学会考中国语文科的新课程及新考试模式
9
作者 杨嘉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124-128,共5页
因应时代变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颁行了《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初中及高中)》,中国语文科的教学及考试模式均出现了颇大的变动。新课程(高中阶段)自2005年起正式实施,强调培养学生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能力。2007年会考的中文科试卷亦由... 因应时代变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颁行了《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初中及高中)》,中国语文科的教学及考试模式均出现了颇大的变动。新课程(高中阶段)自2005年起正式实施,强调培养学生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能力。2007年会考的中文科试卷亦由过往的纯笔试模式,转变为包含聆听及口试在内的5份考卷,并且取消了指定的考核篇章。这意味着自2007年起,考生将无法像往年般靠熟读课文来取得部分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中学 新课程 中国语文科 会考
下载PDF
論惠儋時期蘇軾以尺牘參政
10
作者 廖玉潔 《岭南学报》 CSSCI 2023年第2期135-160,共26页
自蘇軾(1037—1101)紹聖元年(1094)閏四月南貶至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這一段時間可被視爲惠儋時期。在這一時期,蘇軾幾無公書,卻在尺牘中書寫政事關懷,創作了約65封參政尺牘。蘇軾利用尺牘討論政事、抒發政見,究竟是寫作習慣還是刻意... 自蘇軾(1037—1101)紹聖元年(1094)閏四月南貶至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這一段時間可被視爲惠儋時期。在這一時期,蘇軾幾無公書,卻在尺牘中書寫政事關懷,創作了約65封參政尺牘。蘇軾利用尺牘討論政事、抒發政見,究竟是寫作習慣還是刻意爲之,是自主選擇還是不得已而爲之?在用於書寫日常生活、溝通情感的尺牘之中,蘇軾花費了大量篇幅談論政事並且促成當地政務的解决,使用了公書寫作中的條狀寫法,並採用策論或奏狀寫作的邏輯。涉及參政的尺牘大多數寫于蘇軾謫居惠州之時,這源於廣惠地區的部分地方官員如程之才、王古等人與之關係密切。然而,自再度被貶至儋州後,蘇軾鮮少談及政事。蘇軾在惠儋時期並無差遣,他不僅不得簽書公事,而且動輒受人彈劾與監視,但仍舊留下了大量的參政尺牘。其參政尺牘一方面體現了公書寫作對私書寫作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蘇軾面對處境刻意爲之的選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蘇軾 惠州 儋州 尺牘 參政
下载PDF
美丽的新世界:谈西西的乌托邦书写
11
作者 王蕴懿 《华文文学》 2023年第3期91-99,共9页
现有西西研究多聚焦其单部著作,以细析叙事技巧和对香港地区议题的具体表达,少有关注其思想承继的贯通论述。而有关西西历来的乌托邦书写,学界解读亦莫衷一是。西西遣用乌托邦和恶托邦叙事时,实则不再延续造成两者对立的历史语境,而是... 现有西西研究多聚焦其单部著作,以细析叙事技巧和对香港地区议题的具体表达,少有关注其思想承继的贯通论述。而有关西西历来的乌托邦书写,学界解读亦莫衷一是。西西遣用乌托邦和恶托邦叙事时,实则不再延续造成两者对立的历史语境,而是统合并化用其精神内核,以《我城》与《飞毡》为先导,在《我的乔治亚》层层包裹的叙事空间中,辨析经典乌托邦想象和潜在异质性,以“时空怪诞”的对话性与造屋的游戏性编织“以香港作为方法”的都市寓言。至此,西西的乌托邦书写进程呈现为内在统一的多重变奏,由《我城》对本土未来图景的轻盈眺望,转向《飞毡》中以岛屿为中心的多角度体察,再至《我的乔治亚》中鼓励都市社群进行流动性、可持续性建设的空间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 《我的乔治亚》 乌托邦 狂欢节理论 游戏的人
下载PDF
“郳大司马彊”盘所见“■”字校释
12
作者 房璐 《殷都学刊》 2023年第4期50-54,共5页
山东滕州大韩墓地M43出土的“郳大司马彊”盘中的“■”字,在发掘简报中被释为“配”。本文通过将该文字的构形、写法、文例进行比较,以及对郳国与鲁国的外交往来进行分析,认为应释为“饮”,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郳大司马彊”盘 小邾国
下载PDF
意象图式视角下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多重主题解读
13
作者 刘碧林 《探索与批评》 2023年第1期70-91,共22页
《逃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在同名小说集《逃离》之中。该短篇小说因对女性成长主题的讨论广受赞誉,不断吸引国内外学者透过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解读与研究。然而在过往研究中,关于《逃离》主题... 《逃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艾丽丝·门罗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在同名小说集《逃离》之中。该短篇小说因对女性成长主题的讨论广受赞誉,不断吸引国内外学者透过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解读与研究。然而在过往研究中,关于《逃离》主题分析的探讨大多视角单一,鲜见对其中多重主题的整合分析。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借助意象图式理论显化《逃离》中四大主题,即压迫下的逃离、女性意识的觉醒、妇女意识的阻碍、逃离亦是回归,并揭示门罗对女性生存境遇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图式 多重主题 女性意识 逃离 回归
下载PDF
学术文章中的“写作者声音”——基于语料库的跨学科和语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娜 李忠庆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3,40,共8页
本研究通过包含3个学科(文学、教育学、化学)和两种语言(中文、英文)的学术文章语料库,对学术文章中"写作者声音"的出现形式及频率进行了语言间和学科间的对比,发现语言层面上的差异比学科间的差异显著。这一结论与西方现有... 本研究通过包含3个学科(文学、教育学、化学)和两种语言(中文、英文)的学术文章语料库,对学术文章中"写作者声音"的出现形式及频率进行了语言间和学科间的对比,发现语言层面上的差异比学科间的差异显著。这一结论与西方现有的研究结论相悖,即学科规范比语言规范更能约束写作者在撰写学术文章时的遣词酌句,说明由于中西方语言的巨大差异,使得学科的规范力不及语言的规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者声音 学科规范力 语言规范力 自我指涉
下载PDF
《离婚》中绍兴方言词翻译规范探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宝荣 潘汉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8-73,共6页
本文运用Lefevere的"话语世界"概念及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以《离婚》中的绍兴方言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文及其四种英译本的比较,考察译者各自采取的翻译规范。文本考察发现,四种译本均表现出翻译行为的规律性变化,即译文在倾... 本文运用Lefevere的"话语世界"概念及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以《离婚》中的绍兴方言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文及其四种英译本的比较,考察译者各自采取的翻译规范。文本考察发现,四种译本均表现出翻译行为的规律性变化,即译文在倾向于充分性或可接受性方面有规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 绍兴方言 翻译规范 充分性 可接受性 “话语世界”
下载PDF
叶燮论杜甫——《原诗》缺失初探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邓昭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71,共7页
近年来,叶燮的《原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学者对书中的三个主要部分——诗歌正变发展论、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批评论,都作过深入的研究,写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论文和专书。本论文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研究《原诗》。文章集中探讨《原诗》论... 近年来,叶燮的《原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学者对书中的三个主要部分——诗歌正变发展论、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批评论,都作过深入的研究,写出了不少极有价值的论文和专书。本论文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研究《原诗》。文章集中探讨《原诗》论述杜甫的部分,并尝试指出叶燮诗歌理论中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叶燮认为诗歌的发展是踵事增华,因此宋诗较唐诗优胜,可是杜甫这位叶燮心目中古今第一的诗人,却是唐人。叶燮提出"理"、"事"、"情"的客观系统来说明世间万事万物,可是当他拿这套系统来说明杜甫诗歌的优劣时,却把"情"的概念从客观事物的情状偷换成诗人主观世界里的感情。叶燮反对俗儒摘取片语只字来评论杜甫诗,可是他自己却犯了相同的"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杜甫 诗歌正变发展论 诗歌创作论 诗歌批评论
下载PDF
国学与文物:瓷枕上的赋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詹杭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8,共9页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所藏金元瓷枕上载有一篇完整的《枕赋》,其文本已由考古学者释录成文。然而,通过对《枕赋》文本作进一步的判别,发现该文本有六处需要修订。值得注意的是,结合赋史考其源流,金元《枕赋》的出现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所藏金元瓷枕上载有一篇完整的《枕赋》,其文本已由考古学者释录成文。然而,通过对《枕赋》文本作进一步的判别,发现该文本有六处需要修订。值得注意的是,结合赋史考其源流,金元《枕赋》的出现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学现象,其上溯由汉至宋的枕赋,下联明清乃至当代的枕赋,可见金元瓷枕上的《枕赋》在题材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瓷枕 枕赋
下载PDF
《周易》“有孚”新论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向荣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1,共7页
《周易》"有孚"一词,未见于他经,其义不易索解,历来聚讼纷纭。本文尝从文字之形、音、义,商周之卜辞成语、祭祀文化,先秦之文献征例,及《易》之卦象、辞例诸项,论证"孚"当训作"保",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周易 有孚 诚信 俘虏
下载PDF
巴什拉想象哲学本体论概述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史言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巴什拉哲学思想从总体上看,最为主要的有两大构成部分,一是代表新科学精神的"科学认识论",二是代表新文学精神的"诗学想象论",这两个部分形成了巴什拉独特的"科学—诗学"二重哲思。前者侧重通过反思科学... 巴什拉哲学思想从总体上看,最为主要的有两大构成部分,一是代表新科学精神的"科学认识论",二是代表新文学精神的"诗学想象论",这两个部分形成了巴什拉独特的"科学—诗学"二重哲思。前者侧重通过反思科学史来认识理性问题,将科学史看成是一连串的"认识论断裂",要想把握现代科学种种不连续的、整合的特征,就应该在理性与经验之间建立辩证、互补的关系。在想象言说方面,巴什拉的诗学想象论作为其梦想理论的哲学背景,主要经历了"四元素想象"和"想象的现象学"两个阶段,突出表现为"想象与认识论障碍"、"想象的物质性"、"想象的动力学"、"想象本体论(梦想意识)"四个议题。受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分析心理学、现象学等观点的启发和影响。在本体论意义上研究诗意梦想,是巴什拉想象论的独特贡献所在,他于前人弃之不顾的地方斩获了一种新的意识,建立了一种新的批评。其"想象即不在场"不可避免地将梦想意识与物质纠结在一起,不论物质的外表如何,也不论它被感官所感知的现象形态如何,都是想象进行创造和自我认识的基础。巴什拉将想象直接视为一种不在场的存在,一种尚未出场的想象空间,其想象观具有很明朗的本体论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什拉 哲学 本体论 诗学 想象 梦想
下载PDF
评王蒙新作《奇葩奇葩处处哀》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一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
二○一五年八月十六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正式公布,著名作家王蒙凭借其描绘新疆生活图景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此殊荣。从一九五三年以《青春万岁》步入文坛,到二○一三年定稿出版《这边风景》;从十九岁的翩翩少年,到年近八... 二○一五年八月十六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正式公布,著名作家王蒙凭借其描绘新疆生活图景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此殊荣。从一九五三年以《青春万岁》步入文坛,到二○一三年定稿出版《这边风景》;从十九岁的翩翩少年,到年近八旬的耄耋老人。在长达六十一甲子的岁月中,他始终擿埴索涂、孜孜以求,保持着绵延不息的创作活力。作家张炜用"风雨兼程"一词来形容王蒙的创作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万岁 创作道路 茅盾文学奖 男主角 小说写作 活动变人形 耄耋老人 情感历程 中国当代文学 啼笑因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