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感与心理状态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国强 桂瑞丰 +2 位作者 朱圣娇 杨楷 李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6期887-890,共4页
目的:研究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感与心理状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检验科医务人员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进行调查并分析我院检... 目的:研究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感与心理状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检验科医务人员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进行调查并分析我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水平,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45例检验科医护人员MBI-HSS评分为36~84分,平均(63.76±6.53)分,其中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以中度为主,占比分别为57.78%和55.56%,情感淡漠以轻度为主,占比62.22%。我院45例检验科医护人员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3.765,2.293,2.431,2.257,5.217,5.332,2.557,2.815,3.385,3.939;P<0.05)。Pearson积差分析显示,MBI-HSS量表情感衰竭评分与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及总分呈明显正相关性(r=0.589,0.700,0.561,0.666,0.394,0.446,0.386,0.395,0.762;P<0.05);情感淡漠评分与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及总分呈明显正相关性(r=0.410,0.730,0.424,0.692,0.813,0.297,0.561,0.645;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与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及总分呈明显负相关性(r=-0.384,-0.579,-0.584,-0.856,-0.508,-0.628,-0.675;P<0.05);职业倦怠总分与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评分及总分呈明显正相关性(r=0.372,0.367,0.526,0.314,0.386,0.348;P<0.05)。结论:我院检验科医护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和心理健康问题,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降低职业倦怠感可能对改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检验科 职业倦怠感 心理健康 相关性
下载PDF
呼吸内科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8
2
作者 姚振国 范秋连 +2 位作者 汪洪 郭立明 陈国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呼吸内科感染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364株(其中呼吸内科162株)进行了病区分布、感染部位及药敏结果调查;并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162株呼吸内科分离的阴... 目的探讨医院呼吸内科感染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364株(其中呼吸内科162株)进行了病区分布、感染部位及药敏结果调查;并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162株呼吸内科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76株,产AmpC酶率为46.9%;而非呼吸内科分离的202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36株,产AmpC酶率为17.8%;且呼吸内科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呼吸科科室。结论呼吸内科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阴沟肠杆菌 产AMPC酶 耐药性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化学交联血红蛋白的血管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剑涛 何香 吴友才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8年第3期183-185,共3页
无细胞血红蛋白(CFHb)已进入临床前期评价阶段。CFHb是良好的氧载体,但输注CFHb能引起血压升高的血管效应,这种副作用是血红蛋白或化学交联血红蛋白与一氧化氮(NO)反应的结果。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血红蛋白 血液代用品 化学交联 CFHb
下载PDF
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范秋连 姚振国 +2 位作者 郭华国 陈国强 汪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9-861,共3页
目的研究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7年6月医院大肠埃希菌945株,采用API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超广... 目的研究产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7年6月医院大肠埃希菌945株,采用API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AmpC酶,用WHONET5.3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测出18株产SSBLs株;ESBLs阳性与阴性株大肠埃希菌相比较,其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SSBLs株与仅产ESBLs株者相比较对以上3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对青霉素类加酶抑制剂、头孢三代加酶抑制剂的耐药性进行比较,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SSBLs菌株及其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缝匠肌蒂髂骨瓣及加压螺钉在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龚渭波 段祥林 +3 位作者 姚正国 陈国强 黄俊武 林平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86-1387,共2页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及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05年11月,采用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3根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19...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及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2月~2005年11月,采用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3根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19~52岁,平均46.4岁。车祸伤29例,坠落伤15例,跌伤8例。左侧23例,右侧29例。股骨颈骨折头下型27例,经颈型18例,基底型7例。骨折按Garden分型:型16例,型25例,型1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h~15d。结果术后切口均期愈合。39例获随访6~41个月。35例术后23~39周骨折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疗效评定按粱雨田等标准:优19例,良14例,可2例,差4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33例,平均86.1分;可2例,平均65.0分;差4例,平均51.3分。结论以缝匠肌为蒂的髂骨瓣移植及3枚空心加压钛螺钉内固定,可提供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供,有植骨支撑,促进骨折愈合,是手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缝匠肌蒂髂骨瓣 加压螺纹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高血脂、肝素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干扰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华国 桂瑞丰 +1 位作者 汪宏 彭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脂、肝素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HBVDNA-FQ-PCR)测定的干扰机制。方法将己经确诊的乙肝大三阳志愿者的高脂血和非脂血、肝素抗凝血和未抗凝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做HBVDNA定量测定并同时做定性测定,另外将同一份... 目的探讨高血脂、肝素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HBVDNA-FQ-PCR)测定的干扰机制。方法将己经确诊的乙肝大三阳志愿者的高脂血和非脂血、肝素抗凝血和未抗凝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做HBVDNA定量测定并同时做定性测定,另外将同一份乙肝大三阳标本五种不同浓度肝素抗凝,另一份不抗凝,然后分别用HBVDNA-FQ-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溴乙锭显色法做HBVDNA定量和定性测定。结果5份非脂血和相应的高脂血HBVDNA定量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定性结果两者没有差异全部为阳性(5/5)。5份用1 500 U/ml肝素抗凝血HBVDNA定量结果都为0,定性结果都为阴性,而相应未抗凝血定量结果分别为6.35E+8,5.21E+6,7.05E+8,2.98E+7,6.33E+6,定性结果肝素抗凝和未抗凝标本都为阳性(5/5)。五种不同浓度肝素抗凝标本的HBVDNA定量结果,当肝素浓度大于1 000 U/ml时定量结果为0,肝素浓度小于100 U/ml对HBVDNA-FQ-PCR测定结果影响不大,相应的对照HBVDNA拷贝数为7.32+8E,不同浓度肝素抗凝标本的HBVDNA定性结果,当肝素浓度大于500 U/ml为阴性,小于100 U/ml为阳性。结论高血脂对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干扰机制主要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肪(乳糜微粒等)对荧光的屏蔽或吸收作用,肝素对HB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干扰机制是肝素对Taq酶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荧光定量PCR 高血脂 肝素
下载PDF
酶校正品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质控血清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熊国全 姚正国 +4 位作者 赵娟 肖华 李炎 李斌 华超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47-48,共2页
用酶校正品校正仪器的理论 K值 ,发现校正前后质控血清的测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而其主要原因在于实际 K值与理论 K值存在较大差异 ,说明理论
关键词 酶校正品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定 质控血清 应用
下载PDF
生物芯片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肖华 李鹏 +1 位作者 赵红玉 姚正国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55-57,61,共4页
关键词 生物芯片 临床诊断 肺癌 微细加工技术 活体细胞 微加工技术 信息集成 流体分析
下载PDF
临床实验室检测系统的溯源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华 姚正国 陈国强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实验室中如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是每个检验人员必须关心的问题。而量值溯源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实验室中如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是每个检验人员必须关心的问题。而量值溯源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检验结果的溯源性将成为临床实验室的检验工作和检验试剂生产的重要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生 实验室检测系统 溯源性 实验室检测结果 临床实验室 检验结果 检验人员 量值溯源
下载PDF
-R图在血液分析室内质控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友才 周剑涛 +2 位作者 邓初霞 李建 桂瑞丰 《陕西医学检验》 1999年第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x-R图 血液分析 质量控制 应用
下载PDF
农村卫生院临床检验工作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剑涛 姚正国 +2 位作者 何香 万利强 丁海峰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661-663,共3页
近20年,我国二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管理体系,使我国检验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临床检验质量普遍提高.然而,二级以下的医院,尤其是农村卫生院,规模小,医疗设备简陋,医疗技术总体水平低[1],检验医学发展相对滞后,影... 近20年,我国二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管理体系,使我国检验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临床检验质量普遍提高.然而,二级以下的医院,尤其是农村卫生院,规模小,医疗设备简陋,医疗技术总体水平低[1],检验医学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我国检验医学的整体水平.现以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卫生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卫生院临床检验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卫生院 临床检验 管理对策 质量控制 技术人才
原文传递
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实践技能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剑涛 丁海峰 +2 位作者 姚正国 张静 李学靖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年第5期42-45,共4页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中等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对中等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中应当达到的实践技能标准、基本职业技能标准、临床医学检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是中等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对中等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中应当达到的实践技能标准、基本职业技能标准、临床医学检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该课程实践技能构成标准,对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技能标准 医学检验专业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中等卫生学校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陈国强 曹华英 +2 位作者 姚正国 桂瑞丰 肖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944-1946,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价值,以便有效指导经验型用药时抗菌药物的选择。方法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及非细菌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各40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定量检测,并...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价值,以便有效指导经验型用药时抗菌药物的选择。方法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及非细菌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各40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定量检测,并对各组患者的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清PCT水平为(18.5±5.8)ng/ml,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3.9±2.1)ng/ml,(P<0.01)及非感染性患者(0.3±0.2)ng/ml,(P<0.01);血清PCT水平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2(95%置信区间为:0.981,1.004);以0.91 ng/ml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则灵敏度为92.5%,特异性为95.0%。结论血清PCT水平有可能作为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