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风险及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勤健 石晓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399-1403,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风险及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3分为无营养风险,≥3分为有...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风险及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3分为无营养风险,≥3分为有营养风险。其中,无营养风险组20例,有营养风险组65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暴露因素。结果年龄(OR=1.119,95%CI 1.006~1.246,P<0.05)、血清白蛋白(OR=0.614,95%CI 0.465~0.811,P<0.05)对营养风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营养风险对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OR=4.187,95%CI 1.062~16.499,P<0.05)。结论年龄、血清白蛋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营养风险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风险 急性加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周血PLR、LDL、Hcy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家龙 李可立 石晓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8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临... 目的探究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将患者分为斑块组(n=58)和无斑块组(n=22),检测患者外周血PLR、LDL、Hcy水平,探究其与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及对患者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对斑块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斑块是否稳定将其分为斑块稳定组(n=21)和斑块不稳定组(n=37),比较两组间患者外周血PLR、LDL、Hcy水平,探究其与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斑块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冠心病史患者比率、糖尿病史患者比率、病程、PLR、LDL及Hcy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LDL、Hcy、体重指数、病程等因素均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作血清PLR、LDL、Hcy水平预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预测价值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7、0.751、0.773。斑块稳定组的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均高于斑块不稳定组,糖尿病史患者比率、PLR、总胆固醇、LDL及Hcy水平均低于斑块不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LDL、Hcy、体重指数、病程等因素均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作血清PLR、LDL、Hcy水平预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预测价值曲线,其AUC值分别为0.933、0.934、0.996。结论外周血PLR、LDL、Hcy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关系密切,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且对斑块形成及斑块不稳定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低密度脂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