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数学课堂教学探析
1
作者 邱亮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4年第7期101-102,共2页
近年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名数学教研员,为了更好指导全市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我在本地一所初级中学参与了教学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却产生了三个困惑。其一,我曾经观摩过一节示范课... 近年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名数学教研员,为了更好指导全市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我在本地一所初级中学参与了教学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却产生了三个困惑。其一,我曾经观摩过一节示范课,授课教师用手机移动端控制电脑PC端的互动课堂,脱离了讲台的束缚,教学环节相当紧凑,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很高,课堂的整体效果非常好,当时看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高度融合的场面,我感到十分震撼,也想一探究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师 教育云平台 教研员 初级中学 一所 数学课堂教学 授课教师 互动课堂
下载PDF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4年第7期70-71,共2页
大单元教学是对现行的教材进行整合并划分成多个大单元,教师针对大单元主题进行集中教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大单元知识点,强调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完整性。大单元教学既能促进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又能落实新课标要求。笔者在... 大单元教学是对现行的教材进行整合并划分成多个大单元,教师针对大单元主题进行集中教学,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大单元知识点,强调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完整性。大单元教学既能促进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又能落实新课标要求。笔者在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单元主题 大单元教学 地理知识 新课标下 集中教学 新课标要求 人教版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巧用
3
作者 孔佩杰 《新课程研究》 2023年第26期96-98,共3页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介绍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探讨思维导图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及促进英语思维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具体案例...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介绍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探讨思维导图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及促进英语思维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记忆、语法归纳、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等教学活动,并分析其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教学应用 学习效果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婉璐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4年第2期86-87,共2页
当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兴趣索然、不能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核心素养难以内化生成等情况。因此,教师要以网络为载体,丰富教育教学体验平台;以生活为基地,稳固内在思... 当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兴趣索然、不能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核心素养难以内化生成等情况。因此,教师要以网络为载体,丰富教育教学体验平台;以生活为基地,稳固内在思维逻辑;以探究为手段,强化核心素养生成;以感悟为核心,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调研为支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兴趣索然 道德与法治课 教师素质 多维视角 策略探究 教学情境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下载PDF
数学课堂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建议
5
作者 邱亮 陈东梅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38期90-92,共3页
随着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在初中数学课堂得到了普及,这对高效课堂中的教与学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一方面,其可以帮助教师拓展教学资源,烘托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 随着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在初中数学课堂得到了普及,这对高效课堂中的教与学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一方面,其可以帮助教师拓展教学资源,烘托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数学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给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指导,从而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提升教学实效。文章将分析在数学课堂中六个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以提供有效的经验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下载PDF
"疑·思·评"输出教学思想的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永谦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凝练"疑·思·评"输出教学思想,提出"真实化学"的教学主张.基于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展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教学环节,围绕问题形成"设疑—引思"... 凝练"疑·思·评"输出教学思想,提出"真实化学"的教学主张.基于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展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教学环节,围绕问题形成"设疑—引思""质疑—深思""解疑—激思""示疑(释疑)—展思""答疑—评思""总结—反思"的学生主体、思维为基、科学评价、输出为本的高效思维课堂教学程序,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促进深度学习,重视评价,倡导交互式输入输出教学,实现"输出为本"的教学范式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想 "疑·思·评"输出 真实化学 改革
下载PDF
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
7
作者 胡凤莲 《炫动漫》 2022年第14期94-96,共3页
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已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各大论坛、网站搜索关于校园霸凌的话题,会看到很多校园霸凌、校园欺凌事件屡屡登上各大新闻热榜。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校园欺凌现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 在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已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各大论坛、网站搜索关于校园霸凌的话题,会看到很多校园霸凌、校园欺凌事件屡屡登上各大新闻热榜。为了能够有效解决校园欺凌现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文中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应对提出了建议,希望可以为解决校园欺凌现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成因 校园暴力
下载PDF
深度学习视域下“原电池”模型建构教学与实践
8
作者 刘永谦 翟海蝶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期24-27,共4页
以模型建构促进深度学习,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模型建构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创设"让玩具小车再次跑起来"的真实情境,以"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隔膜原电池"为主线,建构原电池三维... 以模型建构促进深度学习,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模型建构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创设"让玩具小车再次跑起来"的真实情境,以"单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隔膜原电池"为主线,建构原电池三维认知模型.分析、评价单液原电池的不足,引领学生设计隔膜原电池,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设疑激思、任务驱动,注重"教—学—评"一体化,促使学习过程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过渡,引发课堂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建构 深度学习 原电池
下载PDF
立德树人引方向,依标扣本构体系——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策略探究
9
作者 王路琪 《教学考试》 2024年第49期1-1,共1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地理课程要“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地理学科内容方面,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抓好主干知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地理课程要“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地理学科内容方面,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抓好主干知识,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独特视角和思想价值;在社会需求方面,要关注时事热点事件,探究热点背后所蕴藏的地理原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在学生发展方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化事实于情境,赋能量于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一轮复习 高中地理 学生学习基础 主干知识 《课程标准》 地理学科 策略探究
原文传递
地理概念视角下的解题策略及备考建议
10
作者 王路琪 《教学考试》 2023年第49期28-30,共3页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发展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表达,从而形成的概念式思维惯性。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构成学科主题框架和体现学科本质属性的重要内容。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地理概...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发展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表达,从而形成的概念式思维惯性。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构成学科主题框架和体现学科本质属性的重要内容。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地理概念的表述,常常蕴含着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发生的条件、原理、形成过程以及影响结果,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统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事物 备考建议 地理概念 地理学科 解题策略 统摄性 本质特点 引导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