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癌:左肺腺癌合并甲状腺内胸腺癌1例
1
作者 张胜波 范作兰 +1 位作者 张健 张言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161-163,共3页
多原发癌(MPC)又名重复癌,是指同一机体内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关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随着现代医学进步,多原发癌并不罕见,所有肿瘤患者的多原发恶性肿瘤(MPM)发病率约为0.73%~5.20%,这种广泛的差异与不同医院的医生和诊... 多原发癌(MPC)又名重复癌,是指同一机体内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关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随着现代医学进步,多原发癌并不罕见,所有肿瘤患者的多原发恶性肿瘤(MPM)发病率约为0.73%~5.20%,这种广泛的差异与不同医院的医生和诊断工具不同有关。肺癌死亡率最高,由于低剂量肺癌筛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量早期肺癌被筛查出来,随着治疗方式的改进,如分子靶向治疗,使肺癌预后取得了大量进步,因此患者存活的时间足够长,可以发展为随后的原发肿瘤,但肺癌合并甲状腺内胸腺癌(ITTC)实属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甲状腺内胸腺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胰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
2
作者 张胜波 张言敏 +1 位作者 曹月亮 范作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147-149,共3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在这个不断增长的间叶肿瘤家族中,最常见的肿瘤包括肾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和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其他不太常见的实体包括恶性韧带肌瘤和其他...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在这个不断增长的间叶肿瘤家族中,最常见的肿瘤包括肾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和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其他不太常见的实体包括恶性韧带肌瘤和其他盆腔透明细胞肿瘤。这些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具有血管周围的上皮样细胞特征。特征性免疫组化特征包括黑色素细胞标记物。而发生在胰腺PEComa十分罕见。细针穿刺可被误诊为实性假乳头状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转移性肾脏透明细胞癌等。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43岁女性患者,发生于胰腺PEComa,同时归纳其临床病理特点、影像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国内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误诊肺细支气管腺瘤2例分析
3
作者 张胜波 张言敏 +1 位作者 张纪银 范作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肺细支气管腺瘤(BA)2例,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肺部体检CT发现左肺实性结节及磨玻璃结节各1例,影像及冰冻病理诊断为肺腺癌,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胸腔镜下左肺楔形切除,术后病理均为左肺细支气管腺瘤。术后未进行特殊治疗,分别随访至术后4年左... 肺细支气管腺瘤(BA)2例,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肺部体检CT发现左肺实性结节及磨玻璃结节各1例,影像及冰冻病理诊断为肺腺癌,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胸腔镜下左肺楔形切除,术后病理均为左肺细支气管腺瘤。术后未进行特殊治疗,分别随访至术后4年左右,患者情况良好,未出现肿瘤远处转移或复发迹象。细支气管腺瘤新近被提出的来源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的一种良性肿瘤。通常在计算机断层扫描中偶然在周围肺野中发现。在2021年最新分类的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胸部肿瘤,新增了细支气管腺瘤/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瘤(CMPT)疾病,并明确表明此肿瘤是良性肿瘤。细支气管腺瘤的组织学变异可分为“经典”CMPT(近端型)和“非经典”CMPT(远端型)。病理典型特征为肺实质内结节,边界清晰,无包膜,呈乳头状或肺泡贴壁生长,含有连续的基底细胞层和(或)纤毛细胞、黏液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肺泡细胞的腔面细胞构成,由于该肿瘤发病罕见,国内报道较少,其临床、放射学和病理学表现可能模仿各种良性和恶性过程。临床医生缺乏认识,极易误诊为腺癌,现将本院2例细支气管腺瘤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腺瘤 肺部CT 肺结节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和不伴导管内癌成分的X线征象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4
作者 王建华 张平 +2 位作者 赵欣欣 侯健 牟元栋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伴和不伴导管内癌(DCIS)的X线征象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高密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24例原发性ID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82岁[(54.20±11.20)岁...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伴和不伴导管内癌(DCIS)的X线征象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高密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24例原发性ID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82岁[(54.20±11.20)岁]。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IDC组(184例)和IDC-DCIS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浸润癌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乳房侧别、病灶象限位置、病灶深度、病灶X线长径、病变有无肿块、钙化、边缘毛刺、乳房皮肤增厚和乳头回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单纯IDC组患者年龄为(55.26±11.07)岁,IDC-DCIS组患者年龄为(52.73±11.30)岁,单纯IDC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IDC-DCIS组(t=2.02,P=0.044)。单纯IDC组的病灶X线长径为(2.67±1.15)cm,IDC-DCIS组的病灶X线长径为(3.19±1.97)cm,IDC-DCIS组的病灶X线长径明显长于单纯IDC组(t=-2.77,P=0.006)。单纯IDC组和IDC-DCIS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P=0.732)、患病乳房侧别(P=0.592)、病灶象限位置(P=0.862)、病灶深度(P=0.246)、浸润癌的组织学分级(P=0.175)和患侧乳头回缩(P=0.278)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IDC组和IDC-DCIS组患者病灶内钙化(P<0.001)、肿块(P<0.001)、边缘毛刺(P=0.012)和乳房皮肤增厚(P=0.00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IDC组病灶内钙化较IDC-DCIS组少见,而单纯IDC组肿块、边缘毛刺、乳房皮肤增厚均较IDC-DCIS组多见。结论单纯IDC组患者的年龄较IDC-DCIS组高,IDC-DCIS组的病灶X线长径较单纯IDC组长;单纯IDC组病灶内钙化较IDCDCIS组少见,而单纯IDC组肿块、边缘毛刺、乳房皮肤增厚均较IDC-DCIS组多见,可为术前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导管内癌 乳腺X线摄影
原文传递
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1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郎勇 李开富 +1 位作者 郎丰明 孙伟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4-495,共2页
患者女,65岁。右侧头面颈部皮疹65年,进行性加重2年。皮疹呈疣状,发于单侧,曾诊断为“疣状痣”,经组织病理检查。
关键词 皮脂腺痣 基底细胞癌
下载PDF
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潘昌波 王芹 +2 位作者 张言敏 李纪岗 刘超 《系统医学》 2018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将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应用在宫颈癌患者的筛查中,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该文研究资料是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例患者,对100例患者均开展液基细胞学法、常规巴氏涂片法、病理学检查法相关诊断,统计和分析10... 目的将不同细胞学检查方法应用在宫颈癌患者的筛查中,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该文研究资料是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例患者,对100例患者均开展液基细胞学法、常规巴氏涂片法、病理学检查法相关诊断,统计和分析10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液基细胞学法对非典型分鳞状细胞、低级别分鳞状上皮内病变、高级别分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的检出率比较于常规巴氏涂片法相关统计数据(92.31%、90.91%、75.00%、100.00%vs 53.85%、54.55%、50.0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93 7、33.328 8、13.333 3、66.666 7,P<0.05),证实数据计算和检验的统计学意义,液基细胞学法诊断宫颈癌患者的诊断敏感度、诊断特异度、诊断准确度比较于常规巴氏涂片法相关统计数据(96.42%、98.61%、98.00%vs 57.14%、90.28%、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71 6、6.613 0、15.376 4,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的筛查中采取液基细胞学法诊断的效果对比常规巴氏涂片法诊断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 宫颈癌 筛查 液基细胞学法 巴氏涂片法
下载PDF
腹膜后肾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辛建伟 张言敏 +2 位作者 宋志远 赵宏伟 薛宗勇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40-840,共1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6岁,左腹部无痛性肿物伴腹胀1年就诊。体检显示左腹一巨大不规则无压痛固定肿物。CT示:左肾下极一肿物,3.5cm×4.5cm×4.0cm,其内密度不均;左肾周见巨大脂肪密度影,25cm×18cm×15cm,边界清楚,混...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6岁,左腹部无痛性肿物伴腹胀1年就诊。体检显示左腹一巨大不规则无压痛固定肿物。CT示:左肾下极一肿物,3.5cm×4.5cm×4.0cm,其内密度不均;左肾周见巨大脂肪密度影,25cm×18cm×15cm,边界清楚,混杂多发结节灶,肿瘤内有线状血管影(图1A、1B)。手术发现肿块位于肾周筋膜内,与左肾及腰大肌易分离,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术中出血约400mL,手术时间1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腹膜后肿瘤 肾脏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腺鳞癌1例
8
作者 李开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8-318,共1页
原发性胆囊腺鳞癌1例李开富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右上腹疼痛,皮肤、巩膜黄染伴恶心、呕吐半月,加重2d,于1993年6月2日入院。体检: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腹压痛,肝、脾未触及。B超及CT... 原发性胆囊腺鳞癌1例李开富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右上腹疼痛,皮肤、巩膜黄染伴恶心、呕吐半月,加重2d,于1993年6月2日入院。体检: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腹压痛,肝、脾未触及。B超及CT均提示胆囊颈部占位性病变。术中所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鳞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颈部淋巴结滤泡性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言敏 范作兰 +4 位作者 张胜波 郭雪芹 李纪岗 邓霖 张秀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9-861,共3页
滤泡性T细胞淋巴瘤少见,是一种具有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淋巴结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颈部淋巴结滤泡性T细胞淋巴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内容,以提高病理医... 滤泡性T细胞淋巴瘤少见,是一种具有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淋巴结外周T细胞淋巴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颈部淋巴结滤泡性T细胞淋巴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内容,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滤泡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 病理医师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后 临床病理特点
原文传递
支撑引流管在胆肠吻合中置放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作升 孙仕林 +7 位作者 李杰 邱昌城 赵宏伟 高涛 王升 张波 李开富 张言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45-847,共3页
目的 研究支撑引流管在胆肠吻合中的置放反应及其病理改变.方法 将8头实验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置管与不置管的胆肠和胆管吻合各2头.喂养3个月后宰杀取标本做病理对照检验.结果 置管组大体解剖显示吻合口炎性增生、管壁硬化增生、管... 目的 研究支撑引流管在胆肠吻合中的置放反应及其病理改变.方法 将8头实验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置管与不置管的胆肠和胆管吻合各2头.喂养3个月后宰杀取标本做病理对照检验.结果 置管组大体解剖显示吻合口炎性增生、管壁硬化增生、管腔挛缩狭窄、有结石形成;病理切片镜下显示胆管黏膜间质中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下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未置管组大体解剖和病理切片仅见轻微炎性改变,且无管腔狭窄.结论 放在体内的异物支撑引流管,不仅不能防止狭窄形成,反而可刺激促进炎性增生、组织硬化和管腔狭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术 支撑管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