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转移癌不同放疗分割方法的止痛作用探讨
1
作者 田琴 温尊北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23-23,39,共2页
目的探讨关于局部野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不同分割方法的止痛效果。方法95例患者,42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200cGy/次,每周5次,DT3600~5000cGy;53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300-500cGy/次,每周3-5次,DT2000—3000cGy。结果放疗起到了明显的止痛... 目的探讨关于局部野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不同分割方法的止痛效果。方法95例患者,42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200cGy/次,每周5次,DT3600~5000cGy;53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300-500cGy/次,每周3-5次,DT2000—3000cGy。结果放疗起到了明显的止痛作用,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止痛效果大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应根据病情来决定。对一般情况好,预计生存期长的患者应积极给予全剂量的常规分割治疗,而对于病情相对较重、行动又不方便、预计生存期短的患者,应采取低分割照射,同样可以起到止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放射疗法 疼痛
下载PDF
食管癌外照射综合高剂量率后装治疗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琴 温尊北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治疗的价值及后装治疗合适的每次剂量与总剂量。方法9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外照射加腔内照射42例,单纯外照射48例,分组比较。并将综合组剂量分组进行生存率的比较。结果综合组的1、3、5年生存率分... 目的探讨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治疗的价值及后装治疗合适的每次剂量与总剂量。方法9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外照射加腔内照射42例,单纯外照射48例,分组比较。并将综合组剂量分组进行生存率的比较。结果综合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0.9%、21.4%;对照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6%、16.6%、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其中病变长度小于或等于5cm外照射加后装的病例1、3、5年生存率比单纯外照射明显增高,两组病人差异有显著性。而长度大于5cm的病例,两组病人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外照射综合高剂量率后装治疗对病灶小于或等于5cm的食管癌可明显提高疗效。掌握后装剂量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外照射60Gy再加腔内后装5Gy/次,总量15Gy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高剂量率 腔内后装 参考剂量
下载PDF
头颅X刀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温尊北 苏德庆 +2 位作者 梁宇学 苏为华 庞晓泳 《医药世界》 2007年第S1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头颅X刀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肺癌脑转移病例72例,随机分为X刀组37例及放疗组35例,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X刀组采用X刀治疗16Gy~30Gy(处方剂量)加全脑放疗30Gy~40Gy,放... 目的:探讨头颅X刀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肺癌脑转移病例72例,随机分为X刀组37例及放疗组35例,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X刀组采用X刀治疗16Gy~30Gy(处方剂量)加全脑放疗30Gy~40Gy,放疗组行全脑放疗30Gy~40Gy,然后再局部缩野放疗10Gy~20Gy。结果X刀组与放疗组的CR、PR、NC、PD、1年生率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4.1%与42.9%、24.3%与34.3%、16.2%与14.3%、5.4%与8.5%、45.9%与31.4%、11个月与9个月,两组颅内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颅外肿瘤控制与未控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27.0%与22.9%、18.9%与8.5%、32.4%与25.7%、13.5%与2.7%。结论X刀在治疗肺癌脑转移时,可提高1年生存率,延长中位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X刀 放射治疗
下载PDF
癌症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特点研究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娟 刘惠群 +2 位作者 岑洪舟 杨永英 温建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癌症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试,根据SDS抑郁指数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癌症伴抑郁组)和对照组(癌症不伴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防御方式.... 目的 探讨癌症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试,根据SDS抑郁指数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癌症伴抑郁组)和对照组(癌症不伴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防御方式.并从防御机制人手,对抑郁患者加强心理分析,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SDS粗分及标准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DSQ因子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成熟防御机制之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得分,成熟型防御机制之升华,中间型防御机制之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期望得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御方式由不成熟型向成熟型转化有利于病情的改善.结论 癌症伴抑郁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与癌症不伴抑郁患者防御机制不同.通过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的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抑郁 防御机制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