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治疗绝经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8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孔凡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绝经妇女 综合治疗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四妙散加味 锻炼操
下载PDF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200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凡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817-81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推拿治疗 针刺配合 疗效满意 门诊患者 临床资料 人中穴
下载PDF
髌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比较
3
作者 孔凡盛 丁三明 《全科医生》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于1998年2月至2000年2月,采用单根钢丝环扎、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和双圈钢丝张力带三种方法治疗630例髌骨骨折。结果:双圈钢丝张力带固定疗效最好,其次为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为...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于1998年2月至2000年2月,采用单根钢丝环扎、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和双圈钢丝张力带三种方法治疗630例髌骨骨折。结果:双圈钢丝张力带固定疗效最好,其次为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为单根钢丝环扎。结论:双圈钢丝张力带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髌骨骨折,是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最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术式 比较
下载PDF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14例原因分析
4
作者 孔凡盛 《全科医生》 2001年第2期82-82,共1页
自1992-2000年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14例,分析其原因有内固定方法选择不当,钢板与螺钉或钻头与螺钉不配套,粉碎骨折块固定不可靠或有骨缺损未作植骨和未正确使用外固定,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手术失败
下载PDF
可调套式栓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甘文红 沈海琦 +2 位作者 蒋军 时梦栒 梁斌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8期588-591,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可调套式栓钉与普通拉力螺钉治疗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用成人胫骨标本8对,男性4对,女性4对;年龄53~69岁,平均年龄59.4岁。建立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模型并分为两组,每组均包含4具左侧胫骨... 目的比较新型可调套式栓钉与普通拉力螺钉治疗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用成人胫骨标本8对,男性4对,女性4对;年龄53~69岁,平均年龄59.4岁。建立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模型并分为两组,每组均包含4具左侧胫骨和4具右侧胫骨,两组模型骨密度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实验组n=8)应用新型可调套式栓钉进行固定,B组(对照组n=8)使用普通拉力螺钉固定。利用力学测定仪器先以0.05 cm/s的速度对每组标本施加垂直压力至400N,测量各标本的塑性沉降距离,在400N的压力下以5Hz的频率对标本做重复压力测试,每具标本循环1 000次,测量循环结束后的沉降距离记录(即动态抗压能力)。最后对标本持续加压直至标本损毁,测量其极限抗压值。结果两组模型在400N压力下的塑性沉降平均值和末次循环后的沉降距离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结果优于B组(P〈0.001)。两组模型的极限抗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可调套式栓钉是一种治疗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更为有效的新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压和骨折稳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钉 胫骨平台 生物力学 骨密度 沉降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甘文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治疗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及可吸收缝线治疗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30例。结果:本组30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2个月,平均13.1个月,根据手外科分会肘关节功能评定... 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治疗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及可吸收缝线治疗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30例。结果:本组30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2个月,平均13.1个月,根据手外科分会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总优良率93.3%。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成人肱骨内上髁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无需2次手术取出,在骨折端面产生自动加压作用,可吸收线张力带加强固定,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内上髁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可吸收螺钉
下载PDF
双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7
作者 李国兰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16期140-140,共1页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是由一薄层骨皮质包绕丰富的松质骨组成的不规则长方形结构。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是足纵弓的后侧支撑点。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骨折,以青壮年伤者居多,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多由高处坠落足跟着地,... 跟骨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是由一薄层骨皮质包绕丰富的松质骨组成的不规则长方形结构。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是足纵弓的后侧支撑点。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骨折,以青壮年伤者居多,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多由高处坠落足跟着地,足常不能平衡着地,导致不同部位的骨折,为跟骨骨折的常见原因。双脚同时出现跟骨骨折相对临床经验少,医护难度也较大,若围手术期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患者痛苦,留下后遗症。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针对35例双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