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件式造口袋在肿瘤患者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夏爱萍 朱凤林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研究一件式造口袋在肿瘤患者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各种恶性肿瘤需持续胸腹腔引流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6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引流管拔除后穿刺点渗液,试验组采用造口袋收集引流... 目的研究一件式造口袋在肿瘤患者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各种恶性肿瘤需持续胸腹腔引流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6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引流管拔除后穿刺点渗液,试验组采用造口袋收集引流管拔除后穿刺点渗液。比较两组伤口周围皮炎发生率、穿刺点愈合时间、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经济费用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伤口周围皮炎发生率、穿刺点愈合时间、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经济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件式造口袋应用于肿瘤患者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的护理,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袋 引流管 肿瘤患者 护理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高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夏爱萍 朱凤林 居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高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高龄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IVAP组38例和PICC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1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高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高龄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IVAP组38例和PICC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1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AP组置管后留置时间长于PICC组(P<0.05),IVAP组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PICC组(P<0.05)。结论:IVAP运用过程中与PICC相比,其留置时间长、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其维护间隔时间长、并发症少和感染率低,是高龄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中心静脉 肿瘤 高龄
下载PDF
异长春花碱联合丝裂霉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
作者 缪彦 张利华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5期335-336,共2页
目的 评价异长春花碱、丝裂霉素和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3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9例为初治 ,15例为术后复发 ,均为初次化疗 ,用MNP方案 (异长春花碱 2 5mg/m2 静推 ,第 1天 ,丝裂霉素 8mg/m2 静推 ,第 1天 ,顺铂... 目的 评价异长春花碱、丝裂霉素和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3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9例为初治 ,15例为术后复发 ,均为初次化疗 ,用MNP方案 (异长春花碱 2 5mg/m2 静推 ,第 1天 ,丝裂霉素 8mg/m2 静推 ,第 1天 ,顺铂 30mg/m2静滴第 1~ 3天 ,每 3~ 4周重复疗程 )。结果 CR 2例 (5 9% )、PR 16例 (47% )总有效率为 5 2 9% ,中位生存期为 9 5月 ,1年生存率为 38 2 % ,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 ,无毒性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MNP方案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的方案 ,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异长春花碱 丝裂霉素 顺铂 治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冯鑫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对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25... 目的探讨对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一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25)采用多西他赛单药化疗,研究组(n=25)则采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并对比两组Ⅲ~IV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肿瘤客观缓解率为44.00%,高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Ⅲ~IV级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神经毒性、胃肠道症状、关节肌肉痛、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0.00%、20.00%、24.00%、32.00%、20.00%、12.00%、8.00%,与对照组24.00%、16.00%、20.00%、36.00%、28.00%、16.00%、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0.000、0.117、0.089、0.439、0.000、0.000,P>0.05)。结论对一线化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铜死亡相关基因的分子分型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预后特征
5
作者 胡滨滨 王梦梦 夏祥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4年第2期233-239,共7页
目的探讨铜死亡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临床影响。方法检索TCGA数据库中ccRCC患者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通过Limma软件包分析10种铜死亡分子的表达情况。采用Pheatmap和Corrplot软件包生成热... 目的探讨铜死亡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临床影响。方法检索TCGA数据库中ccRCC患者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通过Limma软件包分析10种铜死亡分子的表达情况。采用Pheatmap和Corrplot软件包生成热图和表达相关图。患者样本按照5∶5的比率随机分为测试组和训练组,采用Cox回归筛选预后分子,根据平均风险得分将ccRCC样本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然后进行进一步的一系列模型验证,以评估该特征的预后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与CDKN2A表达的关系。结果TCGA队列中共发现9个基因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有差异表达,随后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独立预后因子,通过构建预后模型进一步鉴定出4个风险基因,其中CDKN2A为唯一的高风险基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KN2A在ccRCC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组织浸润深度显著相关(均P<0.05)。该基因的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铜中毒的代谢机制一致。结论本研究的铜死亡相关风险评分模型被证明有助于预测ccRCC预后,可以扩大ccRCC的潜在治疗靶点范围,并可为揭示ccRCC中铜死亡的新机制提供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铜死亡 基因 CDKN2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