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中古佛教物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意义重估——以器物史、文学史为主所作的考察
1
作者
纪志昌
《佛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31,共21页
本文乃欲针对晚近学界于中国中古佛教“物质文化”研究的两大面向──“器物史”与“文学史”,尝试就其中各项议题之分布与趋势,作一综述,并提出对相关研究之意义重估。由于历来中国之佛教研究几多着重于经典教理或义学实践之“无限心...
本文乃欲针对晚近学界于中国中古佛教“物质文化”研究的两大面向──“器物史”与“文学史”,尝试就其中各项议题之分布与趋势,作一综述,并提出对相关研究之意义重估。由于历来中国之佛教研究几多着重于经典教理或义学实践之“无限心”理路,对“物学”层面多所偏忽,唯正如东方文化所强调之“物我合一”,作为此一理路的回向,其实由“物化”亦可证“我”。“物性”既为身、心主体的延伸,也交涉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共性,是以物质文明亦即精神文明的展现,由此以回视“心”的问题,即可融生活实感于解悟。加以中国之中古时期,随着佛教影响力的广布,“物”的交流,更有着文化交涉上的意义。关于“物质文化”研究之“器物史”与“文学史”两大取径,前者是“历史中的物”(人类学、历史学),后者则是“文本中的物”(文学),二种视野虽各有偏重,但亦相互支持。透过这两大研究取径的大致勾勒,对于中古士、僧生活与其主体实践,甚至迈向存有论向度“物学”之探掘,皆可发挥一定的理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佛教
物质文化
物论
身体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教經典之養生趨尚——從老莊到後世道教之核心訴求
2
作者
楊濟襄
《诸子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養生'是道教功法裏的重要課題,本文追溯後世道教養生術與先秦道家思想之關聯,以術證道、道術相合,具體引據《老》《莊》原典文獻,論證後世道教在'養生'課題上之主張,其源頭實歸本於先秦道家。
关键词
道家
道教
養生
道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修《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笔法通解
3
作者
钟志伟
《斯文》
2017年第2期35-52,共18页
欧阳修一生辟佛,却曾为浮屠作书序文:《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分别作于庆历元年(1041)、二年(1042),皆以石延年为伴说,笔法不仅看似雷同,亦非书序套格,却能各辟蹊径,传颂文家。本文拟以文章学为视角,较析二文异同,揭笔法之变...
欧阳修一生辟佛,却曾为浮屠作书序文:《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分别作于庆历元年(1041)、二年(1042),皆以石延年为伴说,笔法不仅看似雷同,亦非书序套格,却能各辟蹊径,传颂文家。本文拟以文章学为视角,较析二文异同,揭笔法之变化奥妙。首先审其命意,皆以奇为骨,将曼卿、惟俨、秘演同作奇男子描写,两序俱以曼卿为引,作宾主篇法,通情合理,又能自占儒者地步,辟一序浮屠法门。字句修辞亦呼应命意,营构奇气,不类桑门。同中殊异处在章法布局,序惟俨从性情耿介中见奇崛,采用两两对立为结构;序秘演则叙其盛,观其衰,故以时间为纬,顿折有法,悲凉感慨。值得注意的是二文构思高妙,皆达到'形式'与'内容'相互呼应之艺术效果。最后,评议两释集序之古文评选现象,确立其笔法特色及作品定位。总此可见,两释集序笔法实是江河同归,隐然指向'士君子'之理想人格,体现宋代士大夫文化下之淑世情怀,亦见欧文书序奥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惟俨
秘演
石曼卿
宾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中古佛教物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意义重估——以器物史、文学史为主所作的考察
1
作者
纪志昌
机构
台湾
高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出处
《佛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31,共21页
文摘
本文乃欲针对晚近学界于中国中古佛教“物质文化”研究的两大面向──“器物史”与“文学史”,尝试就其中各项议题之分布与趋势,作一综述,并提出对相关研究之意义重估。由于历来中国之佛教研究几多着重于经典教理或义学实践之“无限心”理路,对“物学”层面多所偏忽,唯正如东方文化所强调之“物我合一”,作为此一理路的回向,其实由“物化”亦可证“我”。“物性”既为身、心主体的延伸,也交涉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共性,是以物质文明亦即精神文明的展现,由此以回视“心”的问题,即可融生活实感于解悟。加以中国之中古时期,随着佛教影响力的广布,“物”的交流,更有着文化交涉上的意义。关于“物质文化”研究之“器物史”与“文学史”两大取径,前者是“历史中的物”(人类学、历史学),后者则是“文本中的物”(文学),二种视野虽各有偏重,但亦相互支持。透过这两大研究取径的大致勾勒,对于中古士、僧生活与其主体实践,甚至迈向存有论向度“物学”之探掘,皆可发挥一定的理解作用。
关键词
中古佛教
物质文化
物论
身体观
分类号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教經典之養生趨尚——從老莊到後世道教之核心訴求
2
作者
楊濟襄
机构
高雄
中山
大學中國文學系
出处
《诸子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文摘
'養生'是道教功法裏的重要課題,本文追溯後世道教養生術與先秦道家思想之關聯,以術證道、道術相合,具體引據《老》《莊》原典文獻,論證後世道教在'養生'課題上之主張,其源頭實歸本於先秦道家。
关键词
道家
道教
養生
道術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笔法通解
3
作者
钟志伟
机构
高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出处
《斯文》
2017年第2期35-52,共18页
文摘
欧阳修一生辟佛,却曾为浮屠作书序文:《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分别作于庆历元年(1041)、二年(1042),皆以石延年为伴说,笔法不仅看似雷同,亦非书序套格,却能各辟蹊径,传颂文家。本文拟以文章学为视角,较析二文异同,揭笔法之变化奥妙。首先审其命意,皆以奇为骨,将曼卿、惟俨、秘演同作奇男子描写,两序俱以曼卿为引,作宾主篇法,通情合理,又能自占儒者地步,辟一序浮屠法门。字句修辞亦呼应命意,营构奇气,不类桑门。同中殊异处在章法布局,序惟俨从性情耿介中见奇崛,采用两两对立为结构;序秘演则叙其盛,观其衰,故以时间为纬,顿折有法,悲凉感慨。值得注意的是二文构思高妙,皆达到'形式'与'内容'相互呼应之艺术效果。最后,评议两释集序之古文评选现象,确立其笔法特色及作品定位。总此可见,两释集序笔法实是江河同归,隐然指向'士君子'之理想人格,体现宋代士大夫文化下之淑世情怀,亦见欧文书序奥窍。
关键词
欧阳修
惟俨
秘演
石曼卿
宾主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中古佛教物质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意义重估——以器物史、文学史为主所作的考察
纪志昌
《佛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道教經典之養生趨尚——從老莊到後世道教之核心訴求
楊濟襄
《诸子学刊》
CSSCI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欧阳修《释惟俨文集序》《释秘演诗集序》笔法通解
钟志伟
《斯文》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