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冯菊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2期145-146,共2页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方法将本院收治9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布地奈德高剂量组46例和低剂量组4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Pa O2及Pa CO2、FEV1%、FEV1/FVC...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方法将本院收治9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布地奈德高剂量组46例和低剂量组4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Pa O2及Pa CO2、FEV1%、FEV1/FVC、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Pa O2及Pa CO2均有明显改善,P=0.0<0.01。在FEV1%、FEV1/FVC改善方面,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0.01)。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疗效显著,疗效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异丙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下载PDF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冯菊荣 《西南军医》 2017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常规康复训练外进行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pH...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常规康复训练外进行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pH值、PaO_2、PaCO_2数值),肺通气功能测定(FVC、FEV1、FEV1%、PEF、MVV%数值),随访3个月后肺部感染及再发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_2、PaCO_2数值之间,FVC、FEV1、FEV1%、PEF、MVV%数值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_2、PaCO_2数值和FVC、FEV1、FEV1%、PEF、MVV%数值,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PaO_2、PaCO_2数值和FVC、FEV1、FEV1%、PEF、MVV%数值,治疗前后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7.77,P<0.01),而再发脑卒中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呼吸肌训练,能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动脉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促进呼吸功能恢复,降低肺部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脑卒中 动脉血气 肺通气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肌层缺损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冯菊荣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1期1408-1408,F0003,共2页
新生儿(弃婴),女,出生后约第3天,身长50厘米,体重3公斤,哭闹不止,精神欠佳,大小便正常,体温36℃,呼吸38次/分,脉搏100次/分,前囟平软,五官端正,额头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血疱,皮肤缺损位于四肢,包括双上臂、双手、双侧膝部、双小腿及双... 新生儿(弃婴),女,出生后约第3天,身长50厘米,体重3公斤,哭闹不止,精神欠佳,大小便正常,体温36℃,呼吸38次/分,脉搏100次/分,前囟平软,五官端正,额头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血疱,皮肤缺损位于四肢,包括双上臂、双手、双侧膝部、双小腿及双足,面积约30%,皮损基底部通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新生儿 肌层缺损 先天性 治疗 大小便 基底部
下载PDF
不同降脂方法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脂达标后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冯菊荣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11期819-820,8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达标后的降脂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6 mmol/L的75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瑞舒伐他汀,每晚10 mg)47例和对照组(瑞舒伐他汀,隔晚10 mg)47例,随访1~6个... 目的:探讨血脂达标后的降脂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6 mmol/L的75岁以下的冠心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瑞舒伐他汀,每晚10 mg)47例和对照组(瑞舒伐他汀,隔晚10 mg)47例,随访1~6个月,观察LDL-C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的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个治疗时间点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达标后,隔晚服用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地稳定LDL-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达标 瑞舒伐他汀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