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式多元化艺术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沟通与互动技巧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松烨 魏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3期2382-2384,共3页
精神分裂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该病涉及层面较多,因而每位患者表现仅为其中的个别症状,主要特征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1]。该病治疗较为困难,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大,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干预,该方法对患... 精神分裂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该病涉及层面较多,因而每位患者表现仅为其中的个别症状,主要特征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1]。该病治疗较为困难,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大,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干预,该方法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有一定控制作用,但治疗目的不能仅限于控制疾病症状,还应着重关注患者的社会功能,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患 社会功能缺陷 精神分裂 疾病症状 药物干预 思维联想 回归社会 连贯性
下载PDF
有氧锻炼干预配合健美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管理情况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松烨 魏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7期2593-2595,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生活各方面压力的加大,精神分裂症(SCZ)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表现[1]。因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稳定后仍需接受进一步治疗及干预,若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可使其认知状态、社会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严重影... 近年来,随着国内社会生活各方面压力的加大,精神分裂症(SCZ)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表现[1]。因该病病程较长且易复发,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稳定后仍需接受进一步治疗及干预,若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可使其认知状态、社会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生活,最终被迫接受更长期的入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状态 有氧锻炼 急性发作期 体重管理 健美操 病情反复 病情稳定
下载PDF
舞动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韩香平 何磊 +1 位作者 刘辉 连俊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655-1659,共5页
目的:探究舞动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64例恢复期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50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 目的:探究舞动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64例恢复期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50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平衡指数最小原则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2),对照组均给予PSD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舞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量表(FMA)、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阳性和阴性症量表(PANSS)及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疾病专用量表(SIS)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下降及FMA评分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3.239,3.749;P<0.05);日常生活活动效能、自我管理效能等维度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4.737,4.842;P<0.05);PANSS量表各维度分值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18.190,-20.936,-15.291,-3.782;P<0.001),SIS量表各维度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4.385,4.484,4.823,3.352,2.565,3.189,2.586,2.304;P<0.05)。结论:舞动治疗PSD患者可促进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自我效能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何磊 韩香平 +2 位作者 马晓亮 胡琛 付珂敬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诊治的9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丁螺环酮,观察组加用度洛西汀,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焦虑程度与不...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诊治的9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丁螺环酮,观察组加用度洛西汀,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焦虑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为(24.54±1.87)分,低于对照组的(28.89±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度洛西汀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状况,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丁螺环酮 度洛西汀 焦虑状况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下载PDF
曲唑酮与氯咪帕明治疗激越性抑郁的对照研究
5
作者 孟月兰 王琴琴 郭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激越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应用曲唑酮和氯咪帕明治疗,疗程四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对激越性抑郁均有良好疗...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激越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应用曲唑酮和氯咪帕明治疗,疗程四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对激越性抑郁均有良好疗效。曲唑酮与氯咪帕明疗效近似,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曲唑酮副反应小,程度较轻,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曲唑酮治疗激越性抑郁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越性抑郁 曲唑酮 氯咪帕明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降低住院患者疼痛管理缺陷率的品管圈实践
6
作者 韩香平 何磊 +1 位作者 李惺 刘辉 《青岛医药卫生》 2020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实践在降低住院患者疼痛管理缺陷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治疗的患者575例为研究组,均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并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神经外科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592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品管圈实践在降低住院患者疼痛管理缺陷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治疗的患者575例为研究组,均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并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神经外科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59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疼痛缺陷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QOL-BREF)评分;采用雷达图分析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的无形成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患者疼痛管理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护理态度及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品管圈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团队协作能力、业务知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积极性。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住院患者疼痛管理中,能降低疼痛管理缺陷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疼痛管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低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7
7
作者 何磊 樊凌姿 +1 位作者 陶俊伟 祁博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5期921-924,共4页
目的分析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低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2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63例增加氨磺必利低剂量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 目的分析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低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2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63例增加氨磺必利低剂量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症状变化、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神经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cy、GFAP水平、PANSS、PSQI评分、WCST测验随机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低于对照组,WCST测验正确次数、完成分类数及NGF水平、SF-36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能够更有效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神经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奥氮平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盼盼 何磊 +1 位作者 刘春晓 焦茹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EC...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SI)评分、中国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24/26)高于对照组(69.23%,18/26),P<0.05。治疗后,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智商、言语智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视觉与听觉结合记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3/26)与对照组(19.23%,5/2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干预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韩香平 何磊 +3 位作者 李鸿雁 鲁慧敏 刘辉 宋丽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8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干预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试验组(n=48)。对照组采取COPD患者常规护理和健康...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干预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试验组(n=48)。对照组采取COPD患者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制定的干预方案。采用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症状管理(31.74±3.62)分、日常生活管理(46.17±5.48)分、情绪管理(39.55±4.49)分、信息管理(23.65±4.21)分、自我效能(30.00±4.3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29、3.613、3.208、3.002、2.762;P<0.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积极应对方式(1.89±0.52)分,对照组(1.66±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2,P<0.05)。结论基于自我调节理论构建的干预方案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促使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自我调节理论 自我管理 应对方式
原文传递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COPD患者运动康复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8
10
作者 韩香平 何磊 +2 位作者 李鸿雁 鲁慧敏 刘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3期3183-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构建的COPD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对COPD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8月选取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COPD患者100例为研...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构建的COPD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对COPD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8月选取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COP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4月住院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5—8月住院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OPD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HAPA的COPD患者运动康复方案。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最终对照组获得46份有效问卷,观察组获得47份有效问卷。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8.89±2.70)分,对照组为(7.73±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5,P=0.01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CD-RISC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35.55±6.16)、(23.79±4.88)、(11.25±2.72)分,对照组分别为(32.33±6.7)、(21.22±4.17)、(9.80±2.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96、2.728、2.646;P<0.05)。结论:基于HAPA的COPD患者运动康复方案对于改善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运动 自我效能 心理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