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开封黄泛地层全新世中晚期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
1
作者
刘德新
马建华
+3 位作者
谷蕾
陈彦芳
吴朋飞
陆静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1-760,共10页
开封古城相对完整的黄泛沉积序列为探索历史时期碳密度及储量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载体。以开封城区(师专、医专和明伦)和郊区(金明)4个25 m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61个岩芯样品的容重、有机碳和黑碳分析测试,开展地层有机碳和黑碳密度及储...
开封古城相对完整的黄泛沉积序列为探索历史时期碳密度及储量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载体。以开封城区(师专、医专和明伦)和郊区(金明)4个25 m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61个岩芯样品的容重、有机碳和黑碳分析测试,开展地层有机碳和黑碳密度及储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层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高值主要集中在地表1 m范围内,其次是各朝代文化层附近,城区地层含量明显高于郊区。地层0~25 m黑碳密度均值为24.67 kg/m^2,黑碳储量为11.30 Tg,分别占总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24.26%和21.75%。表明地层黑碳碳库在总有机碳库中占有较大比例,在计算土壤或沉积物碳密度和碳储量时,应将黑碳也考虑在内。老城区0~25 m地层黑碳储量占比高出新区10%以上,主要与老城区受历朝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较大及煤炭的广泛使用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寻找"遗失的碳"、精确计算碳循环和平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黑碳
碳密度
碳储量
开封地层
原文传递
人为—生物源元素在开封古城黄泛地层沉积旋回划分中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建华
陈彦芳
+2 位作者
谷蕾
刘德新
吴朋飞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7-1158,共12页
科学地划分黄泛地层沉积旋回是阐明开封古城兴衰与黄河水患关系的关键,但黄泛地层的粒度层序往往被后期人类活动所扰动,需要探索其他代用指标。在开封老城区的河南大学师专(ZKsz)和医专校区(ZKyz)以及西郊的金明校区(ZKjm)分别钻取25 m...
科学地划分黄泛地层沉积旋回是阐明开封古城兴衰与黄河水患关系的关键,但黄泛地层的粒度层序往往被后期人类活动所扰动,需要探索其他代用指标。在开封老城区的河南大学师专(ZKsz)和医专校区(ZKyz)以及西郊的金明校区(ZKjm)分别钻取25 m连续岩芯,共获得657个样品。用ICP和AFS法测定样品14种元素含量,以人为—生物源元素综合富集系数(IEF)为代用指标,应用小波分析技术划分沉积旋回。结果表明:岩芯Ni、Cr、Fe、Mn、Co、V和Al是自然源元素,Cd、Pb、Cu、Zn、Hg、As和P是人为—生物源元素。郊区岩芯的粒度(砂黏比)旋回与元素旋回的数目和界限相一致,指示IEF可以作为划分沉积旋回的代用指标。城区ZKsz岩芯0~12 m和ZKyz岩芯0~9 m的元素旋回分别为8个和6个,均多于其粒度旋回,IEF可以规避粒度层序紊乱的干扰,元素旋回能够准确反演黄河泛滥次数。现今开封老城区地下的战国大梁城、北宋东京城、明末开封城和清末开封城古地面分别在10~12 m、9 m、4 m和1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地层
人为—生物源元素
沉积旋回
代用指标
开封
原文传递
开封古城不同朝代文化层重金属积累与污染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彦芳
马建华
+1 位作者
刘德新
谷蕾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2-905,共14页
开封古城黄泛沉积形成的"城摞城"奇观为文化层重金属积累与污染分析提供难得的材料。在开封市城区(师专钻孔和医专钻孔)和郊区(金明钻孔)分别获取25 m连续岩芯,大部分按10 cm间隔分样,共获得657个沉积物样品。用ICP-MS和AFS...
开封古城黄泛沉积形成的"城摞城"奇观为文化层重金属积累与污染分析提供难得的材料。在开封市城区(师专钻孔和医专钻孔)和郊区(金明钻孔)分别获取25 m连续岩芯,大部分按10 cm间隔分样,共获得657个沉积物样品。用ICP-MS和AFS方法测定样品Pb、Cd、Cu、Zn、Hg、As、Ni、Cr和Co含量。结合地层14C年代数据、考古发掘及历史文献记载,建立不同朝代文化层年代框架,开展文化层重金属积累与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师专、医专和金明钻孔均存在战国、宋金、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和清代6个文化层。文化层大部分重金属发生不同程度富集,以Hg富集最为明显,城区钻孔明早期以前文化层达到强富集至极强富集水平。绝大多数文化层发生了重金属轻度至中度污染,中度污染发生在城区钻孔的宋金文化层。城区钻孔的最主要污染重金属是Hg,其次是Cu、Pb和Zn;郊区钻孔的主要污染重金属是Cd、Cr、Hg和Pb。不同朝代文化层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其人口密度呈正相关。明早、中、晚期文化层污染程度逐渐减轻的现象可能与明朝开封城复兴与频繁的黄河泛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古城
文化层
重金属
富集系数
污染评价
原文传递
题名
开封黄泛地层全新世中晚期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
1
作者
刘德新
马建华
谷蕾
陈彦芳
吴朋飞
陆静
机构
河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
研究
所
黄河文明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暨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1-76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23)
+1 种基金
教育部和河南省共建河南大学项目(SBGJ090101)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6IRTSTHN012)
文摘
开封古城相对完整的黄泛沉积序列为探索历史时期碳密度及储量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载体。以开封城区(师专、医专和明伦)和郊区(金明)4个25 m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61个岩芯样品的容重、有机碳和黑碳分析测试,开展地层有机碳和黑碳密度及储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层有机碳和黑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高值主要集中在地表1 m范围内,其次是各朝代文化层附近,城区地层含量明显高于郊区。地层0~25 m黑碳密度均值为24.67 kg/m^2,黑碳储量为11.30 Tg,分别占总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24.26%和21.75%。表明地层黑碳碳库在总有机碳库中占有较大比例,在计算土壤或沉积物碳密度和碳储量时,应将黑碳也考虑在内。老城区0~25 m地层黑碳储量占比高出新区10%以上,主要与老城区受历朝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较大及煤炭的广泛使用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寻找"遗失的碳"、精确计算碳循环和平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碳
黑碳
碳密度
碳储量
开封地层
Keywords
organic carbon
black carbon
carbon density
carbon storage
flood sediments of Kaifeng city
分类号
P534.632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为—生物源元素在开封古城黄泛地层沉积旋回划分中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建华
陈彦芳
谷蕾
刘德新
吴朋飞
机构
河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
研究
所
黄河文明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暨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7-1158,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23)
教育部和河南省共建河南大学项目(SBGJ090101)
文摘
科学地划分黄泛地层沉积旋回是阐明开封古城兴衰与黄河水患关系的关键,但黄泛地层的粒度层序往往被后期人类活动所扰动,需要探索其他代用指标。在开封老城区的河南大学师专(ZKsz)和医专校区(ZKyz)以及西郊的金明校区(ZKjm)分别钻取25 m连续岩芯,共获得657个样品。用ICP和AFS法测定样品14种元素含量,以人为—生物源元素综合富集系数(IEF)为代用指标,应用小波分析技术划分沉积旋回。结果表明:岩芯Ni、Cr、Fe、Mn、Co、V和Al是自然源元素,Cd、Pb、Cu、Zn、Hg、As和P是人为—生物源元素。郊区岩芯的粒度(砂黏比)旋回与元素旋回的数目和界限相一致,指示IEF可以作为划分沉积旋回的代用指标。城区ZKsz岩芯0~12 m和ZKyz岩芯0~9 m的元素旋回分别为8个和6个,均多于其粒度旋回,IEF可以规避粒度层序紊乱的干扰,元素旋回能够准确反演黄河泛滥次数。现今开封老城区地下的战国大梁城、北宋东京城、明末开封城和清末开封城古地面分别在10~12 m、9 m、4 m和1 m左右。
关键词
黄泛地层
人为—生物源元素
沉积旋回
代用指标
开封
Keywords
Yellow River flood sediments
anthropogenic-biogenic elements
sedimentary cycle
proxy indicator
Kaifeng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开封古城不同朝代文化层重金属积累与污染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彦芳
马建华
刘德新
谷蕾
机构
河南大学
资源与环境
研究
所
黄河文明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暨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2-905,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23)
教育部和河南省共建河南大学项目(SBGJ090101)~~
文摘
开封古城黄泛沉积形成的"城摞城"奇观为文化层重金属积累与污染分析提供难得的材料。在开封市城区(师专钻孔和医专钻孔)和郊区(金明钻孔)分别获取25 m连续岩芯,大部分按10 cm间隔分样,共获得657个沉积物样品。用ICP-MS和AFS方法测定样品Pb、Cd、Cu、Zn、Hg、As、Ni、Cr和Co含量。结合地层14C年代数据、考古发掘及历史文献记载,建立不同朝代文化层年代框架,开展文化层重金属积累与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师专、医专和金明钻孔均存在战国、宋金、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和清代6个文化层。文化层大部分重金属发生不同程度富集,以Hg富集最为明显,城区钻孔明早期以前文化层达到强富集至极强富集水平。绝大多数文化层发生了重金属轻度至中度污染,中度污染发生在城区钻孔的宋金文化层。城区钻孔的最主要污染重金属是Hg,其次是Cu、Pb和Zn;郊区钻孔的主要污染重金属是Cd、Cr、Hg和Pb。不同朝代文化层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其人口密度呈正相关。明早、中、晚期文化层污染程度逐渐减轻的现象可能与明朝开封城复兴与频繁的黄河泛滥有关。
关键词
开封古城
文化层
重金属
富集系数
污染评价
Keywords
Kaifeng City
cultural layer
heavy metal
enrichment factor
pollution assessment
分类号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X5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开封黄泛地层全新世中晚期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
刘德新
马建华
谷蕾
陈彦芳
吴朋飞
陆静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原文传递
2
人为—生物源元素在开封古城黄泛地层沉积旋回划分中的指示意义
马建华
陈彦芳
谷蕾
刘德新
吴朋飞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3
开封古城不同朝代文化层重金属积累与污染分析
陈彦芳
马建华
刘德新
谷蕾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