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掌骨折内外固定器之刚度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伯禧 林高田 +3 位作者 林森源 张维军 洪绍鸿 江宏达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面留2mm间隙及(3)45°斜切来模拟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及螺旋型骨折。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别做张力、扭力及弯曲负荷测试。实验资料经统计之变异数分析(ANOVA)及成对资料分析(Tukeypairwisecomparison),发现在不同的骨折断面中,张力刚度均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侧弯刚度以置放在背面的微型接骨板最好。在稳定和不稳定骨折时,扭力刚度以Aesculap的微型外固定器最好(P<0.01),但在45°斜切断面时,扭力刚度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在稳定性骨折时,微型接骨板(背面或侧面)与微型外固定器的前弯刚度较好,但没有明显差异。在不稳定性骨折和45°斜切时,前弯刚度以侧面骨板和微型外固定器较好。除了扭力刚度以外,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和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无明显差异。而如预期的,交叉钢针的机械强度是最弱的(P<0.01)。本研究提供了不同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骨折 内外固定器 刚度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运动对骨骼-肌腱界面愈合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田英俊 张冠谅 +1 位作者 林森源 周有礼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2-188,共7页
利用纽西兰兔作体内实验,来分析手术后石膏固定,笼内活动,连续被动性活动三种不同的复健方法对肌腱-骨骼间界面愈合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术后第15天愈合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笼内活动组为0.875kg,石膏固定组为2.... 利用纽西兰兔作体内实验,来分析手术后石膏固定,笼内活动,连续被动性活动三种不同的复健方法对肌腱-骨骼间界面愈合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术后第15天愈合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笼内活动组为0.875kg,石膏固定组为2.014kg,是笼内活动组的231.52%,而连续被动性活动组为2.638kg,是笼内活动组的261.35%。石膏固定组虽有很高的张力,但关节内粘连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被动性活动 肌腱 界面愈合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脊椎破裂骨折之生物力学实验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有礼 李宗修 +1 位作者 罗世忠 周伯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胸腰椎的破裂骨折是一种党见的脊椎伤害,由于神经管常受到破裂骨块的压迫,常造成神经症状。牵引的力量加上后弯的矫正是目前被公认为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破裂骨折的重要原则。牵引的力量无论是在手术中应用内固定器或是在手术前应用... 胸腰椎的破裂骨折是一种党见的脊椎伤害,由于神经管常受到破裂骨块的压迫,常造成神经症状。牵引的力量加上后弯的矫正是目前被公认为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破裂骨折的重要原则。牵引的力量无论是在手术中应用内固定器或是在手术前应用脊椎牵引器就是希望藉着骨折复位进一步达到减压的可能性。过去的实验研究报告大多针对较少节数的腰椎施以轴向负载的生物刀学分析。很少实验对整条脊椎施以轴向负载并加以作生物刀学的量化分析。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在以INSTRON材料试验机及脊椎牵引器探讨整条羊脊椎在外力牵引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如应变分布、椎间盘变形量以及破坏负载。并试行制造破裂骨折以便进一步观察脊椎在牵引下的生物刀学特性实验结果我们由整条羊脊椎的应变分布图得知,在胸腰椎接合之区域有较大的应变值表示该区域局部所承受的力量较大,胸椎区域之应变值次之。而下腰椎区域之应变值则较小椎间盘总变形量在10kg时平均值为286mm,在20kg时为5.09mm,在30kg时为645mm。且羊脊椎在拉刀破坏试验时,平均最大负载为91.40kg。而在脊椎牵引器实验所得之应变分布与材料试验机实验所得之分布情形相近,但数值有较小之现象。由结果我们得到在实验上脊柱承受牵引时,在胸腰椎接合之区域会承受较大的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牵引器 应变值 脊椎破裂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脚趾移植至拇指手术后步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浚哲 周有礼 +1 位作者 蔡佳伦 周伯禧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43-149,共7页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VICON动态分析系统对将脚趾移植至拇指的术后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供临床评估及治疗参考。实验对象为3例大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以及3例第二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实验方法是将VICON系统配合测力...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VICON动态分析系统对将脚趾移植至拇指的术后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供临床评估及治疗参考。实验对象为3例大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以及3例第二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实验方法是将VICON系统配合测力板及足底接触器,同步收集每位病人之数据,透过IBMPC的程式,计算出步态周期形态及地面反作用力参数,然后对这些数据加以研判及评估。实验结果发现:(1)在大脚趾转移病例,供趾脚之第一足跖骨着地期增加,垂直反力及内、外侧剪力减少。(2)在第二脚趾转移病例中,虽然供趾脚的跖趾着地期大于正常范围约30%,但是地面反应力与正常脚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 生物力学 脚趾 大拇指 断指再植
下载PDF
膝关节病变患者手术后步态研究
5
作者 周伯禧 吴浚哲 +1 位作者 周有礼 商华洲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动态分析系统对下肢关节病变的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其分析之结果供临床评估及治疗之参考。实验之对象为6例前十字韧带手术后的病人,以及4例曾做人工膝关节置换(Porus—CoatedKneeArthr...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动态分析系统对下肢关节病变的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其分析之结果供临床评估及治疗之参考。实验之对象为6例前十字韧带手术后的病人,以及4例曾做人工膝关节置换(Porus—CoatedKneeArthroplasty及TotalCondylarKneeArthroplasty)的病人。实验方法先将动态分析用的摄影机,配合测力板及足底接触器,同步收集每位病人所得之数据,透过IBMPC的程式,计算出膝关节角度参数、地面反作用力参数、压力中心分布情况等。然后,将这些数据加以研判及评估。实验结果发现:(1)经过前十字韧带手术后的病人,其膝关节在单脚站立初期时,不象正常人一样地产生双锁现象(DoubleLock),但随着步行数的增加或使用人工韧带时期的增长,其双锁现象会稍有改善。(2)接受前十字韧带重建、的病人与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病人之间,甚至同一病人的重建关节与正常关节之间,其动态分析结果连同地面反作用力并无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步态 十字韧带 膝关节 双锁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