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石贤菊
石梦楠
丁举乐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38例)和B组(60例)。A组...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38例)和B组(60例)。A组使用紫杉醇及顺铂联合治疗,B组使用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B组完全缓解率、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A组(χ^(2)=4.540,P=0.033;χ^(2)=8.425,P=0.004;χ^(2)=4.952,P=0.026)。A组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5.0个月,B组分别为8.0、11.5个月。截至随访终点,B组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高于A组(P=0.008、0.017)。A组、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A组:t=0.332,P=0.741;t=0.141,P=0.888;t=0.557,P=0.579;B组:t=4.307,P<0.001;t=9.751,P<0.001;t=3.983,P<0.001);治疗后,B组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A组(t=2.642,P=0.010;t=7.855,P<0.001;t=2.949,P=0.004)。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晚期食管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强
阳覃竹
+4 位作者
牟艳红
黄双燕
刘丽丽
刘晓东
骆晓青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120例盆腔肿瘤患者,实施CBCT扫描,手动匹配获取的CT计划图像和CBCT图像,得出误差数据以判别摆位是否准确。结果盆腔肿瘤...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120例盆腔肿瘤患者,实施CBCT扫描,手动匹配获取的CT计划图像和CBCT图像,得出误差数据以判别摆位是否准确。结果盆腔肿瘤患者的头脚方向摆位误差较另两个方向大(P<0.05),最大的误差值高达12.6mm,其中>5mm的占据23.0%。在纠正后和治疗后的各方向摆位误差较首次摆位误差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计划靶区外放剂量值(MPTV)的推导公式进行计算,证明不低于90.0%的临床靶区达到了95.0%以上的处方剂量。在首次摆位匹配经纠正后,各方向的MPTV值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CBCT能够对盆腔肿瘤放疗摆位的误差施以实时监测,同时予以校正,使照射靶区能够外放到计划靶区上,大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准性,降低不可逆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率,有效控制和治愈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盆腔肿瘤
放射疗法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题名
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石贤菊
石梦楠
丁举乐
机构
南阳医学
高等
专科学校
第二
附属
医院内
五
科
南阳市第二人民
医院
超声
科
出处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38例)和B组(60例)。A组使用紫杉醇及顺铂联合治疗,B组使用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比较2组近、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B组完全缓解率、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A组(χ^(2)=4.540,P=0.033;χ^(2)=8.425,P=0.004;χ^(2)=4.952,P=0.026)。A组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5.0个月,B组分别为8.0、11.5个月。截至随访终点,B组患者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高于A组(P=0.008、0.017)。A组、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A组:t=0.332,P=0.741;t=0.141,P=0.888;t=0.557,P=0.579;B组:t=4.307,P<0.001;t=9.751,P<0.001;t=3.983,P<0.001);治疗后,B组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A组(t=2.642,P=0.010;t=7.855,P<0.001;t=2.949,P=0.004)。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晚期食管癌
Keywords
sindilizumab
oxaliplatin
capecitabine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强
阳覃竹
牟艳红
黄双燕
刘丽丽
刘晓东
骆晓青
机构
重庆三峡中心
医院
肿瘤分院放射治疗
科
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内五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2期226-22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120例盆腔肿瘤患者,实施CBCT扫描,手动匹配获取的CT计划图像和CBCT图像,得出误差数据以判别摆位是否准确。结果盆腔肿瘤患者的头脚方向摆位误差较另两个方向大(P<0.05),最大的误差值高达12.6mm,其中>5mm的占据23.0%。在纠正后和治疗后的各方向摆位误差较首次摆位误差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计划靶区外放剂量值(MPTV)的推导公式进行计算,证明不低于90.0%的临床靶区达到了95.0%以上的处方剂量。在首次摆位匹配经纠正后,各方向的MPTV值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CBCT能够对盆腔肿瘤放疗摆位的误差施以实时监测,同时予以校正,使照射靶区能够外放到计划靶区上,大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准性,降低不可逆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率,有效控制和治愈肿瘤。
关键词
锥形束CT
盆腔肿瘤
放射疗法
计算机辅助
Keywords
Cone beam CT
Pelvic tumor
Radiotherapy,computer-assisted
分类号
R739.9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石贤菊
石梦楠
丁举乐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锥形束CT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
刘强
阳覃竹
牟艳红
黄双燕
刘丽丽
刘晓东
骆晓青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