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及政治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国球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6期64-74,共11页
本文是笔者对港台地区以至海外汉学界的“抒情传统”论述的全面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以陈世骧的学术历程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个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抒情传统”这个现代的中国文学研究论述传统的缘何而生,其诠释能力与其生成... 本文是笔者对港台地区以至海外汉学界的“抒情传统”论述的全面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以陈世骧的学术历程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这个研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解“抒情传统”这个现代的中国文学研究论述传统的缘何而生,其诠释能力与其生成过程有无关系,其未来发展的前途如何;另一方面,试图透过一位经历大时代变化的华裔学人的学术心路,了解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政治,从而思考现今学人在障碍更多的学术路途上,应如何开展步履,向前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世骧 抒情传统论 现代文学 文化政治 《文赋》 “秩序” “内在”
下载PDF
“文学批评”与“文学科学”——夏志清与普实克的“文学史”辩论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国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60,共13页
1961年3月,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以英语写成的第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前此,西方学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古代文学,因此,夏志清这部深具前瞻性的著作出版后很受学界欢迎。1962年,著名汉学期刊T’o... 1961年3月,美国耶鲁大学出版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以英语写成的第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前此,西方学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古代文学,因此,夏志清这部深具前瞻性的著作出版后很受学界欢迎。1962年,著名汉学期刊T’oung Pao刊出普实克长篇书评,对夏著做了非常苛刻的批评。夏志清为文反驳,在同一刊物发表响应。由于意识形态的分野,再加上一些个人意气,两人的争论非常激烈。双方互相指控对方充满"政治偏见",而力陈己方才是文学的"艺术价值"的守护者。然而,这次辩论的真正学术意义却不在此,而在于双方对"文学史书写"的态度和取向:夏志清以"文学批评"作为首要任务,而普实克则认为"文学科学"才是研究"文学史"的正道。事实上二人的理论各有渊源:普实克深受布拉格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夏志清论述背后则是"新批评"和利瓦伊斯"伟大的传统"观念。二人的辩论,牵涉文学定位和研究方法的思考;其不同的意见,对今天的文学研究或者文学史书写活动,实有其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志清 普实克 文学史 文学批评 文学科学
原文传递
诗意的追寻——林庚文学史论述与“抒情传统”说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国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9,共7页
"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相关论述以陈世骧之说最有影响,而其说又与北京大学的学统关系极大,与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观亦属同一脉络。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林庚与北京大学的陈世骧同时于北平文坛... "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相关论述以陈世骧之说最有影响,而其说又与北京大学的学统关系极大,与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观亦属同一脉络。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林庚与北京大学的陈世骧同时于北平文坛活动。从林、陈之关系及师友渊源,可知二人论述同调,并非无因。陈世骧提出"整体而言,中国文学传统就是一个抒情传统"。林庚也认为中国文学史在宋以前的重心离不开诗歌;宋元以后虽然小说戏剧当道,但其中还是存有许多的"诗意";因此中国文学史"事实上乃是一个以诗歌为中心的文学史",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以十五国风代表的抒情传统"。由此观之,林庚的文学史论述可说是陈世骧等人的"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庚 陈世骧 抒情传统 诗意 中国文学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