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LH1和miR-148a表达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
1
作者 岑红兵 赵建红 +1 位作者 汪洪 倪慧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组织中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MLH1)蛋白和miR-148a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收集黄冈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sCRC组织标本90例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多重荧光PC...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sCRC)组织中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MLH1)蛋白和miR-148a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收集黄冈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sCRC组织标本90例及其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多重荧光PCR法检测组织DNA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hMLH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miR-148a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48a和hMLH1 mRNA靶向关系。结果90例sCRC组织中,检出MSI 29例(32.22%),hMLH1蛋白表达缺失24例(26.67%)。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8a mimics可抑制含有hMLH1 mRNA 3′UTR-WT序列的报告基因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而且hMLH1蛋白表达缺失组织中miR-148a相对表达量高于未缺失组织(P<0.05);此外MSI组织中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和miR-148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微卫星稳定性(MSS)组织。右半结肠和直肠部位、pN_(0/1)期、pM _(0)分期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和MSI比例高于左半结肠、pN_(2)期、pM_(0)期(P<0.05);另外肿瘤直径>5.0 cm、右半结肠和直肠、pT_( 3/4)期、pN_(2)期、pM_(1)分组织miR-148a相对表达量低于肿瘤直径≤5.0 cm、左半结肠、pT_(1/2)期、pN_(0/1)期、pM_(0)期组织(P<0.05)。结论约30%的sCRC患者存在hMLH1蛋白表达缺失和MSI状态;sCRC肿瘤组织miR-148a相对表达量降低,导致对hMLH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是影响sCRC肿瘤细胞MSI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肠癌 HMLH1蛋白 错配修复蛋白 miR-148a 微卫星不稳定性
下载PDF
Cyr61、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方亮 王昌权 +2 位作者 陈颖 吴继雄 曹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81-484,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4例作为结直肠癌组,结肠炎患者20例作为结肠炎组,手术切除的标本应用免... 目的探讨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4例作为结直肠癌组,结肠炎患者20例作为结肠炎组,手术切除的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yr61、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Cyr61、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随访患者存活率,并分析Cyr61、VEGF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组织中Cyr61和VEGF相对表达量与结肠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7、-3.154,P<0.01)。结直肠癌组中肿瘤中高分化程度患者Cyr61和VEGF高表达率与低分化程度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09、7.733,P<0.01);肿瘤浸润T3/T4患者Cyr61和VEGF高表达率与T1/T2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2、3.778,P<0.05);有淋巴转移患者Cyr61和VEGF高表达率与无淋巴转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5、7.050,P<0.01);Ⅲ+Ⅳ患者Cyr61和VEGF高表达率与Ⅰ+Ⅱ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535、57.343,P<0.01)。Cyr61高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Cyr61低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P<0.01);VEGF高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VEGF低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表达水平、Cyr61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结肠癌组织中,Cry61和VEGF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与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可通过检测Cry61和VEGF水平,对直结肠癌进行早期诊断、判断直结肠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原发性性腺外卵黄囊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曹钟 钟佳良 +2 位作者 朱贤海 杨志勇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1-995,999,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性腺外卵黄囊瘤(extragonadal yolk sac tumor,eYS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eYST的临床病理资料、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 目的探讨原发性性腺外卵黄囊瘤(extragonadal yolk sac tumor,eYST)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来源、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eYST的临床病理资料、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0例eYST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个月~42岁,平均12岁,≥12岁者17例,占42.5%。肿瘤分别位于纵隔16例(40.0%)、骶尾12例(30.0%)、腹膜后5例(12.5%)、松果体4例(10.0%)、阴道3例(7.5%)。40例患者中32例为纯YST(80.0%),8例(20.0%)含有1~2种其他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GCT)成分。结论原发性eYST少见,纵隔和骶尾是eYST最常见的解剖部位;发生在纵隔的肿瘤患者大部分限于成年男性,患者平均年龄明显大于骶尾、腹膜后、松果体和阴道肿瘤的患者(P〈0.05),发生在其他部位的eYST多限于青春期前的儿童;一些成人eYST的病例包含其他类型的GCT成分,儿童eYST总是为纯YST;eYST表现出多形性的组织学特征,结合免疫表型对明确诊断、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瘤 性腺外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胰腺实体-假乳头状肿瘤3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TFE3表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3 位作者 岑红兵 秦灵芝 廖伟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 TFE3)表达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胰腺SPN中TFE3、β-catenin、CD10、CK、vimentin、...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录因子E3(transcription factor E3, TFE3)表达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2例胰腺SPN中TFE3、β-catenin、CD10、CK、vimentin、Syn、CD56、AR、PR的表达,40例胰腺非SPN分别为17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15例导管腺癌(duct adenocarcinoma, DACC)、3例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 ACC)、3例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和2例胰母细胞瘤作为对照组,分析TFE3在SPN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β-catenin、CD10、CK、vimentin、Syn、CD56、AR、PR在胰腺SPN和非SPN中均呈不同程度表达。32例胰腺SPN中TFE3阳性位于肿瘤细胞核,其中28例呈弥漫强阳性,4例呈局部阳性,阳性率为100.0%(32/32);胰腺非SPN中有3例NET、1例NEC和1例ACC呈TFE3阳性,阳性率为12.5%(5/4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TFE3对胰腺SP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87.5%。TFE3、β-catenin和CD10三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8%和100.0%,优于TFE3和TFE3联合β-catenin或CD10检测。结论 TFE3在肿瘤细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模式是胰腺SPN独特的免疫表型特征;TFE3联合β-catenin、CD10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可以作为诊断胰腺SPN的重要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TFE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症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ACRBP表达与一线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赵建红 岑红兵 杨志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顶体素结合蛋白(ACRBP)表达与一线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从基因表达谱互动分析数据库中获得的数据分析卵巢癌(OC)中ACRBP mRNA的表达和预后作用。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顶体素结合蛋白(ACRBP)表达与一线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从基因表达谱互动分析数据库中获得的数据分析卵巢癌(OC)中ACRBP mRNA的表达和预后作用。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的95例EOC患者的组织标本和血清样本。另外,收集30例卵巢良性肿瘤物组织样本作为良性肿瘤对照组,收集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ACRBP表达。一线化疗完成后,使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估化疗效果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敏感组包括完全缓解(CR)者和部分缓解(PR)者,耐药组包括疾病稳定(SD)者和疾病进展(PD)者。结果公共数据库中,OC患者组织ACRBP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其高表达与总生存期(OS)较差有关。临床样本中,ACRBP主要在EOC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而在良性对照组卵巢组织中均未检测到ACRBP。一线化疗耐药组患者组织ACRBP表达显著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织ACRBP表达预测一线化疗耐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95%CI:0.743~0.916),此时的截断值为8.65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7.1%。ACRBP高表达是EOC患者OS和PF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组织ACRBP表达中位值,将EOC患者分为ACRBP低表达组(<8.27分)和高表达组(≥8.27分)。组织ACRBP高表达组患者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更短(P<0.05)。结论EOC患者组织ACRBP高表达与一线化疗耐药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ACRBP有希望成为一线化疗效果和预后预测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顶体素结合蛋白 一线化疗效果 预后
下载PDF
FEN1调节肝细胞癌发生和预后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赵建红 岑红兵 +1 位作者 杨志勇 陈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 分析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10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1例HCC患者的HCC组织(HCC组)和90例肝硬化患者的LC组织(LC组),采集所有患者术前血清样本。另纳入90例健康志愿者... 目的 分析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与肝细胞癌(HCC)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10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1例HCC患者的HCC组织(HCC组)和90例肝硬化患者的LC组织(LC组),采集所有患者术前血清样本。另纳入9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组织FEN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FEN1水平。记录HCC患者5年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LC组和HCC组患者血清FEN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FEN1蛋白表达H评分与血清FEN1水平呈正相关(r_(s)=0.726,P<0.001)。血清FEN1诊断HCC或者鉴别诊断HCC和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3和0.897。血清FEN1水平>244.74 pg/mL为HCC患者5年DFS率和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EN1在HCC组织和血清样本中过表达,并与HCC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可作为HCC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状核酸内切酶1 肝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腮腺原发性黑色素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吴晓峰 赵建红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3期773-777,共5页
腮腺原发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病例,目前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黄冈市中心医院近年收治的1例病例。患者49岁,右耳下无痛性包块1年余,近半年包块逐渐增大,现增大迅速,伴右侧口角歪斜,CT检查显示右腮腺区内3.7 cm×1.9 cm团片状软... 腮腺原发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病例,目前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黄冈市中心医院近年收治的1例病例。患者49岁,右耳下无痛性包块1年余,近半年包块逐渐增大,现增大迅速,伴右侧口角歪斜,CT检查显示右腮腺区内3.7 cm×1.9 cm团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大体检查见腮腺内2.5 cm质硬区,切面灰红色。HE镜下见肿瘤组织位于腮腺内,瘤细胞排列成片状、岛状、腺泡状,有大量较厚的纤维间隔,瘤细胞向腮腺内浸润性生长,部分瘤细胞围绕血管增生形成假菊形团样,可见明显片状出血坏死,形成小囊腔,有较多薄壁小血管,部分脉管内可见瘤栓形成,细胞较小,大小较一致,呈浆细胞样,瘤细胞内外可见少许粗大的黑色素颗粒。免疫标志HMB45,Melan-A,CD146,SOX10,S-100,vimentin均阳性表达,CK7,34ΒE12,P63,Calponin,CK,CEA均阴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约30%。腮腺原发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原发性黑色素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赵建红 岑红兵 +1 位作者 曹钟 倪慧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14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clear cell adenofibroma,CCA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例CCAF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标本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阅片。结果患者年龄偏大,扪及腹部包块,肉眼观一例包块结节样,有包膜,切开为多...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clear cell adenofibroma,CCA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例CCAF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标本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镜下阅片。结果患者年龄偏大,扪及腹部包块,肉眼观一例包块结节样,有包膜,切开为多囊性,局部实性,另一例切开呈明显的蜂窝样,切面灰白灰黄,镜下见肿瘤内满布大小不等的腺腔,腺腔间由致密的纤维间质连接,类似卵巢皮质,腺腔内部分区内衬覆1-3层鞋钉状细胞,或单层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鞋钉状细胞,核大,突入腔内,或纤维间质内见少量透明细胞。免疫组化PCK,CK7,NapsineA,PAX8,Calrectin均(+),ER,PR,D2-40均(-)。结论卵巢交界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为卵巢非常少见的上皮性肿瘤,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透明细胞 腺纤维瘤
下载PDF
102例脂肪肉瘤病理学特征及复发病例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袁晓露 刘原 +3 位作者 向婉柳 魏建国 曹钟 徐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8期1628-1633,共6页
目的:探讨脂肪肉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复发病例的特点。方法:搜集102例确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分析,疑难病例行FISH分子检测最终确诊,并对复发病例进行随访。结果:CDK4,MDM2主要在高分化、去分... 目的:探讨脂肪肉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复发病例的特点。方法:搜集102例确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分析,疑难病例行FISH分子检测最终确诊,并对复发病例进行随访。结果:CDK4,MDM2主要在高分化、去分化和非特指亚型脂肪肉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1%与85.7%),在黏液型和多形性亚型中表达极少;S-100在脂肪肉瘤中总体阳性率为52%,在黏液型和多形性亚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2.4%与44.4%。10例高分化脂肪肉瘤(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WDL)和2例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L)通过FISH检测到MDM2基因扩增,而8例黏液型脂肪肉瘤(myxoid liposarcoma,ML)通过FISH检测到DDIT3基因重排。肿瘤好发于腹腔、腹膜后及四肢等部位,该瘤容易复发,复发间隔时间为5~30个月,但较少出现转移,其中4例患者死亡。约32%(8例)的复发病例出现组织学转化现象,5例组织病理学恶性度较原发瘤提高。结论:CDK4,MDM2联合使用可以帮助确诊,S-100可以作为辅助参考。对于疑难病例,FISH分子检测可明确诊断,复发瘤的恶性程度与原发瘤相比并非全部提高,大部分高分化型增殖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病理学 复发
下载PDF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虹 岑红兵 徐久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6期2263-226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1年2月行胃癌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早期胃癌的6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发病率、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的好发...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1年2月行胃癌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早期胃癌的6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发病率、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的好发年龄为50~70岁,大部分有胃病史,多发生于胃窦部小弯侧,组织学分型主要为中分化腺癌。结论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应该结合临床症状、病史、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最终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临床症状 病理分析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中INSM1和SOX11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曹钟 岑红兵 +4 位作者 赵建红 梅俊 秦灵芝 廖伟 敖启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 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和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1(SRY-related high-mobility group box 11,SOX11)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 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和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1(SRY-related high-mobility group box 11,SOX11)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56例PNET、42例SPN、16例导管腺癌(ductal adenocarcinoma,DACC)和8例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ACC)中检测INSM1、SOX11、Syn、CgA、CD56、β-catenin和CD99,比较INSM1和SOX11的组合与传统标记物(Syn、CgA、CD56、β-catenin和CD99)在诊断和鉴别诊断PNET和SPN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6例PNET中,INSM1表达于肿瘤细胞及胰岛细胞核,其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07%(51/56);42例SPN、16例DACC和8例ACC均未见INSM1的阳性信号。INSM1在PNET中的阳性表达率与SPN、DACC和ACC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2例SPN中,SOX11的阳性信号位于肿瘤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为92.86%(39/42);56例PNET中,SOX11的阳性表达率为8.93%(5/56),其阳性信号位于3例G 1型和2例G 3型PNET;16例DACC、8例ACC及肿瘤旁的正常胰腺组织均未见SOX11阳性信号;SOX11在SPN中的阳性表达率与PNET、DACC和ACC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INSM1(+)/SOX11(-)免疫表型对PNET的敏感度为85.71%,与CD56(57.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Syn(80.36%)和CgA(7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度为100.00%,与Syn(42.86%)和CD56(47.6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CgA(92.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M1(-)/SOX11(+)免疫表型对SPN的敏感度为92.86%,与β-catenin(90.48%)和CD99(85.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度为96.43%,与CD99(48.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β-catenin(10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PNET和SPN中,INSM1和SOX1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分级及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在PNET和SPN中,INSM1和SOX11分别呈阳性的表达模式有助于区分两种肿瘤,两者组合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优于一些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记 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胰腺肿瘤 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 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11
下载PDF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3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4 位作者 岑红兵 袁晓露 周刚 赵建红 敖启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500,共6页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征、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为正确的诊断、避免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LC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特点并将LCA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的临床病理特征、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为正确的诊断、避免误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LC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特点并将LCA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将5例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正常脾窦岸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13例LCA患者包括7名男性和6名女性,年龄从39~70岁,平均54.2岁,中位年龄55岁,这些肿瘤患者中,6例伴有腹腔内恶性、良性肿瘤或者炎症,7例由体格检查被偶然发现。肿瘤标本大体观发现脾内含有直径为0.5~6.2 cm孤立性或者多发性灰白色结节。肿瘤组织学特征为由相互吻合的血管腔隙构成,血管腔隙内排列丰富的、从圆形到立方状窦岸细胞,并延伸到血管腔,通常可以看到在肿瘤的一些区域中,覆盖于乳头状结构中的窦岸细胞延伸到血管腔内,在血管腔中还可以辨认出另外一种组织细胞样细胞,大小比窦岸细胞大,两种细胞均未显示细胞学非典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所有病例中的窦岸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如CD21、CD31、CD68、多克隆FⅧRAg和ERG)呈阳性表达,而这些细胞对CD8、CD34和WT-1呈阴性表达,表明LCA中的窦岸细胞的免疫表型与对照组不同。结论:LCA是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在老年人,它的病因尚不清楚,然而,由于在一些病例中伴随的其他肿瘤或炎症,因此免疫失调可能和该肿瘤存在关联,LCA中的窦岸细胞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呈内皮细胞-组织细胞混合性表型,因此这些细胞可能具有介于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特征,强调组织学检查和免疫表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岸细胞血管瘤 免疫表型分型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中STAT6、PAX8和CD34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3 位作者 岑红兵 袁晓露 夏丹萍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STAT6、PAX8和CD34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HPC、22例神经鞘瘤、25例脑膜瘤以及10例肿瘤旁正常... 目的探讨STAT6、PAX8和CD34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HPC、22例神经鞘瘤、25例脑膜瘤以及10例肿瘤旁正常脑膜组织中STAT6(单/多克隆)、PAX8及CD34的表达。比较STAT6、PAX8和CD34在诊断M-HPC及其相似肿瘤中的价值。结果不论单/多克隆抗体,26例M-HPC中STAT6均呈弥漫核强阳性,阳性率为100%(26/26);57.7%(15/26)的SFT/脑膜HPC中PAX8呈核阳性;92.3%(24/26)的M-HPC中CD34呈膜阳性;而在其他类型肿瘤及脑膜组织中所有抗体均阴性。相比PAX8和CD34,STAT6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M-HPC是一种罕见的纤维母细胞软组织肿瘤。特别是不典型病例,其形态学谱容易与其他间充质肿瘤混淆。相比PAX8和CD34,STAT6单/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能够更好地阐明M-HPC的免疫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脑膜血管周细胞瘤 单克隆/多克隆抗体 STAT6 PAX8 CD34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钟 岑红兵 +3 位作者 郑昌旭 夏丹萍 万勇汉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199,共3页
近年来,随着对恶性肿瘤的深入研究,在人类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发现脂肪酸合成增加,而过去人们认为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正常的能量合成形式。该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使肿瘤细胞的内源性脂肪酸的生物... 近年来,随着对恶性肿瘤的深入研究,在人类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发现脂肪酸合成增加,而过去人们认为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正常的能量合成形式。该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使肿瘤细胞的内源性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后者可对肿瘤细胞的生存产生重要的作用,提供了肿瘤细胞生存所需的能量及结构物质,而且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这些发现让人们对FASN产生新的认识,使得该酶的研究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其可能对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该文现就其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 癌症 调控机制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GRIA2和STAT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2 位作者 岑红兵 秦灵芝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2,GRIA2)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2,GRIA2)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SF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8例SFT及60例其他软组织肿瘤中GRIA2、STAT6、PAX8和CD34的表达。比较上述标志物在诊断和鉴别诊断SFT中的价值。结果 (1)在SFT中,GRIA2和STAT6的阳性率分别为91. 7%(44/48)和95. 8%(46/48),在对照组中两者阳性率分别为3. 3%(2/60)和11. 7%(7/60),两种标志物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 05)。GRIA2和STAT6在SFT中表达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1. 7%(44/48)、96. 7%(58/60); 95. 8%(46/48)、88. 3%(53/60)。(2)在SFT中,CD34、PAX8、BCL-2和CD99的阳性率分别为81. 3%(39/48)、45. 8%(22/48)、66. 7%(32/48)和60. 4%(29/48),上述4种标志物分别与GRIA2和STAT6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3)在SFT中,GRIA2和STAT6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复发、恶性与否无关(P均> 0. 05)。结论 GRIA2和STAT6在SFT中分别呈细胞质和细胞核阳性的表达模式,是SFT独特的免疫学特征,采用两种标志物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1239例甲状腺结节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汪虹 曹钟 +1 位作者 邵迎新 徐久元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21-925,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s,TN)的病理特征,探讨湖北省黄冈地区TN疾病谱的变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医医院及黄冈市中心医院2011年-2013年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1239例TN患者术后病理资料。对三年间TN各种病理类型的...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s,TN)的病理特征,探讨湖北省黄冈地区TN疾病谱的变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医医院及黄冈市中心医院2011年-2013年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1239例TN患者术后病理资料。对三年间TN各种病理类型的构成比和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39例TN患者中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657例(53.03%)、单纯桥本甲状腺炎286例(23.08%)、甲状腺癌199例(16.06%)、滤泡性腺瘤61例(4.92%)、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2.91%)。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患者的数量逐年略有增加,同时滤泡性腺瘤、桥本甲状腺炎和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略有下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P<0.05),而甲状腺滤泡性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年间差异不大(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常合并其他良性病变,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分别为26和64例占所有乳头状癌病例的13.90%、34.22%,两者的发病率呈显著增长的趋势(P=0.0369)。结论:黄冈地区部分类型的TN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高碘、辐射、自身免疫和未被发现的环境致癌因素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增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乳头状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7
作者 吴晓峰 赵建红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11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 目的:探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氮卓斯汀 地氯雷他定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食管颗粒细胞瘤5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钟 钟佳良 +5 位作者 岑红兵 赵建红 万勇汉 夏丹萍 黄静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颗粒细胞瘤( esophageal granular cell tumor, E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E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EGCT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32~61岁,平均51岁,中位年... 目的:探讨食管颗粒细胞瘤( esophageal granular cell tumor, E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E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EGCT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32~61岁,平均51岁,中位年龄52岁;所有患者均无特异症状。内镜下,EGCT表现为孤立性息肉或无蒂的黏膜下结节,4例发生在远端食管,直径均不超过1.0 cm。组织学特点为肿瘤位于黏膜下层,肿瘤细胞由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含有嗜酸性颗粒的细胞构成。免疫表型:S-100和vimentin阳性, CD34、CD117及SMA蛋白均阴性。细胞排列成密集的巢状,细胞巢之间被纤维组织分割,周围可有淋巴细胞聚集。患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或高频电切术后随访9~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EGCT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位于老年患者的食管远端,主要呈良性的生物学行为。该肿瘤的组织发生仍处于争论之中。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可辅助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颗粒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鼻窦型血管外皮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钟 岑红兵 +4 位作者 赵建红 袁晓露 朱贤海 魏建国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探讨鼻窦型血管外皮瘤(sinonasal-type hemangiopericytoma,S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SH行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48岁。例2女性,82岁。2例临床... 目的探讨鼻窦型血管外皮瘤(sinonasal-type hemangiopericytoma,S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SH行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48岁。例2女性,82岁。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鼻出血、头痛等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组织学分析SH肿瘤表面被覆呼吸上皮,肿瘤由一致性短梭形细胞构成,呈席纹状或漩涡状生长模式排列;肿瘤细胞围绕呈"鹿角样"、不规则形或裂隙样血管,呈典型的"血管外皮瘤样"外观。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MA、vimentin、β-catenin和Cyclin D1均呈弥漫强阳性;D2-40、CD99、BCL-2、CD117、CK、desmin和EM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2%。结论 SH是鼻腔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不同于其他部位的血管外皮瘤,其生物学行为特征性呈现出交界性恶性潜能。形态学上应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瘤等鉴别,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型 血管外皮瘤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原发性卵巢良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钟 钟佳良 +2 位作者 杨志勇 岑红兵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3-925,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卵巢良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clear cell adenofibroma,CCA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卵巢良性CCAF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4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和腹胀4年;右侧卵巢见直径约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卵巢良性透明细胞腺纤维瘤(clear cell adenofibroma,CCA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卵巢良性CCAF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45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和腹胀4年;右侧卵巢见直径约10.0cm,表面呈结节样,切开呈囊实性、蜂窝样肿瘤;镜下见肿瘤由广泛分布的腺体构成并嵌入致密的纤维间质中,腺体由1~2层鞋钉样或胞质透明的细胞排列构成,腺上皮或间质细胞核分裂象〈1个/10HPF;免疫表型:CA125、EMA均(+),ER、PR、PTEN均(-),p53(灶+),Ki-67增殖指数约5%;肿瘤毗邻区或对侧卵巢不含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单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 卵巢良性CCAF罕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发生在单侧卵巢,其临床症状多无特殊性,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最终确诊依靠病理特征,其详细的生物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良性 透明细胞 腺纤维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