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四肢关节创伤性骨髓水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1
作者 戴顺钦 何晓清 +3 位作者 谭文婵 梁汉欢 彭可雨 梁东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64-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四肢关节创伤性骨髓水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择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四肢关节创伤患者60例,均采用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以MRI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研究。分析... 目的:探究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四肢关节创伤性骨髓水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择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四肢关节创伤患者60例,均采用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以MRI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研究。分析阳性及阴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MRI与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在显示骨髓水肿区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关节创伤患者采用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技术诊断,与MRI图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当,且能够直观呈现骨髓水肿情况,清晰显示骨髓水肿区域,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髓水肿 双能CT利用虚拟去钙成像 MRI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冯解傻 陀子能 梁汉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48-950,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在入院后或抗炎治疗一段时间后行64层螺旋CT检查,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病变部位CT表现。结果 50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12例患者表现为结节或...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在入院后或抗炎治疗一段时间后行64层螺旋CT检查,密切观察所有患者病变部位CT表现。结果 50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12例患者表现为结节或肿块样改变,占24.0%;17例患者表现为肺亚段或肺小叶实变,占34.0%;13例患者表现为空洞,占26.0%;8例继发于肺内结核的曲霉球菌者表现为新月征空洞,占16.0%。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在CT影像表现为球形病灶有新月征、空气支气管征、晕征等,64层螺旋CT对本病具有很高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的胸部CT成像与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3
作者 冯解傻 罗爱华 +5 位作者 陀子能 何超 张洪 朱培贵 梁汉欢 彭可雨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0期1747-1748,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病理检查的差异,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共69例,根据手术病理分为孤立结节组(共25例)、多发结节组(共21例)和肺叶实变组(共23... 目的:比较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病理检查的差异,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细支气管肺泡癌青年患者共69例,根据手术病理分为孤立结节组(共25例)、多发结节组(共21例)和肺叶实变组(共23例),比较分析三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点与临床病理。结果:孤立结节组CT表现为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病理类型为非黏液型;多发结节组CT表现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病理类型为非黏液型或混合型;肺叶实变组CT表现为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枯树枝征等,病理类型为黏液型或混合型。结论:熟悉细支气管肺泡癌各型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病理分析
下载PDF
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
4
作者 邹亚毅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6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检查中,CT三期...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在胃原发性淋巴瘤的检查中,CT三期增强扫描可有特征性表现,如病变沿胃长轴生长、胃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黏膜线的连续性、病灶的强化方式等,可弥补CT平扫的不足。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可全面显示病变征象及范围,应用于胃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其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期增强扫描 胃原发性淋巴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海安 何晓清 +1 位作者 梁汉欢 张洪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3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检测。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和CT检测。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阳性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分型和腰椎间盘突出征象的检出情况。结果CT、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分别为90.00%、91.6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对脊髓变性、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而对钙化、积气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CT检查(均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椎间盘脱出、膨出、游离、结节、突出、神经根受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MRI与CT均有自身的诊断优势,但MRI整体诊断效果更好,在临床实践中需结合患者病情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徐陆飞 刘中棋 邹亚毅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A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结果经DSA诊断明确71例ACI患者中轻度狭窄15例,中度狭窄45例,重度狭窄8例,完全闭塞3例;经Kappa一致性度量,MSCTA诊断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为90.14%,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98,P=0.000)。结论MSCTA诊断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度较高,且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程度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MRI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诊断及价值分析
7
作者 彭金亮 彭可雨 +1 位作者 林晓春 梁汉欢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9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患有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选择当中,CT与MRI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让其入院后分别接受CT扫描与MRI扫描诊断,对两组... 目的探讨在患有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方式选择当中,CT与MRI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让其入院后分别接受CT扫描与MRI扫描诊断,对两组患者的具体检查情况、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MRI扫描检查的确诊情况多于CT检查,MRI确诊例数25例,CT确诊例数23例,但是两种检查方式的相关数据对比后无差异(P>0.05),在所有患者当中,21例患者治疗8~20 d后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接受CT检查显示病灶多为低密度病灶,MRI检查则出现高信号表现。结论对于患有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断,让其接受MRI的诊断效果要稍好于CT扫描诊断,可作为这类患者的首选诊断方式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MRI 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双源CT胸痛序列心胸血管一站式成像技术在急性胸痛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彭金亮 彭可雨 +1 位作者 林晓春 梁汉欢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8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胸痛序列心胸血管一站式成像技术在急性胸痛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接受胸部血管检查的患者88例,为其实施胸痛序列血管成像检查。根据心率确定全剂量曝光时间,心率≤75次/min的患者分为低... 目的探讨双源CT胸痛序列心胸血管一站式成像技术在急性胸痛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接受胸部血管检查的患者88例,为其实施胸痛序列血管成像检查。根据心率确定全剂量曝光时间,心率≤75次/min的患者分为低辐射剂量组(A组,n=20)与常规辐射剂量组(B组,n=22),心率>75次/min的患者分为低辐射剂量组(C组,n=23)与常规辐射剂量组(D组,n=23),比较各组图像质量评分与辐射有效剂量。结果4组的检查图像均满意,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剂量为(6.98±0.84)mSv,高于A组的(4.99±0.28)mSv(P<0.05);D组有效剂量为(4.80±0.80)mSv,高于C组的(2.37±0.34)mSv(P<0.05)。结论心率平稳的急性胸痛患者可应用低剂量胸痛序列诊断,从而为疾病治疗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胸痛序列 心胸血管一站式成像 急性胸痛征 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肠系膜血管评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陆飞 彭金亮 +1 位作者 刘中棋 李勇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0期2563-256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肠系膜血管评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40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肠系膜血管评估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40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CT检查方法,观察组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肠系膜血管评估检查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肠系膜血管评估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有助于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临床治疗效果,为手术操作提供指导,展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肠系膜血管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10
作者 杨冬松 杨远红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77-278,共2页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进行CT诊断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120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证实。结果采用轴位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处理方式将主动脉夹层的解剖面及其周边的组织关系清晰... 目的对主动脉夹层进行CT诊断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120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证实。结果采用轴位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处理方式将主动脉夹层的解剖面及其周边的组织关系清晰显示出来。最终对主动脉夹层的真假情况和其发生撕裂的内膜进行清晰显示。结论 CT诊断技术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且对患者手术后的身体康复非常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CT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直肠癌临床术前CT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刘海安 何晓清 +1 位作者 张洪 程建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2期16-17,共2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临床术前CT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采取CT检查,并且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比较CT诊断符合率。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 目的:分析直肠癌临床术前CT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采取CT检查,并且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比较CT诊断符合率。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CT诊断正确率分别达到了 T1~T2期93.33%、T3期92.16%、T4期92.86%,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CT扫描可以有效诊断出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术前分期 CT诊断
下载PDF
探究双源CT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勇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11期2088-2090,共3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双源CT检查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85例(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源CT检查,且以DSA作为"金标准"。按照合并2型糖...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双源CT检查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85例(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源CT检查,且以DSA作为"金标准"。按照合并2型糖尿病作为入组标准方式,合并2型糖尿病为B组(43例),未合并2型糖尿病为A组(42例)。就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予以观察,并统计相应数据,最终确定双源CT的诊断价值。结果:B组患者钙化斑块数量较低,软斑块、混合斑块数量较高,组间比较P<0.05。B组冠状动脉Ⅲ级狭窄程度患者数量高于A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冠状动脉Ⅰ级、Ⅱ级、Ⅳ级等狭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为"金标准",双源CT的灵敏度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而升高,狭窄程度为Ⅰ级时,灵敏度最低,为92.53%;狭窄程度为Ⅳ级时,灵敏度最高,为100.00%。由此可知,双源CT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高估现象。双源CT的特异度随着冠状动脉不同钙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但灵敏度和准确率并未下降,占据较高的水平。结论:在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方面,双源CT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并以此作为基础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临床诊断
下载PDF
BLADE和SSTSE T2WI在头部MR成像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汉欢 梁菊香 陈华栋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3期105-10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刀锋伪影校正(BLADE)T2WI及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T2WI)序列在1.5T磁共振成像的常规序列出现运动伪影受检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出现了运动伪影的受检者,进行BLADET2WI和SSTSET2WI扫描,采用卡方检验及配对样本符号... 目的探讨刀锋伪影校正(BLADE)T2WI及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T2WI)序列在1.5T磁共振成像的常规序列出现运动伪影受检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出现了运动伪影的受检者,进行BLADET2WI和SSTSET2WI扫描,采用卡方检验及配对样本符号秩和检验评价两种序列减轻运动伪影的能力,同时对两种序列图像清晰度及对比度进行对比。采用配对样本符号秩和检验。结果使用BLADE T2W(IZ=-5.099,P<0.000)和SS-TSE T2W(IZ=-5.099,P<0.000)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均较常规序列减少,分别还有4/26例及3/26例存在轻度的运动伪影,两种序列减轻运动伪影能力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165,P=0.685)。但PROPELLERFSE T2WI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优于SS-FSET2W(IZ=-4.583,P<0.000)。结论PROPELLER和SS-TSE扫描技术均具有减轻呼吸运动伪影的能力,但PROPELLER T2WI对脑实质的显示更为理想,对不能配合的受检者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 SS—TSE T2WI MR成像
下载PDF
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和疲溃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林荣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60-161,共2页
目的:分析护士工作来源、疲溃感与组织承诺间的关系,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随机抽取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60%的护士有很大的压力,82%的护士疲溃感强,各方面原因是护士压力来源。结论:护士的压力不仅与... 目的:分析护士工作来源、疲溃感与组织承诺间的关系,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随机抽取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60%的护士有很大的压力,82%的护士疲溃感强,各方面原因是护士压力来源。结论:护士的压力不仅与工作有关,还与生活有关。ICU护士工作压力源、疲溃感与组织承诺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士 工作压力源 疲溃感 组织承诺
下载PDF
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5
作者 阮兵 梁汉欢 彭可雨 《现代医学》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疑诊为冠心病(CHD)患者分别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DSCTCA检查图像质量进行Frank评分,计算DSCTCA对不同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疑诊为冠心病(CHD)患者分别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DSCTCA检查图像质量进行Frank评分,计算DSCTCA对不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评价DSCTCA和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DSCTCA和CAG检查,CAG共采集可评价血管1 351段,DSCTCA均可评估。100例患者DSCTCA图像质量均可用于诊断,其中4分79例,3分17例,2分4例,1分0例;DSCTCA评价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5.9%、97.8%、90.6%、98.1%和96.3%,中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3.6%、99.8%、99.1%、98.5%和98.5%,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2.7%、100%、100%、99.2%和99.3%;DSCTCA与CAG评估冠状动脉一致性良好K=0.862(>0.75)。结论:西门子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可清晰描述冠状动脉系统的情况,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