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审美、立意:也谈《秦腔》的文备众体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霞云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1-78,共8页
由于酷爱古典传统文学艺术,贾平凹在创作中有意识地继承古典文学文备众体的表现传统,形成了《秦腔》文备众体的文体特点。以穿插在文本中的诸文体为研究对象,条分缕析出这些文学艺术碎片在文本中所承担的叙事、审美、立意功能,立体呈现... 由于酷爱古典传统文学艺术,贾平凹在创作中有意识地继承古典文学文备众体的表现传统,形成了《秦腔》文备众体的文体特点。以穿插在文本中的诸文体为研究对象,条分缕析出这些文学艺术碎片在文本中所承担的叙事、审美、立意功能,立体呈现作品独特的文体形态,发掘其在贾平凹写作中的美学价值与文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文备众体 叙事 审美 立意
下载PDF
试析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文体互渗”现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霞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82-89,共8页
文体互渗是文类在发展过程中因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文体变易现象。自现代以来小说中就出现了"互渗"现象,但真正在长篇中出现"互渗"现象还是新时期中后期。目前学界对"文体互渗"概念置喙不一,对此类文体... 文体互渗是文类在发展过程中因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文体变易现象。自现代以来小说中就出现了"互渗"现象,但真正在长篇中出现"互渗"现象还是新时期中后期。目前学界对"文体互渗"概念置喙不一,对此类文体现象关注甚少,追溯"文体互渗"的历史渊源,厘清概念释义,爬梳新时期以来长篇中的"互渗"镜像,探究现象背后的规律与成因,理性评判其未来发展趋向,对于当代长篇的写作以及文体研究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长篇小说 文体互渗
下载PDF
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文备众体”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28-35,共8页
"文备众体"是中国小说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自唐至今一直存在。以古典小说的"文备众体"为借鉴,梳理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备众体"的状貌,研讨其在传统基础上所做的拓展并探究成因,体味当代长篇所蕴含的... "文备众体"是中国小说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自唐至今一直存在。以古典小说的"文备众体"为借鉴,梳理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备众体"的状貌,研讨其在传统基础上所做的拓展并探究成因,体味当代长篇所蕴含的时代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文备众体 继承与新变
下载PDF
清醒的意识与固存的掣肘——论《淮水谣》的文化意味与文体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霞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2-18,共7页
《淮水谣》是"皖军"作家曹多勇的最新力作。从文本表层看,《淮水谣》与"淮水流域"相关,与"淮河歌谣"相联。透视文本内核,则是对淮河流域文化的理性反思与美学阐释,且这种反思与阐释不仅体现在作者有意识... 《淮水谣》是"皖军"作家曹多勇的最新力作。从文本表层看,《淮水谣》与"淮水流域"相关,与"淮河歌谣"相联。透视文本内核,则是对淮河流域文化的理性反思与美学阐释,且这种反思与阐释不仅体现在作者有意识的文体设置与意味表达上,还体现在作者无意识的艺术追求与固存的艺术掣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水谣》 文化意味 文体表达
下载PDF
不变之“变”:论《寻找张展》的叙述策略
5
作者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5,共8页
孙惠芬的新作《寻找张展》较之前期写作,叙述策略有了新变,但依然延续着作者一以贯之的"求变"理念与表达习惯。场域化设置、成长型叙述和论证式推理在凸显作家深刻的人性探幽、娴熟的技巧运用以及严谨的细节推敲之余,也暗含... 孙惠芬的新作《寻找张展》较之前期写作,叙述策略有了新变,但依然延续着作者一以贯之的"求变"理念与表达习惯。场域化设置、成长型叙述和论证式推理在凸显作家深刻的人性探幽、娴熟的技巧运用以及严谨的细节推敲之余,也暗含其强行介入、理性过重、缺乏文学质感等不足。特点即局限,局限即空间,孙惠芬式叙述隐含着写作的维度与限度,如何克服既有掣肘以寻找新的突破,这是作者需要继续深层思考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找张展》 叙述策略 不变之“变” 维度与限度
下载PDF
戴厚英《人啊,人!》的文体选择与文学反思
6
作者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3期7-14,共8页
新时期初,作家们在题材选取、主题表达、价值立场等方面整齐划一地恪守着十七年时期盛行的政治文化思维模式。作为人道主义文学宣言的长篇小说《人啊,人!》,则在恪守与突破政治文化规约之间凸显出一定的文体革新意识。结合新时期初政治... 新时期初,作家们在题材选取、主题表达、价值立场等方面整齐划一地恪守着十七年时期盛行的政治文化思维模式。作为人道主义文学宣言的长篇小说《人啊,人!》,则在恪守与突破政治文化规约之间凸显出一定的文体革新意识。结合新时期初政治文化语境下长篇反思小说的集体式创作概况,本文从《人啊,人!》章节并置、叙述者并置、情节并置以及作家的人生际遇、创作心理、审美追求等方面发掘作品突出的文体探索实绩及成因,重点反思作品的文体探索价值与事实上不关乎文学的各种冷遇成因,从文学视角重构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文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啊 人!》 文体选择 文学反思
下载PDF
无“体”之体:论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文体探索新趋向
7
作者 刘霞云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4-71,共8页
中国长篇小说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各种形式的文体探索由来已久,但真正出现打破主导文类规范,形成无"体"之体的写作现象则始自20世纪90年代。纵向窥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无"体"之体书写状况,其大致呈现出诸如看... 中国长篇小说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各种形式的文体探索由来已久,但真正出现打破主导文类规范,形成无"体"之体的写作现象则始自20世纪90年代。纵向窥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无"体"之体书写状况,其大致呈现出诸如看似不像小说,实则是小说;或看似像小说,实则又不像,在像与不像之间摇摆;或看似不像,实则也难算作小说等镜像,从文类发展的内部自足性、中西文学资源的文体渗透、创作主体的文体意识与自觉追求、时代语境下的审美接受等方面探究镜像成因,并对其发展的可能性维度做出评判,这对于作家的文体探索、读者的文体接受以及学界的文体研究皆为一次有意义的跋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体”之体 90年代以来 长篇小说 文体新趋向
下载PDF
叶赛宁乡村抒情诗之自然意识
8
作者 栗亮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7-29,共3页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乡村抒情诗忧郁而舒缓,饱含着对自然万物的深深眷恋。基于21世纪全新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审读,可以发现诗人超前的自然意识,它由"浑融万物的和谐意识"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平等意识"构成,前者体现于...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乡村抒情诗忧郁而舒缓,饱含着对自然万物的深深眷恋。基于21世纪全新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审读,可以发现诗人超前的自然意识,它由"浑融万物的和谐意识"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平等意识"构成,前者体现于人与自然的互通性、交流性、同一性特征,而后者则表现于诗人对诗作中动物、植物等诗歌意象的人道主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赛宁 乡村抒情诗 自然意识 和谐意识 平等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