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合法性问题——一个“生命儒学”的回应
1
作者 袁尚华 《人文论丛》 2006年第1期819-827,共9页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思想,其关心的核心价值一直放在生命之上:生命由立志开始,下学上达,而成己、成德、成贤,提升人格、增厚修养、成熟智慧。我们知道,不尚空言,崇尚实践,反求诸己,内外一致,在中国传统中,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个...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思想,其关心的核心价值一直放在生命之上:生命由立志开始,下学上达,而成己、成德、成贤,提升人格、增厚修养、成熟智慧。我们知道,不尚空言,崇尚实践,反求诸己,内外一致,在中国传统中,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个读书人的素养的基本标准;至于通变古今,学究天人,由成己以至成物,参与历史文化的创造与开新,而与天合德,即生命价值的究极,更是儒学生命最高理想之所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物 儒学 学究天人 素养 哲学 合法性 生命
下载PDF
人文化成的社会──论唐君毅先生的教育观 被引量:1
2
作者 霍韬晦 《中华文化论坛》 1995年第4期39-41,32,共4页
人文化成的社会──论唐君毅先生的教育观霍韬晦一、引言提起唐君毅先生,许多人都知道他是哲学家、理想主义者、当代儒学宗师。当评价他的成就时,亦较着重他所建构的观念和体系.如道德理性、心灵九境等。这些理解并不错,但不免轻忽... 人文化成的社会──论唐君毅先生的教育观霍韬晦一、引言提起唐君毅先生,许多人都知道他是哲学家、理想主义者、当代儒学宗师。当评价他的成就时,亦较着重他所建构的观念和体系.如道德理性、心灵九境等。这些理解并不错,但不免轻忽他的生命体验,人道实践。有些人对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化成 唐君毅 人文主义 文化意识 教育理想 道德理性 新亚书院 自然意识 通识教育 教育观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人生目的——略论东方文化对当代经济生产的回应
3
作者 霍韬晦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46-48,共3页
根据统计,五十年代开始世界平均个人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而且不限于个别国家地区。不过,不同国家之间的增长速度却有很大分别:例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过去三十年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六,但非洲大部份地区只有轻微增... 根据统计,五十年代开始世界平均个人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而且不限于个别国家地区。不过,不同国家之间的增长速度却有很大分别:例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过去三十年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六,但非洲大部份地区只有轻微增长,甚至不进反退,出现负增长.为甚么会有这种现象?许多学者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取向给予解答.简言之,关键可能不在于资金、管理、技术、这些通常被认为是可以促进生产的因素,而在非生产性的社会文化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收入增长速度 经济生产 人生目的 亚洲四小龙 文化价值取向 年平均增长率 五十年代 经济活动 东方文化
下载PDF
从霍韬晦先生的书生事业看中国文化再生之转机
4
作者 李锦招 《人文论丛》 2006年第1期79-86,共8页
一、当代新儒家的不同任务当代新儒家的产生,是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文化东渐所造成的挑战而作出的回应。到了21世纪,当代新儒家已进入了第三代。上世纪20年代之初,第一代新儒家以梁漱溟和熊十力为代表,他们面对科学主义与全盘西化的威... 一、当代新儒家的不同任务当代新儒家的产生,是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文化东渐所造成的挑战而作出的回应。到了21世纪,当代新儒家已进入了第三代。上世纪20年代之初,第一代新儒家以梁漱溟和熊十力为代表,他们面对科学主义与全盘西化的威胁,梁氏尝试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对中、西、印文化作出比较,熊氏则以传统儒家文化打造本体论来回应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威胁 本体论 中国 文化 全盘西化 科学主义
下载PDF
廿一世纪是教育世纪
5
作者 霍韬晦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6,共1页
现代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科技知识的突破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生存环境的污染问题、青少年问题和教育问题。社会虽有制度,但这个制度如非由一超越的理性原则支持,或公心支持,反而落在生活层面,由经验意义... 现代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科技知识的突破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治安问题、生存环境的污染问题、青少年问题和教育问题。社会虽有制度,但这个制度如非由一超越的理性原则支持,或公心支持,反而落在生活层面,由经验意义的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支持,最后通过投票来裁决行为的正当性,甚至善恶价值的标准,只有把问题恶化。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廿一世纪 教育问题 善恶价值 个人主义 青少年问题 王船山 治安问题 人的选择 心支 普遍价值
下载PDF
论霍韬晦先生对唐君毅先生“性情观”之继承
6
作者 黎斯华 《人文论丛》 2006年第1期377-385,共9页
一、引言唐君毅先生论哲学,不是要造一哲学系统,以涵盖一切哲学。他只是提供一道路、一桥梁,以通于其他哲学,使人皆能如实承认一切哲学之价值。唐先生主张“即哲学史以言哲学”,便是使一切哲学在历史之开展下而各归各位,各得其价值。唐... 一、引言唐君毅先生论哲学,不是要造一哲学系统,以涵盖一切哲学。他只是提供一道路、一桥梁,以通于其他哲学,使人皆能如实承认一切哲学之价值。唐先生主张“即哲学史以言哲学”,便是使一切哲学在历史之开展下而各归各位,各得其价值。唐先生论哲学的思维特色,有别于近现代学术训练,只重视向外思考,导致忽视了一切学术问题、知识问题,本来由生命发出,唐先生认为对生命的反省能有深度,才是知识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先生 问题 哲学 文化 观照 生命
下载PDF
性情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新世纪的重要性
7
作者 黎绮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西方文化的病根,在于人把自身变成世界的猜测者及旁观者,通过理性方法求取知识,进而利用这世界、征服这世界,最后使人与世界割裂,忽略了生命的成长。正本清源,唯有从教育着手,而教育必须回归生命的性情,唤醒人心,化解原始欲望,引导生命... 西方文化的病根,在于人把自身变成世界的猜测者及旁观者,通过理性方法求取知识,进而利用这世界、征服这世界,最后使人与世界割裂,忽略了生命的成长。正本清源,唯有从教育着手,而教育必须回归生命的性情,唤醒人心,化解原始欲望,引导生命层层升进。性情教育的起始点必须落在体会性情的家庭教育,让夫妻、父母子女的关系回归正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 性情教育 家庭教育
下载PDF
“經”與經學 《經學與現代社會》之一 被引量:1
8
作者 霍韜晦 《中国文化》 2017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本文闡述了中國——"經"之形成,着重梳理了古代六藝向六經發展的歷史脉絡,此爲中國歷史之大事。孔子改革六藝的內在根據即以仁爲本的德性自覺,作者將之稱爲"性情",孔子由此開出"爲己之學"的理路,奠定了... 本文闡述了中國——"經"之形成,着重梳理了古代六藝向六經發展的歷史脉絡,此爲中國歷史之大事。孔子改革六藝的內在根據即以仁爲本的德性自覺,作者將之稱爲"性情",孔子由此開出"爲己之學"的理路,奠定了中國學問的根基。雖經秦火,但學術傳統未斷,漢代學者即在此繼承上建立起國家所支持的"經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六艺 性情
原文传递
儒學爲甚麽可以在海外華人社會發揮作用 歷史的回顧與前瞻
9
作者 霍韜晦 《中国文化》 CSSCI 2015年第1期90-98,共9页
一历史的嘲讽 儒学是华人社会的根,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无人否认儒学在华人社会所起的作用,本来,何须论述?但历史很嘲讽:一个多世纪以来,儒学在它的发源地——中国大陆,差点被连根拔起。如果不是在海外犹存一脉,今天... 一历史的嘲讽 儒学是华人社会的根,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无人否认儒学在华人社会所起的作用,本来,何须论述?但历史很嘲讽:一个多世纪以来,儒学在它的发源地——中国大陆,差点被连根拔起。如果不是在海外犹存一脉,今天中国要复兴儒学,恐怕只能从概念论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社会 回顾与前瞻 儒学 历史 中国大陆 发源地 概念论 嘲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