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一个场所:英国户外雕塑与公共艺术展览及场地发展七十年 被引量:1
1
作者 克莱尔·谢伊(文/图) 顾婳琳(译) 《公共艺术》 2018年第3期80-87,共8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七十年来英国户外雕塑和公共艺术展览和场馆的发展历程。调查了战后英国户外雕塑的发展,以及公园、双年展、三年展和一些另类场馆的兴起,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和日益增长的对公共艺术的兴趣。
关键词 雕塑公园 公共艺术 雕塑 委托 双年展 三年展
原文传递
从公共雕塑到由雕塑引发的公共议题:英格兰公共艺术政策的历史 被引量:1
2
作者 克莱尔·谢伊 庾凯(译) 《公共艺术》 2018年第6期33-40,共8页
本文对1946年英国艺术委员会成立至今的英国文化政策进行了调查。探讨了艺术委员会、委托机构和政府在过去七十年中在塑造英国艺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政策 艺术委员会 雕塑 文化政策
原文传递
世界一家:抽象诗意
3
作者 李爽 《艺术界》 2016年第1期201-201,共1页
"艺术是一种经验,而不是一个物件。"罗伯特·马勒威尔说道。展览中的四个艺术家尽管背景差异较大,但他们的作品里都呈现了这种经验性——我们可以看到对东亚技术的挪用,例如水墨和书法,也可以看到全球战后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沿... "艺术是一种经验,而不是一个物件。"罗伯特·马勒威尔说道。展览中的四个艺术家尽管背景差异较大,但他们的作品里都呈现了这种经验性——我们可以看到对东亚技术的挪用,例如水墨和书法,也可以看到全球战后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沿着展览的空间,这四位艺术家:罗伯特·马勒威尔,布鲁斯·瑙曼,大竹富江和陈壮的职业时间线被分别铺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曼谷学生运动招致的泰国军事血腥镇压,作品背景横跨本地至全球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勒 西班牙内战 威尔 时间线 瑙曼 陈壮 布鲁斯 EXHIBITION FIGHT Thailand
原文传递
无法承担的奢侈
4
作者 胡默然 《艺术界》 2015年第5期183-183,共1页
新加坡策展人林沁怡通过援引李光耀对艺术与文化的看法——那些被轻率浪费的能量与资源还不如用在工业化与军事化上面——开启了展览“无法承担的奢侈”。如果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那时创意产业才刚刚被认为是第一世界地位的基... 新加坡策展人林沁怡通过援引李光耀对艺术与文化的看法——那些被轻率浪费的能量与资源还不如用在工业化与军事化上面——开启了展览“无法承担的奢侈”。如果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那时创意产业才刚刚被认为是第一世界地位的基石.那么也许唯一的反例就是香港了——毕竟,在1990年代,当代艺术是钻了电影、音乐以及娱乐文化衰落的空子才得以繁荣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沁怡 李光耀 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
原文传递
工余
5
作者 Orion Martin 《艺术界》 2016年第3期200-200,共1页
作为“香港外籍佣工社群计划”的延伸项目之一,此展旨在探讨“香港及邻近区域内阶级、种族、劳动及移民的相关议题”。从空间感受来讲,“工余”堪称一个细节丰富、布局合理的展览,它容纳了将近三十位艺术家的创作,却并不显得拥挤。... 作为“香港外籍佣工社群计划”的延伸项目之一,此展旨在探讨“香港及邻近区域内阶级、种族、劳动及移民的相关议题”。从空间感受来讲,“工余”堪称一个细节丰富、布局合理的展览,它容纳了将近三十位艺术家的创作,却并不显得拥挤。展览中一部分艺术家是由外佣(外籍劳工)转型,或有过与外佣亲密接触的经历,这使得他们的创作能够对于“工余”这个主题产生较为相似的反应,并且在视觉效果上达成近乎默契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外籍佣工 社群计划 延伸项目 空间感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