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剂科开展咨询窗口的必要性及相关内容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茵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8期2784-2786,共3页
药剂科工作量大、任务重,无法做到为每位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物咨询服务,影响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医患关系,因而药剂科咨询窗口的开设具有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开设咨询窗口的必要因素和药物咨询工作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广大医院的药剂科... 药剂科工作量大、任务重,无法做到为每位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物咨询服务,影响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医患关系,因而药剂科咨询窗口的开设具有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开设咨询窗口的必要因素和药物咨询工作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广大医院的药剂科服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科 咨询窗口 必要性
下载PDF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增杰 李林 李坤浪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2期1890-1891,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儿科出院病历18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份病历中,122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8%,其中82例联合使用抗菌药...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儿科出院病历18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份病历中,122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8%,其中82例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有12例作细菌培养,送检率为9.8%。出院带药43例(35.2%),带药量一般为3 d用量。结论必须重视抗菌药物对患儿的影响,严格按规定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心外科小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飞 陈景伟 钟伟章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7期24-25,共2页
目的为临床需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患儿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2007~2010年213例心脏外科小儿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方法、患儿年龄、体重、临床疗效及中毒量的... 目的为临床需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患儿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2007~2010年213例心脏外科小儿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方法、患儿年龄、体重、临床疗效及中毒量的关系。结果低于治疗范围的有27例患者,均未出现中毒症状,13例心衰缓解,14例需调高剂量;在177例有效治疗浓度内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占1.7%,5例需调高剂量;高于治疗范围的9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中毒症状,占22.2%;中毒的临床表现中2例为房室传导阻滞,5例均有消化道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必需与临床医师紧密配合,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分析监测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地高辛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小儿 地高辛 药物监测 血清浓度
下载PDF
基层医院317例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姚超永 陈宗灿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0期1107-1108,共2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动脉栓塞[1],将对患者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旨在了解基层医院心房颤动的综合治疗情况,为基层医院防治心房颤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临床回顾性分析 基层医院 脑动脉栓塞 心律失常 综合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翠玲 陈丽玲 +2 位作者 汪剑云 罗玉钊 张水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两组患者均维持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那卡塞治疗,观察组给予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两组均维持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收集治疗前后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旁腺体积、血钙水平、血磷水平、钙磷乘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iPTH、甲状旁腺体积、血钙水平、血磷水平、钙磷乘积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iPTH、血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患者SHPT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血钙水平升高而iPTH、血磷水平均降低,甲状旁腺体积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化三醇 西那卡塞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血清钙 血清磷
下载PDF
中晚期早产儿抗生素应用特点及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吕燕媚 刘润 +1 位作者 何洪 钟伟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早产儿抗生素应用特点及合理用药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早产儿123例临床资料和医院用药医师50名进行分析,患儿均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单因素比较法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 目的分析中晚期早产儿抗生素应用特点及合理用药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早产儿123例临床资料和医院用药医师50名进行分析,患儿均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单因素比较法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合理用药影响因素。结果患儿应用的抗生素主要为头孢曲松钠注射剂,其次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剂、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剂,应用最少为万古霉素注射剂。123例患儿抗生素处方用药的不合理应用率为52.8%,主要是用药剂量不当、时间不当、药理拮抗、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等。对用药医师用药行为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较低、文化程度较低、职称较低、抗生素认知不足医师的用药行为评分更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抗生素认知为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对于中晚期早产儿使用抗生素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效治疗疾病,为了避免发生用药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用药医师的培训,改善医师临床抗生素用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中晚期 抗生素 合理用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团体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陈飞 李瑞娟 +3 位作者 林浩 丁晓云 黄玉清 李婷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团体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团体生物反馈治...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团体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团体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成套测验(MCCB)。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BDNF、GDNF水平均提高,MBP水平降低,且试验组改变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CCB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团体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状,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团体生物反馈治疗 利培酮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被引量:57
8
作者 罗玉钊 陈炎 何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利用抽签取样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抗心衰加利...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利用抽签取样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抗心衰加利多卡因的方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37例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NYHA心功能分级、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59%(35/3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Tc有所延长、QTd及心功能分级有所降低,而观察组患者QTc明显长于对照组,QTd及心功能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与对照组(8.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满意,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较强,并且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疗效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何洪 李坤浪 钟伟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利尿、强心和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疗...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利尿、强心和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疗法,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419.7±10.2)比(368.5±11.7)m,(44.1±3.5)%比(40.7±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复发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而且能够减少疾病的复发,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杰球 何凯 +2 位作者 张坤强 陈庆生 廖荣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2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收治的48例骨转移性痛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唑来膦酸+放疗,26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22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结束时疼痛缓解...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收治的48例骨转移性痛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唑来膦酸+放疗,26例)和对照组(单纯放疗,22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程度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结束时疼痛缓解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疼痛缓解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较好。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疗效好,副作用轻微,临床应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性疼痛 唑来膦酸 放疗 疗效 副作用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玉钊 朱秀龙 何彪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3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均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均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中CRP和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辛伐他汀对血清CRP和IL-6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CRP和IL-6的减少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对患者血清中CRP和IL-6有显著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老年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0
12
作者 杨茵梅 廖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8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6例具有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风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6例具有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风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13例。对照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4.2%、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4.4%(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9%(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对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药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长、注射操作方便且安全性较高的优势亦显著提高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下载PDF
136例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江华 邓增潮 罗玉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155-156,共2页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注射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根据我院136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涉及药物、发生时间、主要症状、危害程度、损伤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注射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根据我院136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涉及药物、发生时间、主要症状、危害程度、损伤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136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涉及7个器官/系统,18种药物,重度6例(4.4%)。结论:应密切留意和监测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液 症状 监测
下载PDF
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茵梅 李坤浪 +1 位作者 钟伟章 李文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7期994-996,共3页
目的:了解高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5年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用药、给药途径、不良反... 目的:了解高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5年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用药、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临床表现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8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中,>5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为48.98%(48例),其次为≤12岁年龄段(29例,占29.59%);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数的占比最高,为68.37%(67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数的占比为62.24%(67例),高于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治愈75例,好转例18,有后遗症4例,死亡1例。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发生于静脉给药的特殊人群,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虽治愈率高,但仍存在因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而留下后遗症甚至死亡的情况。因此,临床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其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下载PDF
412例药源性心脏损害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怡 黄晓虹 +2 位作者 佃少娜 李泽华 梁增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药源性心脏损害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4~20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412例药物致心脏损害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2例药源性心脏损害中,循环系统药物占30.58%,抗微生物药占... 目的:探讨药源性心脏损害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4~2010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412例药物致心脏损害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2例药源性心脏损害中,循环系统药物占30.58%,抗微生物药占14.81%。药源性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严重会导致心肌梗死、心衰、心跳骤停等。结论:临床要加强对药源性心脏损害的监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害 药源性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洪 钟伟章 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6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0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0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91.20±9.52)、(116.24±9.52)mm Hg(1 mm Hg=0.133 k Pa)均低于对照组的(109.57±12.41)、(133.46±12.74)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EF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V、EF分别为(57.14±11.27)ml、(66.95±1.79)%,均高于对照组的(42.95±10.74)ml、(51.63±1.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改善心脏功能,效果较为显著,应予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冠心病 疗效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FT_3、FT_4、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雁 吴泳 +3 位作者 伍秀宇 陈钢涛 梁汉周 黄丹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期64-66,7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FT3、FT4、TSH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患者的血清FT3、FT4、TSH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FT3、TS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研究组的血清FT3水平呈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FT3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816,P〈0.05)。预后良好组的血清FT3、TSH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血清FT3、FT4、TSH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和近期预后的判断,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洪 李坤浪 赵丽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8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方法 10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 目的研究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方法 10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冠心病 疗效
下载PDF
58例注射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文胜 张胜才 +1 位作者 李林 李坤浪 《当代医学》 2013年第6期130-131,共2页
目的分析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并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 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药品不良反应35例,占总例数的60.34%,其次为中药... 目的分析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并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 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引起药品不良反应35例,占总例数的60.34%,其次为中药制剂15例,占总例数的25.86%;其他为8例,占总例数的13.80%。结论临床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运用计算机系统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为临床提供准确及合理用药的数据服务,有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何洪 何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7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COPD患者为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止咳、平喘、抗感染及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 目的观察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COPD患者为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止咳、平喘、抗感染及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8,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加重期 氨溴索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