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及氧化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礼伟 程海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5期2315-2317,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及氧化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该院接诊的40例需要进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及氧化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该院接诊的40例需要进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不同时间点的白细胞介素(IL)-6、IL-17以及手术前后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以及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2h和手术完成时,观察组的IL-6和IL-17均低于对照组[(91.0±9.0)pg/mL vs.(99.0±10.0)pg/mL,(100.0±9.0)pg/mL vs.(121.0±9.0)pg/mL;(10.0±3.0)pg/mL vs.(19.0±6.0)pg/mL,(19.0±3.0)pg/mL vs.(30.0±8.0)p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DA与S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值低于对照组[(5.17±0.59)mmol/L vs.(8.11±1.21)mmol/L],SOD值则高于对照组[(85.19±12.54)NU/mL vs.(76.46±11.73)N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利于患者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硬膜外麻 腹腔镜 结肠癌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陈玲利 程海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2022年1—12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试验组(n=49)、对照组(n=49)。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2022年1—12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试验组(n=49)、对照组(n=49)。对照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不良反应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切皮、术毕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升高,但试验组切皮、术毕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娩出1、5、10 min时的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各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显著,有助于维持其血流动力学,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炎症细胞因子 剖宫产 七氟烷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在盆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建斌 赵新春 +3 位作者 陆阳春 程海涛 柳水平 陈玲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8期68-69,共2页
目的:比较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盆腔手术160例,随机分为两点穿刺组(A组)80例和单点穿刺组(B组)80例。A组选取T12~L1或L1~2脊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然后选取L2~3脊... 目的:比较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盆腔手术160例,随机分为两点穿刺组(A组)80例和单点穿刺组(B组)80例。A组选取T12~L1或L1~2脊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然后选取L2~3脊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选取L2~3脊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内进入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然后拔除脊麻针,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导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椎管内穿刺及麻醉平面控制情况等。结果:A组无硬膜穿破,脊穿针顺利穿入蛛网膜下腔79例,穿不到脑脊液1例。B组脊穿针顺利穿入蛛网膜下腔72例,穿不到脑脊液8例,退脊麻针时硬膜穿破6例。麻醉平面情况:A组75例麻醉平面达到手术要求,4例麻醉平面过低,经过硬膜外追加局麻药达到手术要求。B组68例麻醉平面达到手术要求,10例麻醉平面过低,经过硬膜外追加局麻药4例达到手术要求。9例改全身麻醉完成手术。结论: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完全避免了硬膜外针引导时穿破硬膜的风险,麻醉平面得到了理想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两点穿刺 盆腔手术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非心脏手术患者疼痛敏感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陆阳春 王礼伟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1期2227-2229,共3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非心脏手术患者疼痛敏感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两组患者使用微量... 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非心脏手术患者疼痛敏感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两组患者使用微量泵输入剂量不同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的剂量为0.8μg/(kg·min),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的剂量为0.4μg/(kg·min)。对患者的疼痛分级进行比较,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吗啡使用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痛阈、耐痛阈均高于对照组[(2.1±0.4)m A比(1.7±0.3)m A,(3.8±1.0)m A比(3.2±1.0)m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min、1 h、2 h、5 h、8 h VAS呈下降趋势,但术后2、5、8 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吗啡消耗量低于对照组[(0.40±0.01)mg比(1.31±0.37)mg],吗啡使用比例低于对照组[8.6%(7/80)比28.8%(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大剂量瑞芬太尼有利于缓解非心脏手术患者持久的疼痛敏感度,但是大剂量瑞芬太尼会诱导术后的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疼痛敏感度 初步机制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腹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邱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小剂量舒芬太尼给药,观察组行大剂量舒芬太尼给药,比较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方法择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小剂量舒芬太尼给药,观察组行大剂量舒芬太尼给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8h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 h、术后24 h以及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使用大剂量舒芬太尼具有更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舒芬太尼 腹部手术 静脉镇痛 疼痛评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软头硬膜外导管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建斌 吴耀华 +2 位作者 冯慧娥 陆阳春 程海涛 《医学新知》 CAS 2012年第1期65-65,67,共2页
目的比较一种自行研制的软头硬膜外导管和普通导管在硬膜外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40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软头导管组(A组)和普通导管组(B组)各200例,均选择硬膜外麻醉。穿刺环境温度20℃,硬膜外穿刺成功... 目的比较一种自行研制的软头硬膜外导管和普通导管在硬膜外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40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软头导管组(A组)和普通导管组(B组)各200例,均选择硬膜外麻醉。穿刺环境温度2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A组置入软头硬膜外导管,B组置入普通硬膜外导管。分别记录穿刺置管时硬膜外导管回血、导管置入困难、置管失败、麻醉中导管回抽有血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在硬膜外穿刺置管时导管回血、导管置入困难等并发症明显高于A组。结论软头硬膜外导管对提高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着明显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导管 剖宫产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子宫托举装置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建斌 陶朝慧 +2 位作者 程海涛 冯慧娥 刘亚楠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托举装置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7-12月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20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中是否应用子宫托举装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正常进行手术,不... 目的探讨子宫托举装置用于防治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7-12月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20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中是否应用子宫托举装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正常进行手术,不做处理,观察组应用子宫托举装置,余操作依规程进行,然后观察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血气分析。结果麻醉前两组产妇MAP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10 min,观察组产妇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20 min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两组产妇心率水平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00%,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托举装置可防治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稳定产妇的血压,并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比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托举装置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剖宫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