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志军 《临床研究》 2016年第6期47-47,共1页
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二尖... 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二尖瓣早期血流频谱E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E/A、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舒张末期内径等超声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8.52±2.51)mm、收缩末期内径(53.26±5.26)mm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55.22±5.68)%及E/A值(0.89±0.2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心脏彩超主要特点表现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增加,E/A值下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衰竭 心脏彩超
下载PDF
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志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5期114-115,共2页
目的总结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 000例孕产妇,均采用超声进行产前扫描检查,并观察比较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胎儿心血管畸形的情况。结果经产前超声检查的1 000例孕产妇中,有40例... 目的总结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 000例孕产妇,均采用超声进行产前扫描检查,并观察比较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胎儿心血管畸形的情况。结果经产前超声检查的1 000例孕产妇中,有40例发现存在胎儿心血管畸形,36例在分娩后的超声检查或尸检后得到确诊,4例分娩后3个月接受复查,其中2例在胎儿出现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狭窄,2例顺利分娩后心脏动脉导管闭合。产前超声检查无异常的960例孕产妇之中,有1例在产后超声检查中确诊为心脏畸形。在超声诊断确诊的心血管畸形的孕产妇之中,存在既往妊娠史者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既往无妊娠史者,且年龄在35岁及以上者胎儿的心血管畸形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低于35岁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产前超声对胎儿的心血管畸形进行早期筛查,可采取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的缺陷率,有效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 胎儿心血管畸形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58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志军 《临床研究》 2016年第4期126-127,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产检中胎儿拟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5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扫描诊断,并与其它诊断手段进行对比,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胎... 目的:总结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产检中胎儿拟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5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扫描诊断,并与其它诊断手段进行对比,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检出情况。结果58例拟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确诊为主动脉狭窄2例、房间隔缺损3例、单心房2例、左心室发育不良3例、室间隔缺损18例、法洛四联症8例、三尖瓣畸形8例、心内膜垫缺损8例、三尖瓣闭锁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检出率100.00%明显高于其他诊断手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脏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诊断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长部位及血管内膜厚度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志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3期40-40,45,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生长部位及血管内膜厚度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患者斑块生长部位以及内中膜厚度(IMT)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血参数情...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生长部位及血管内膜厚度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患者斑块生长部位以及内中膜厚度(IMT)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血参数情况。结果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斑块位置和IMT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大(P<0.05或P<0.01),且双侧斑块组和IMT重度增厚在3.0 mm以上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出现变化程度更为显著。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受到斑块形成部位和IMT的影响,临床中重视彩超检测斑块和IMT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