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康媛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1期92-93,共2页
在临床治疗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较高,该病症在甲状腺疾病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但复发率较高[1],且滤泡上皮从弥漫性增生发展为局限性退行性变及局灶性增生风险较高,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存在癌变可能,主要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所致[2... 在临床治疗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较高,该病症在甲状腺疾病中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但复发率较高[1],且滤泡上皮从弥漫性增生发展为局限性退行性变及局灶性增生风险较高,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存在癌变可能,主要因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所致[2]。医学研究表明,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发生甲状腺癌变的概率在17%左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细胞过度增生 退行性变 病情发展过程 弥漫性增生 诊断效能 甲状腺疾病 癌变可能
下载PDF
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东瑾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工作中,应用CT和X线平片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沿用回顾性方式进行本研究,择取我院限定时段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内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后根据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其中3...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工作中,应用CT和X线平片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沿用回顾性方式进行本研究,择取我院限定时段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内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后根据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其中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CT诊断,剩余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X线平片诊断。结果:(1)对照组患者检查耗时显示为(18.33±2.12)min,该指标数据与观察组进行比较,后者检查耗时明显(P<0.05)。(2)与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相比,观察组患者误诊率(3.33%)较低,且诊断准确性(96.66%)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X线平片诊断方式相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工作中应用CT诊断效果更为显著,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诊断 X线平片 诊断准确性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郭红娟 孙耀辉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计算CT在PTC诊断中的准确性、特... 目的研究和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计算CT在PTC诊断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观察和记录PTC的CT图特征、发病位置。结果在CT检测中,1例PTC被误诊为甲状腺囊肿,1例甲状腺腺瘤被误诊为PTC,准确性为97.14%、特异性为83.33%、敏感性为98.44%、阳性预测值为98.44%、阴性预测值为83.33%。64例PTC的CT图特征显示为:90.63%形态不规则、92.19%病灶无明显边界、9.38%囊变、70.31%结节单发、84.38%平扫咬饼征、92.19%强化程度低于周围健康组织、89.06%增强后病灶强化范围缩小、40.63%无钙化、25.00%微钙化、26.56%粗钙化、7.81%混合钙化。PTC发病位置包括左叶、右叶、峡部,可一处发病,也可多处同时发病,无特异性。结论CT在PTC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甲状腺乳头状癌 诊断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联合超声内镜应用于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价值
4
作者 王魏 刘利鹏 石福海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声内镜(EUS)应用于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70例行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予以多模态MRI、EUS和二者联合检查,对比3种检查方式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声内镜(EUS)应用于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70例行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予以多模态MRI、EUS和二者联合检查,对比3种检查方式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根据金标准显示,70例食管癌患者病理学分期:T1期8例、T2期14例、T3期40例、T4期8例;EUS检查诊断T1期6例、T2期12例、T3期27例、T4期5例,结果准确率71%(50/70),与病理一致性(kappa值=0.56,P<0.001);多模式MRI检查诊断T1期6例、T2期12例、T3期33例、T4期7例,结果准确率83%(58/70),与病理一致性(kappa值=0.73,P<0.001);多模式MRI检查联合EUS诊断T1期8例、T2期13例、T3期33例、T4期8例,结果准确率89%(62/70),与病理一致性(kappa值=0.82,P<0.001);多模态MRI联合EUS检查一致性高于多模态MRI检查与EUS检查,多模态MRI检查高于EUS检查(P<0.001)。结论多模式MRI检查联合EUS检查可显著提高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食管肿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联合双源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准确率研究
5
作者 郭红娟 孙耀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双源CT(DS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抽取鹤壁市人民医院近3年收治的60例ASO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均给予CDU检查和DSCT检查。结果CDU检查联合DSCT检...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双源CT(DS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抽取鹤壁市人民医院近3年收治的60例ASO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均给予CDU检查和DSCT检查。结果CDU检查联合DSCT检查的灵敏性98.58%、特异性98.69%及诊断准确率98.63%均高于单一CDU检查(88.15%、89.54%、88.74%)和单一DSCT检查(90.05%、91.50%、90.66%)(P<0.05)。结论CDU检查联合DSCT检查可提高ASO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超声检查 双源CT检查 准确率
下载PDF
CT联合MRI诊断中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云 周鹏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CT联合MRI诊断中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隐匿性脑血管畸形中青年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行CT及MRI检查,并给予基础治疗。以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MRI、CT与MRI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 目的研究CT联合MRI诊断中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隐匿性脑血管畸形中青年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先后行CT及MRI检查,并给予基础治疗。以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MRI、CT与MRI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CT与MRI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MRI单一诊断(96.20%比60.76%、81.01%;94.68%比64.89%、80.85%,均P<0.001),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CT、MRI单一诊断(18.75%比70.45%、55.56%,P=0.002);三者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6.67%比86.67%比80.00%;97.44%比96.00%比95.52%,P>0.05)。CT、MRI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CT联合MRI诊断中青年隐匿性脑血管畸形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从而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中青年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检查与X线胸片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3
7
作者 康媛媛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57-35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检查与X线胸片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某院收治的中央型肺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与X线胸片检查,病理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对各疾病类型检出符合率。结果:CT...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检查与X线胸片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某院收治的中央型肺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与X线胸片检查,病理检查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对各疾病类型检出符合率。结果:CT检查检出率高于X线胸片检查(P<0.05);CT检查对各疾病类型检出符合率高于X线胸片检查(P<0.05)。结论: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检查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CT检查 X线胸片 应用 对比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武永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7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疾病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影像学成像特点,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103例确诊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检查,然后对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多方位重组(...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疾病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影像学成像特点,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103例确诊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检查,然后对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多方位重组(MPR)技术、容积再现(VR)技术处理,观察血管病变以后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03例患者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者26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者63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者14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迅速地,大面积地显示SMA的形态,并能准确观察血管内部病变情况,从而辨别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肠系膜血管成像 肠系膜上动脉疾病
下载PDF
CT和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检出情况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武永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15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65例,入院后均接受CT和MRI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65例...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65例,入院后均接受CT和MRI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65例患者MRI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3.9%(61/65),高于CT检查的53.9%(3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RI检查对于位于丘脑、基底核、胼胝体、皮质下脑白质、脑干及小脑部位的病灶检出例数均高于CT检查,且病灶检出例数也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检查均可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但MRI检查对此类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其检查结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检出率 病灶检出量 MRI CT
下载PDF
CT与腹部X线平片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武永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4期64-64,76,共2页
目的探讨在肠梗阻诊断中应用腹部X线平片和CT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并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其... 目的探讨在肠梗阻诊断中应用腹部X线平片和CT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腹部X线平片和CT检查,并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其对梗阻情况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扫描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T对于肠梗阻的梗阻原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疑似患者,可先行X线平片检查,若无法确诊则再行CT扫描进一步明确病情,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腹部X线平片 CT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脓肿合并肾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云 周鹏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约50%肾脓肿的感染蔓延至肾被膜并侵入肾周间隙,而形成肾周感染。临床主要依靠腹部超声和CT诊断,加上临床表现不特异,肾脓肿早期易误诊为肾癌或肾结核,贻误病情[1]。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疾病检查中使用较多,在腰腹部内脏... 约50%肾脓肿的感染蔓延至肾被膜并侵入肾周间隙,而形成肾周感染。临床主要依靠腹部超声和CT诊断,加上临床表现不特异,肾脓肿早期易误诊为肾癌或肾结核,贻误病情[1]。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在疾病检查中使用较多,在腰腹部内脏器官患者的检查中提高疾病确诊率和对疾病进行定性[2],本研究分析在本院诊治患者进行MSCT增强扫描检查的效果,探究其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脓肿 腹部超声 腰腹部 MSCT增强扫描 肾周间隙 肾周感染 疾病检查 肾癌
下载PDF
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图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永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4期2130-2131,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图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放射科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96例,按随机法分为3组(小剂量组、中计量组、大计量组),每组32例,对小剂量组、中计量组、大计量... 目的:观察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图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放射科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96例,按随机法分为3组(小剂量组、中计量组、大计量组),每组32例,对小剂量组、中计量组、大计量组均进行造影剂静脉团注,造影剂计量分别为40ml、45ml、50ml,观察比较3组患者主动脉弓、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基底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直窦、上腔静脉、颈内静脉强化程度。结果:各组患者造影图像均清晰,均不存在辨别问题。在主动脉弓、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上腔静脉强化程度比较上,小计量组小于中、大计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直窦、颈内静脉强化程度比较上,小剂量组明显小于中、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中运用小剂量造影剂,即能得到清晰图像,对疾病诊断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注射方案 头颈部动脉CT 血管造影 图像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技术对脑静脉血栓显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永红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2期360-361,366,共3页
目的:探究脑血栓患者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诊断为脑静脉血管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WI组和MRV组,每组44例。SWI组给予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 目的:探究脑血栓患者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诊断为脑静脉血管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WI组和MRV组,每组44例。SWI组给予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MRV组给予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检测对脑静脉显像率结果。结果:对上矢状窦、双侧横窦及直窦检查发现SWI组和MRV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MRV组在对下矢状窦、双侧乙状窦检查中明显优于SWI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WI组和MRV组比较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双侧静脉成像的显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组对基底双侧静脉、丘脑双侧纹状体静脉、透明隔双侧静脉、枕内侧双侧静脉、脉络膜上双侧静脉优于MRV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技术对脑静脉血栓显像明显,临床医生可根据成像技术特点对疾病进行有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 MRV 脑静脉血栓 显像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胃癌周围侵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云 史峥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胃癌周围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经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以术后的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淋巴结、脂肪组织转移组动脉期、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均高于未转移组...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胃癌周围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经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以术后的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淋巴结、脂肪组织转移组动脉期、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胃癌周围侵犯有积极意义,能确定胃癌是否有周围侵犯情况,为临床手术及预后提供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胃癌 淋巴结 碘浓度
下载PDF
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应用于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5
作者 王魏 刘利鹏 石福海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病变的44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 目的探讨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病变的44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检查,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十二指肠肿瘤样病变)和恶性组(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病变),分别有28例、16例。记录2组的病理结果,分析对比2组的多模态MRI功能评分、多模态MRI形态评分。结果2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肿块形态、管壁柔软、黏膜、组织浸润、转移病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张水成像联合多模态MRI可根据肿块形态、管壁柔软度、黏膜情况等鉴别十二指肠原发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其中原发性肿瘤的ADC值较肿瘤样病变低,且TIC以Ⅲ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低张水成像 多模态MRI 肿瘤样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成像和磁共振软骨延迟增强成像评价再生软骨生物特性的价值
16
作者 王魏 刘利鹏 石福海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11期770-773,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成像(T_(2)mapping)和磁共振软骨延迟增强成像(dGEMRIC评价再生软骨生物特性的价值。方法将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21例腿部软骨缺损患者(28处软骨缺损)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基质... 目的分析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成像(T_(2)mapping)和磁共振软骨延迟增强成像(dGEMRIC评价再生软骨生物特性的价值。方法将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21例腿部软骨缺损患者(28处软骨缺损)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MACI)治疗,术后均给予磁共振T_(2)mapping和d GEMRIC检查。以机体邻近正常软骨作为对照区,观察再生软骨及其正常软骨纵向弛豫率差值(ΔR1)。结果对照组T_(2)值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区T_(2)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移植区T_(2)值均高于对照区(P<0.05),术后1年,两区域T_(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移植区T_(1)增强前、ΔR1值均高于对照区,T_(1)增强后值低于对照区(P<0.05),术后1年,移植区T_(1)增强前的值高于对照区(P<0.05),T_(1)增强后、ΔR1值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GEMRIC与T_(2)mapping对再生软骨生物特性的评价具有显著意义,能为临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软骨 骨再生
下载PDF
脑卒中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
17
作者 李大立 张晓毅 张晓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4期11-11,14,共2页
脑卒中和癫痫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疾病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本文简要探讨脑卒中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 癫痫 脑电图 皮质梗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
18
作者 郭红娟 孙耀辉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性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63例,均行RFA治疗,根据相关标准判定疗效(缓解、未缓解)。提取63例患者RFA术前CT检查图...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评估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性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63例,均行RFA治疗,根据相关标准判定疗效(缓解、未缓解)。提取63例患者RFA术前CT检查图像,挑选感兴趣区后再分割图像中病灶,获得纹理特征;按照7∶3比例分组,训练组44例(缓解31例,未缓解13例),验证组19例(缓解13例,未缓解6例)。使用套索方式予以降维,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采用晚期肝癌预测模型决策曲线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影像组学模型对RFA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训练组、验证组影像组学评分缓解者低于未缓解者,P<0.05。基于CT图像提取12个纹理特征,建立相应影像组学模型结果显示,训练组AUC为0.844,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0.62%、80.54%;验证组AUC为0.726,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2.58%、82.39%。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的决策曲线在0.17~0.75阈值内。结论晚期肝癌患者CT影像组学能有效预测RFA的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实现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术 CT影像组学 疗效评估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