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ger电子谱和离子散射谱分析非晶态和晶态CuTi合金系的表面成分
1
作者 张邦维 G.N.VanWyk E.Taglauer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17-2223,共7页
本文用Auger电子能谱(AES)和低能离子散射谱(ISS)第一次研究了非晶态CuTi合金系以及合全试样经加热而部分晶化后的表面成分,发现:铜是表面择优濺射元素,而钛是表面聚集元素。设想在该合金系中元素的濺射率比纯元素时的大大改变了,就可... 本文用Auger电子能谱(AES)和低能离子散射谱(ISS)第一次研究了非晶态CuTi合金系以及合全试样经加热而部分晶化后的表面成分,发现:铜是表面择优濺射元素,而钛是表面聚集元素。设想在该合金系中元素的濺射率比纯元素时的大大改变了,就可以解释这些实验结果。本文还发现:在合金状态由非晶转变为晶态后,表面成分变化不大。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表面聚集 铜钛合金 AES ISS
下载PDF
轧制钨板在氦源高热流作用下的形貌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纯 Henri Greuner +2 位作者 周鑫 罗广南 刘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80,共6页
为研究轧制钨在氦粒子流与高热流协同作用下的表面形貌演化过程,利用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GLADIS设备对轧制钨板进行了氦源高热流加载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温度对损伤形貌影响显著:低温加载时逐渐发生表面起泡及气泡破裂,且较大... 为研究轧制钨在氦粒子流与高热流协同作用下的表面形貌演化过程,利用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GLADIS设备对轧制钨板进行了氦源高热流加载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温度对损伤形貌影响显著:低温加载时逐渐发生表面起泡及气泡破裂,且较大尺寸气泡集中分布在近<001>取向区域;高温加载时观察到多孔/珊瑚状结构;中温加载时则呈现出两种损伤形貌的混合。研究认为,表面损伤形貌的形成由表面起泡和珊瑚状结构演化两个过程共同控制。样品温度影响氦在钨中的扩散,从而影响两者的相对强弱,得到不同的损伤形貌。研究发现,辐照剂量的增加也会使得损伤形貌最终向多孔/珊瑚状结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流 表面形貌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