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葶苈大枣泻肺汤相关评价
1
作者 马云 关永霞 +7 位作者 王艳 严琴琴 周冰 申凤霞 李倩 聂宗恒 范建伟 赵利枝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42-347,共6页
目的:建立葶苈大枣泻肺汤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6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14批葶苈大枣泻肺汤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同... 目的:建立葶苈大枣泻肺汤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6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14批葶苈大枣泻肺汤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同时测定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芦丁、异槲皮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异鼠李素6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葶苈大枣泻肺汤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7个共有峰,6个特征峰分别为5号峰(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18号峰(芦丁)、19号峰(异槲皮苷)、21号峰(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24号峰(槲皮素)和27号峰(异鼠李素)。对14批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含量测定,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芦丁、异槲皮苷、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异鼠李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11.33~118.71、9.16~9.36、16.51~17.26、12.23~12.62、3.10~3.36、3.51~3.62μg·mL-1,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葶苈大枣泻肺汤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葶苈大枣泻肺汤 物质基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优化及不同灭菌方法对其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孙艳 刘源慧 +6 位作者 郭田甜 毕艳艳 金凤 沈庆国 张娜娜 高艳红 关永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8-423,共6页
目的 优化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并考察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桔梗总皂苷、桔梗皂苷D含量及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 目的 优化桔梗生药粉湿热灭菌工艺,并考察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桔梗总皂苷、桔梗皂苷D含量及灭菌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湿热灭菌工艺。评价不同灭菌方法对微生物限度、鉴别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影响。结果 最佳条件为灭菌时间35 min,灭菌温度103℃,干燥温度76℃,综合评分为95.14分。4种灭菌方法下微生物限度检查全部合格;灭菌后桔梗皂苷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依次为辐照灭菌>湿热灭菌>乙醇灭菌>干热灭菌;指纹图谱相似度依次为辐照灭菌>乙醇灭菌>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结论 该方法便于操作,重复性好,生产成本低,灭菌彻底,可为桔梗生药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生药粉 湿热灭菌工艺 响应面法 灭菌方法 质量
下载PDF
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提取物醇提水沉工艺
3
作者 毕艳艳 姜佳峰 +5 位作者 孙绍明 刘健 郭田甜 孙艳 张兰 郝大伟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59-64,共6页
目的优化银杏叶提取物的醇提水沉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醇苷转移率、萜类内酯转移率及干物质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法对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浓缩倍数、加水倍数、冷沉... 目的优化银杏叶提取物的醇提水沉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醇苷转移率、萜类内酯转移率及干物质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法对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浓缩倍数、加水倍数、冷沉时间进行考察。结果醇提水沉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1(V/m),提取时间1.0 h,提取次数3次,浓缩倍数3倍,加水倍数3倍,冷沉时间28.0 h。结论BBD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醇提水沉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醇提水沉工艺 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 总黄酮醇苷转移率 萜类内酯转移率 干物质得率
下载PDF
GC-MS/MS法测定阿加曲班中基因毒性杂质NDMA和NDEA
4
作者 季行行 刘芹 +3 位作者 邱荣英 李铁健 李观军 张贵民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 采用GC-MS/MS法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阿加曲班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N-亚硝基二乙胺(NDEA)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Agilent DB-WAX UI(30 m×0.25 mm×0.25 μm)气相色谱柱分离,离子源为电子轰击电离源(EI),在多反应离子监测(M... 目的 采用GC-MS/MS法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阿加曲班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N-亚硝基二乙胺(NDEA)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Agilent DB-WAX UI(30 m×0.25 mm×0.25 μm)气相色谱柱分离,离子源为电子轰击电离源(EI),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下检测,按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测定阿加曲班中两种杂质的含量。结果 NDMA和NDEA分别在19.20~128.00 ng·mL^(-1)和5.36~35.73 n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NDMA和NDEA的定量限分别为19.20 ng·mL^(-1)和5.36 ng·mL^(-1),检测限分别为6.40 ng·mL^(-1)和1.79 ng·mL^(-1)。NDMA和NDEA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0.2%、107.8%、107.2%(RSD为3.2%,n=3)和114.7%、107.3%、107.6%(RSD为5.6%,n=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有效测定阿加曲班中NDMA和NDE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GC-MS/MS法 N-亚硝基二甲胺 N-亚硝基二乙胺 多反应离子监测
下载PDF
小建中合剂活性炭除杂工艺优化及其制剂稳定性影响研究
5
作者 张微 刘震远 +6 位作者 杜昊忱 郭田甜 杨梅 王善栋 韩培 宋祥云 张贵民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提高小建中合剂制剂澄清度与稳定性,选用活性炭除杂工艺纯化小建中合剂,采用正交试验评价法,以活性炭的用量、煮炭时间、除炭时的药液温度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转移率、干物质转移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直观分析结合加速稳定性... 为提高小建中合剂制剂澄清度与稳定性,选用活性炭除杂工艺纯化小建中合剂,采用正交试验评价法,以活性炭的用量、煮炭时间、除炭时的药液温度为考察因素,以芍药苷转移率、干物质转移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直观分析结合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优选小建中合剂活性炭除杂工艺,并在该条件下生产3批小建中合剂制剂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小建中合剂制剂煮炭除杂最佳工艺参数为活性炭使用量0.4%、煮炭时间30 min及滤过时药液温度100℃,此工艺条件扩大生产的平均芍药苷转移率为75.24%、干物质转移率为89.08%。该试验所得最佳煮炭除杂工艺可保证小建中合剂澄清度及稳定性,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芍药苷及干物质,从而保证药品疗效的稳定均一,为小建中合剂煮炭除杂纯化工艺参数的明确及优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建中合剂 活性炭 高效液相色谱 芍药苷 干物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茵栀黄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申凤霞 范建伟 +3 位作者 李倩 马云 冯群 关永霞 《山东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23-33,共11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茵栀黄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对茵栀黄颗粒中4味药材进行活性成分筛选,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获取...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茵栀黄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对茵栀黄颗粒中4味药材进行活性成分筛选,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获取肝纤维化相关的靶点,构建维恩图;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3.9.0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网络图和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AutoDock Tools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参数筛选出茵栀黄颗粒中的43个活性成分,肝纤维化相关靶点111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条目346个,细胞组成条目32个,分子功能条目76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96条(P<0.05)信号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茵栀黄颗粒中β-谷甾醇、木犀草素、山柰酚等与6个核心靶蛋白STAT3、AKT1、IL-6、TNF、EGFR、SRC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研究结果揭示茵栀黄颗粒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参与多通路的调控,通过抗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等发挥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为进一步验证茵栀黄颗粒治疗肝纤维化的相关靶点及通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肝纤维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蜈蚣药材中5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云 马庆文 +4 位作者 范建伟 李倩 申凤霞 关永霞 张贵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
为建立蜈蚣药材中次黄嘌呤、黄嘌呤、硫酸-3-羟基喹啉、硫酸-3-羟基-4-甲氧基喹啉、3,8-二羟基喹啉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 为建立蜈蚣药材中次黄嘌呤、黄嘌呤、硫酸-3-羟基喹啉、硫酸-3-羟基-4-甲氧基喹啉、3,8-二羟基喹啉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以次黄嘌呤为内参物分别计算4个待测组分(黄嘌呤、硫酸-3-羟基喹啉、硫酸-3-羟基-4-甲氧基喹啉、3,8-二羟基喹啉)与次黄嘌呤的相对校正因子,并采用外标法和QAMS法同时测定14批蜈蚣药材中成分含量以验证QAMS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蜈蚣药材中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适用性良好,以次黄嘌呤为内参物,计算得黄嘌呤、硫酸-3-羟基喹啉、硫酸-3-羟基-4-甲氧基喹啉、3,8-二羟基喹啉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67、9.01、5.03、0.76,相对保留值分别为1.22、2.65、3.04、3.52;外标法和QAMS法测得14批蜈蚣药材中5种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以次黄嘌呤为内参物建立了蜈蚣药材5种成分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法,可用于蜈蚣药材的定量分析与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蜈蚣药材 成分含量
下载PDF
荆防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曹玲 李因坤 +2 位作者 崔琳琳 高艳红 姜佳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875-880,共6页
目的优化荆防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比较胶体磨法、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包合物制备工艺,确定包合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 目的优化荆防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比较胶体磨法、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包合物制备工艺,确定包合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6~1∶10)、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2~1∶4)以及研磨包合时间(15~25分钟)对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包合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经对比,胶体磨法得到的包合物挥发油包合率(80.37%)和包合物得率(86.55%)均高于饱和水溶液法(75.19%、79.49%)和超声法(68.38%、72.05%),故选择胶体磨法制备荆防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β-环糊精为1∶8,β-环糊精∶水为1∶3,研磨包合时间为21分钟,3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挥发油包合率平均为85.98%,包合物得率平均为92.51%。结论优选的荆防颗粒挥发油包合工艺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均较高,包合工艺科学、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颗粒 挥发油 Β-环糊精 Box-Behnken响应面法 胶体磨法 饱和水溶液法 超声法 包合工艺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全蝎药粉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云 韩振明 +3 位作者 张微 马健 关永霞 张贵民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全蝎药粉成分及卫生学指标的影响,为全蝎灭菌工艺提升提供依据。方法使用4、6、8、10 kGy^(60)Co-γ射线对全蝎药粉进行辐照灭菌,对灭菌前后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黄曲霉毒素、...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全蝎药粉成分及卫生学指标的影响,为全蝎灭菌工艺提升提供依据。方法使用4、6、8、10 kGy^(60)Co-γ射线对全蝎药粉进行辐照灭菌,对灭菌前后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黄曲霉毒素、酸溶性浸出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药典要求检查项进行测定,以及对微生物含量等卫生学指标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灭菌的全蝎药粉进行HPLC成分含量分析。结果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前后全蝎药粉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黄曲霉毒素、酸溶性浸出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无明显差异;全蝎药粉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前后,各试验组之间卫生学指标差异极显著,4 kGy及以上的^(60)Co-γ射线动态辐照可对微生物进行有效杀灭,6 kGy及以上的剂量灭菌效果好;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灭菌前后5种核苷类成分及17种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灭菌前后质量稳定。结论^(60)Co-γ射线辐照可有效杀灭全蝎药粉中微生物,6~10 kGy的剂量效果最佳,辐照灭菌前后药粉药典检查项无明显差异,辐照后的药粉品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辐照灭菌 全蝎 品质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连翘挥发油的胶体磨包合工艺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娜娜 孙艳 +5 位作者 庄华青 王竣楠 郇旭升 张丽 庄建林 关永霞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43-46,67,共5页
目的:优化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方法:以连翘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胶体磨研磨法对连翘挥发油的包合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以挥发油(mL)与... 目的:优化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方法:以连翘挥发油的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及综合评分为指标比较饱和水溶液法、超声法、胶体磨研磨法对连翘挥发油的包合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以挥发油(mL)与β-环糊精(g)的投料比、β-环糊精(g)与水的投料比和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确定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胶体磨研磨法的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及综合评分均高于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最佳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为1∶10,β-环糊精与水的投料比为1∶6,研磨时间为20 min。3次试验结果显示,包合率平均值为89.52%,包含物得率平均值为93.98%,综合得分为90.41%,RSD为1.21%。结论:优选的连翘挥发油胶体磨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包合效果好,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挥发油 胶体磨包合 Box-Behnken响应面法 Β-环糊精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肝颗粒治疗慢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凤霞 王璟璐 +4 位作者 马云 聂宗恒 李倩 范建伟 关永霞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24-28,32,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肝颗粒治疗慢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清肝颗粒的中的化学成分以及靶点,利用OB、DL筛选候选活性化合物成分,然后通过CTD数据库、TTD数据库筛选出慢性肝炎相关的靶点;通过D...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肝颗粒治疗慢性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清肝颗粒的中的化学成分以及靶点,利用OB、DL筛选候选活性化合物成分,然后通过CTD数据库、TTD数据库筛选出慢性肝炎相关的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运用Cytoscape3.6.1构建化合物-靶点、靶点-通路网络图;慢性肝炎通路整合与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检索得到清肝颗粒的化合物成分487个、靶点466个;筛选得到候选活性成分101个、慢性肝炎相关靶点115个,GO富集分析得到GOCC、GOMF、GOBP条目(p≤0.05)分别46、49、207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相关的通路23条,涉及钙信号通路、非酒精性脂肪肝、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构建“慢性肝炎通路”,揭示了清肝颗粒在通路水平上协同发挥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潜在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PTGS2、PPARG和NOS2均有较好的结合。结论:该研究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发现清肝颗粒治疗慢性肝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从抗炎、修复损伤的肝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个方面协同发挥治疗作用。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其他中成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颗粒 慢性肝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柴银颗粒中挥发油提取工艺
12
作者 黄孟秋 邱荣英 +2 位作者 李因坤 李倩 杜昊忱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4期63-66,共4页
目的优选柴银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柴银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1.0 h,加1... 目的优选柴银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柴银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1.0 h,加10倍量水,提取4.0 h。在此工艺条件下,0.4倍处方量柴银颗粒可提取挥发油(2.60±0.03)mL,RSD为1.17%(n=3),与预测值的均方误差为0.001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柴银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银颗粒 挥发油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工艺优选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刘震远 张微 +7 位作者 郭田甜 韩培 刘思延 王爽 吴天琦 王常棋 杜昊忱 关永霞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3期590-596,共7页
目的: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明确其成品稳定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将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转移率与澄清度值的总评归一(OD)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将经优化后... 目的: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明确其成品稳定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将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转移率与澄清度值的总评归一(OD)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将经优化后工艺条件生产的柴银口服液成品与原工艺成品进行加速与长期稳定性对比。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水量8.3倍、提取时间2.2 h、提取3次,此条件下OD值最高为0.702,此条件下生产的柴银口服液在稳定性考察中pH、澄清度、黄芩苷含量及微生物限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原工艺成品。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可靠、参数精确,能有效提升其价值、延长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银口服液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设计探索灵芝大枣固体饮料干法制粒工艺
14
作者 马云 申凤霞 +5 位作者 李倩 范建伟 赵利枝 严琴琴 周冰 唐云峰 《饮料工业》 2023年第5期17-23,共7页
目的:探索灵芝大枣固体饮料颗粒的组方配比与干法制粒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灵芝大枣固体饮料颗粒组方配比,测定颗粒得率、流动性、吸湿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确定最佳组方配比;采用单因素考察与Box-Behnken... 目的:探索灵芝大枣固体饮料颗粒的组方配比与干法制粒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灵芝大枣固体饮料颗粒组方配比,测定颗粒得率、流动性、吸湿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确定最佳组方配比;采用单因素考察与Box-Behnken设计探索不同制粒参数水平下灵芝大枣固体饮料颗粒得率,通过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灵芝大枣固体饮料颗粒最佳组方配比为:浸膏干粉100%、蔗糖50%、糊精25%、硬脂酸镁0.5%,最佳制粒工艺参数为:送料速度20r/min、滚轮压力50MPa、滚轮转速10r/min,工艺放大验证时,采用优选的组方配比及工艺参数制备的颗粒具有比较稳定的得率,且流动性、吸湿性、堆密度、溶化性及颗粒色泽味道考察均符合颗粒剂制剂通则要求。结论:正交试验优选的灵芝大枣固体饮料颗粒组方配比及BBD设计优选的工艺参数可以保证灵芝大枣固体饮料颗粒工艺稳定,物理特性符合要求,按此配比和工艺参数,可制备品质稳定的固体饮料,适用于工厂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大枣 固体饮料 干法制粒 工艺
下载PDF
癃闭欣通颗粒活血化瘀及抗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世福 董自波 +2 位作者 杨士友 陈菡 徐鹏夫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癃闭欣通颗粒的活血化瘀及对实验性前列腺炎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联合冰浴造成血瘀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学,消痔灵造成实验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其排尿量及对前列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癃闭欣通颗粒可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液... 目的:观察癃闭欣通颗粒的活血化瘀及对实验性前列腺炎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联合冰浴造成血瘀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学,消痔灵造成实验性前列腺炎模型观察其排尿量及对前列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癃闭欣通颗粒可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液黏稠度,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对因消痔灵所致实验性前列腺炎大鼠排尿量降低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对实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结论:癃闭欣通颗粒具有抗实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欣通颗粒 血液流变学 利尿 实验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癃闭欣通颗粒镇痛、抗炎及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世福 董自波 +2 位作者 杨士友 陈菡 徐鹏夫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癃闭欣通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热板致痛;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角叉菜胶致足肿胀;体内、外抑菌等试验方法。结果:癃闭欣通颗粒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 目的:观察癃闭欣通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热板致痛;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角叉菜胶致足肿胀;体内、外抑菌等试验方法。结果:癃闭欣通颗粒可明显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的足肿胀度,并可对抗大鼠因角叉菜胶所致足组织及血清中PGE2的含量的升高和对抗大鼠因角叉菜胶所致足组织中MDA含量的升高;同时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抑菌作用。结论:癃闭欣通颗粒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欣通颗粒 镇痛 抗炎 抗菌
下载PDF
川乌生物碱类成分致心脏毒性的网络分析与机制预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群 姚景春 +3 位作者 李欣 荆凡波 张娜 张贵民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川乌生物碱类成分心脏毒性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其安全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检索川乌中有毒生物碱类成分,利用SwissTarget数据库收集成分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利用比较毒物遗传学... 目的运用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川乌生物碱类成分心脏毒性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其安全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检索川乌中有毒生物碱类成分,利用SwissTarget数据库收集成分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利用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预测心脏毒性靶点,筛选重合靶点作为川乌潜在的心脏毒性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探索关键蛋白与川乌毒性候选成分的亲和力以及结合方式。结果从川乌中共筛选出26个有毒生物碱类成分,涉及33个心脏毒性靶点。基因本体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靶点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跨膜转运参与心脏血液供应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HRM2、MAPK14、AGTR2、PARP1等靶点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影响心脏的代谢、发育和形态,进而产生心脏毒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多数川乌毒性生物碱类成分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Pi-Pi键等形式与心脏毒性靶点有强烈的结合活性。结论通过川乌生物碱类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和通路产生心脏毒性的网络分析与机制预测,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川乌心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网络毒理学 分子对接 生物碱 乌头碱 心脏毒性 机制预测
下载PDF
小儿便通颗粒泻下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自波 黄世福 徐鹏夫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研究小儿便通颗粒的泻下通便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试验,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试验,小鼠胃排空肠推进模型及正常小鼠排便试验,自身粪便所致便秘模型,失水性便秘模型,对小儿便通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小儿便通颗... 目的研究小儿便通颗粒的泻下通便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试验,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试验,小鼠胃排空肠推进模型及正常小鼠排便试验,自身粪便所致便秘模型,失水性便秘模型,对小儿便通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小儿便通颗粒可以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蠕动;对抗小鼠因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状态;增加食物在胃中的排空作用和肠道中的推进率;缩短正常小鼠的排便时间,增加排便量和粒数,水分吸引减少;对因食自身粪便和失水造成的便秘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小儿便通颗粒具有一定的泻下通便作用,为该药治疗小儿便秘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便通颗粒 小肠推进 便秘
下载PDF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9
作者 林雪竹 李蔚群 +1 位作者 关永霞 张贵民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3期550-558,共9页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用药历史悠久,在我国南、北方及北温带其他地区均有分布。现代研究表明,葶苈子中含有强心苷类、硫苷类和异硫氰酸类...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用药历史悠久,在我国南、北方及北温带其他地区均有分布。现代研究表明,葶苈子中含有强心苷类、硫苷类和异硫氰酸类、黄酮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脂肪油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抗肿瘤、止咳、祛痰、平喘、利尿、改善急性肺损伤和代谢紊乱、雌激素样作用等药理活性。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对葶苈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葶苈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茵栀黄制剂处方渊源、剂型沿革与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范建伟 李蔚群 +2 位作者 李艳芳 卢召战 苏瑞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65-2368,共4页
茵栀黄制剂是由茵陈、栀子、金银花、黄芩4味中药提取物组成的现代复方中药制剂,包括注射、口服2大剂型,在治疗新生儿黄疸、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等肝胆类疾病疗效确切。本文针对茵栀黄制剂处方渊源、剂型沿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茵栀黄制剂是由茵陈、栀子、金银花、黄芩4味中药提取物组成的现代复方中药制剂,包括注射、口服2大剂型,在治疗新生儿黄疸、黄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等肝胆类疾病疗效确切。本文针对茵栀黄制剂处方渊源、剂型沿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制剂 处方渊源 剂型沿革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