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林进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4,共9页
马克思拒斥、批判正义在根本上与他持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直接相关,但除此之外,还与马克思将正义诉求视为社会有机体存在缺陷的一种症候,视为一种准宗教和意识形态相关。探问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不仅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马... 马克思拒斥、批判正义在根本上与他持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直接相关,但除此之外,还与马克思将正义诉求视为社会有机体存在缺陷的一种症候,视为一种准宗教和意识形态相关。探问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不仅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马克思在正义问题上的独特的理论遗产,而且有利于更为开放地探讨一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创造理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 症候 准宗教 意识形态
下载PDF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维度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百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0,共5页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构建是对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一种理论构设与实践展望。丰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汲取19世纪、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历史资源,需要立足实践,回应和解决当今时代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构建是对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一种理论构设与实践展望。丰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汲取19世纪、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历史资源,需要立足实践,回应和解决当今时代理论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并面向未来探索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路径,建构更加开放包容的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 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运动 开放性 时代性
下载PDF
互文性视角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田丽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1期277-279,共3页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了新的视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互文性解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不同文本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同文本不同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同文本内部逻辑结构下马克思主...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了新的视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互文性解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不同文本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同文本不同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同文本内部逻辑结构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解读
下载PDF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萍萍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30-31,共2页
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在于认真全面地学习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其逻辑体系,进而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深入领会其核心要义。当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打牢&qu... 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在于认真全面地学习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其逻辑体系,进而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深入领会其核心要义。当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打牢"一个基础,用好一种方法",坚持"三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性 科学性 价值性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切入点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芳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3-56,共4页
加强高校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大意义与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现状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肩负着缓和、消除张力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 加强高校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大意义与新时代大学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现状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肩负着缓和、消除张力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观念贯穿总体安全观、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形成合力教育,打造"互联网+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
下载PDF
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蒲清平 朱丽萍 赵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2年第6期48-49,共2页
本研究立足于感恩心理的认知模型,以"感恩父母"为主题,从感恩意识、感恩情绪、感恩行为三个方面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的感恩心理进行团体干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团体活动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促进了大... 本研究立足于感恩心理的认知模型,以"感恩父母"为主题,从感恩意识、感恩情绪、感恩行为三个方面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的感恩心理进行团体干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团体活动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大学生感恩认知水平,促进了大学生的感恩回馈行为,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 团体辅导 感恩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对“物”的追问及其哲学意义再理解——基于《资本论》第一卷“商品章”的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梅岚 吕增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63,96,共6页
作为形而上学的重要议题之一,"物"的追问是进入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路径之一。然而在以往的探究中,"物"的追问一直在不同层面被"物化"等议题所遮蔽。本文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章中的价值论和劳动论... 作为形而上学的重要议题之一,"物"的追问是进入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路径之一。然而在以往的探究中,"物"的追问一直在不同层面被"物化"等议题所遮蔽。本文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章中的价值论和劳动论为文本依据,对"物"的概念展开彻底追问。马克思既在价值论中指出物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密切联系——商品作为某种特殊的物具有有用性;又在劳动论中把物既看作有用劳动的对象,也看作有用劳动的结果。对物的彻底追问使得马克思的"物"的概念在整个存在论史中变得尤为特殊:马克思改变了对物的特性的规定方式,物所具有的有用性必须依赖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实践
原文传递
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蒲清平 赖炳根 高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2-53,共2页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立体教学模式是该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所决定的。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师资力量不强、考核体系不健...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立体教学模式是该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所决定的。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师资力量不强、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通过建立健全管理、考核、监督的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课堂、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目标导向性、及时性、针对性的内容体系;建立健全自主式学习、互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学习体系全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质量 立体化教学 改革
下载PDF
立德树人在独立学院中的践行及其价值归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莎莎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9期73-75,共3页
独立学院是中国整个高校群体中比较特殊的存在,所以其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也应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况现状出发,采用线上问卷... 独立学院是中国整个高校群体中比较特殊的存在,所以其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也应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情况现状出发,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度分析目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独立学院践行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独立学院 思政课 践行途径
下载PDF
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独立学院资助工作探析
10
作者 刘莎莎 《成才》 2021年第10期13-14,共2页
独立学院中的资助工作已经开展了许多年,在新时代全面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独立学院的资助模式也应该有切实自身情况的改变。独立学院的资助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在资助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 独立学院中的资助工作已经开展了许多年,在新时代全面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独立学院的资助模式也应该有切实自身情况的改变。独立学院的资助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在资助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该积极面对,开拓创新,寻找和探索出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立德树人 资助
下载PDF
动商的德育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延宇芳 任淑慧 《理论观察》 2015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研究目的是探讨动商所能体现的德育价值,同时丰富动商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将动商理论与德育相联系,以德育角度去分析动商与德育的相关性,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动商所包含的德育价值,主要包括:认识价值、精神价值、秩... 研究目的是探讨动商所能体现的德育价值,同时丰富动商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将动商理论与德育相联系,以德育角度去分析动商与德育的相关性,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动商所包含的德育价值,主要包括:认识价值、精神价值、秩序价值、发展价值等,并对动商培养过程中所需坚持的教育原则与教育内容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商 德育 德育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与道德 被引量:5
12
作者 艾伦·W.伍德 王颖 林进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6,共6页
伍德认为,哈灵顿强调自由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和价值,的确深有见地,但自由对于马克思来说,并不是一种道德的善,而是非道德的善,且马克思的批判也不仅是基于自由,而是基于自由、自我实现和共同体等非道德的善。相较于道德的善(正义、... 伍德认为,哈灵顿强调自由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和价值,的确深有见地,但自由对于马克思来说,并不是一种道德的善,而是非道德的善,且马克思的批判也不仅是基于自由,而是基于自由、自我实现和共同体等非道德的善。相较于道德的善(正义、权利等)来说,非道德的善对于人类福祉和人的解放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当然,马克思并不反对以道德评价个人行为,但他反对以道德评价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因为道德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由 道德的善 非道德的善
原文传递
黎巴嫩左翼政党: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小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7-125,共9页
左翼政党是黎巴嫩政坛重要的力量。黎巴嫩内战结束之后其政治教派体制进一步加强,左翼政党在议会中的力量较弱,在总统选举、选举制度改革等国内重大政治事务中的作用有限,政治影响力微弱。21世纪之后,黎巴嫩左翼阵营开始分裂,它们在叙... 左翼政党是黎巴嫩政坛重要的力量。黎巴嫩内战结束之后其政治教派体制进一步加强,左翼政党在议会中的力量较弱,在总统选举、选举制度改革等国内重大政治事务中的作用有限,政治影响力微弱。21世纪之后,黎巴嫩左翼阵营开始分裂,它们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关系、黎巴嫩总统选举和选举制度改革、叙利亚内战、叙利亚难民等国内外重大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由于黎巴嫩新的选举法未能突破政治教派体制,加之左翼政党教派色彩不断加深,从而削弱了左翼政党的进步特性,未来黎巴嫩左翼政党的发展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政党 黎巴嫩 政治教派体制I
下载PDF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宗教与意识形态——麦克莱伦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进平 曲轩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3,共7页
戴维·麦克莱伦教授是学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宗教与意识形态对麦克莱伦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访谈首先一般性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宗教与意识形态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围绕作为意识形态的正义和道德问... 戴维·麦克莱伦教授是学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宗教与意识形态对麦克莱伦教授进行了学术访谈。访谈首先一般性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宗教与意识形态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围绕作为意识形态的正义和道德问题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辨析了诺曼·杰拉斯、艾伦·伍德和史蒂文·卢克斯等学者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最后结合社会现实探讨宗教、道德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宗教 意识形态 正义 道德
原文传递
学术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的研究综述
15
作者 彭萍萍 王瑶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198,共6页
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经历了40年的发展。尽管该学科的发展仍存在一些困境,但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教材编写、资料收集、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国内学术界始终关心和研究科学社会主... 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经历了40年的发展。尽管该学科的发展仍存在一些困境,但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教材编写、资料收集、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国内学术界始终关心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相关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界定、研究对象的反思、逻辑起点的设定、理论体系的建构、学科性质的定位、研究方法的选择及未来规划等方面都发表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基础性、理论性、前瞻性的分析和评价。对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基本状况进行总结,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对话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景治 王瑶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2,共9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是随实践发展而适时作出调整的,从党的八大指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党的十九大阐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判断。正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内在要求。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经历了哪些变化?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内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景治教授进行深入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人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基础 被引量:5
17
作者 巩克菊 丁燕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43,共4页
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人的利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为主线,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问题彰显在3个方面:一是人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根源;二是人的利益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驱力;三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着... 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以人的利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为主线,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问题彰显在3个方面:一是人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根源;二是人的利益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驱力;三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着不同时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利益 思想政治教育 发生
原文传递
新自由主义与极右翼联姻:一个充满矛盾的组合 被引量:3
18
作者 尼尔·戴维森 理查德·萨鲁 +1 位作者 杨颖 王潇锐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53,共13页
本文考察了新自由主义与极右翼政治之间的矛盾关系。首先,我们力图指明和解释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下,经济领域与社会、文化领域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当前极右翼政治中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其次,本文试图考察极右翼政治通过向保... 本文考察了新自由主义与极右翼政治之间的矛盾关系。首先,我们力图指明和解释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下,经济领域与社会、文化领域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当前极右翼政治中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其次,本文试图考察极右翼政治通过向保守主义右翼施加民粹主义压力并造成下等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给新自由主义的巩固和长期稳定制造了何种程度的麻烦。最后,我们以国际层面上新自由主义的机构组织和法定组织在政治表现上和问责机制上的广泛萎靡为背景,对极右翼政治进行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阶级 种族 新自由主义 极右翼
原文传递
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原因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23
19
作者 刘成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04,共6页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扶贫工作中,攻破贫困的代际传递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共同作用下,贫困因素通过结构机制和文...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扶贫工作中,攻破贫困的代际传递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的共同作用下,贫困因素通过结构机制和文化机制实现代际传递,因而我国在扶贫工作中,需要通过准确定位经济投入目标、"志智双扶"的"造血"扶贫和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因素在代际间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代际传递 内生原因 破解路径
原文传递
以科学精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被引量:2
20
作者 左鹏 《科学与无神论》 CSSCI 2020年第3期11-15,共5页
科学防治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最终的着力点、聚焦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科学思想指导,采取科学方法救治,借力科学手段增效,发挥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提升科学知识的普... 科学防治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最终的着力点、聚焦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科学思想指导,采取科学方法救治,借力科学手段增效,发挥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提升科学知识的普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科学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