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秦丽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研究组(32例)。研究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研究组(32例)。研究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标准血流速度(VMCA)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MCA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法舒地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玉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08-2011-08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14d一疗程。采...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08-2011-08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14d一疗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d后血清hs-CRP测定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具有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作用,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玉华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4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对于血瘀型脑缺血的红细胞ATP酶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4例,以三七总皂苷注射液4mL,对照组76例,以丹参20mL,两者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滴注20d。...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对于血瘀型脑缺血的红细胞ATP酶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4例,以三七总皂苷注射液4mL,对照组76例,以丹参20mL,两者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滴注2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和71.03%,2组总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膜ATP酶有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七总皂苷治疗脑缺血优于丹神注射液,并且具有改善红细胞ATP酶活性,纠正离子紊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脑缺血 红细胞ATP酶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玉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基本情况。方法通过对自2007-10~2009-12到我院就诊的82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与95例有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性。结果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在梗死灶的分布上存在显...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基本情况。方法通过对自2007-10~2009-12到我院就诊的82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与95例有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性。结果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在梗死灶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这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所以应及时检查,真正做到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并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玉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13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于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共40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脑梗死组292例与复发脑梗死组116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危...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于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共40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初发脑梗死组292例与复发脑梗死组116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复发脑梗死组高血压的患病率80.1%,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组的7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脑梗死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9.1%,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组的1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吸烟率、血脂异常及血脂水平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此,对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对预防脑梗的发生以及反复的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脑梗死 复发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