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秋红 匡海学 +1 位作者 吴伦 王知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2-1695,共4页
目的应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二氢槲皮素及其片剂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PEG-4000、PEG-6000和PVP-K3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了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考察不同载体对固体分散体溶出度的影响。同时制得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片,并着重考... 目的应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二氢槲皮素及其片剂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PEG-4000、PEG-6000和PVP-K3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了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考察不同载体对固体分散体溶出度的影响。同时制得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片,并着重考察了片剂的体外溶出度。结果以亲水性PVP-K30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够显著的提高二氢槲皮素的体外溶出度,制成固体分散片剂后,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片的溶出度可达86.8%。结论以PVP-K30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片可提高二氢槲皮素的溶解度,制备二氢槲皮素固体分散片达到设计要求,且制法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槲皮素 固体分散体 片剂 溶出度
下载PDF
中药配伍发酵鹰嘴豆溶栓产品研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金爽 谭金燕 +4 位作者 白秀云 吕晨 冯晨 夏欣欣 付玉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5期30-34,共5页
确定红曲荷叶鹰嘴豆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颗粒剂进行质量标准检查。运用单因素考察法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曲荷叶鹰嘴豆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颗粒剂进行性状、粒度、水分等相关质量检查。最终确定的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 确定红曲荷叶鹰嘴豆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颗粒剂进行质量标准检查。运用单因素考察法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曲荷叶鹰嘴豆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颗粒剂进行性状、粒度、水分等相关质量检查。最终确定的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原料与辅料可溶性淀粉的比例为2∶1,润湿剂乙醇的浓度为95%,红曲、荷叶水提物、发酵鹰嘴豆粉的配比为2∶2∶1。经过质量标准检查,该颗粒剂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本实验确定的颗粒剂成型工艺合理可靠,制备得到的红曲荷叶鹰嘴豆颗粒剂可做为新型溶栓降脂保健功能食品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荷叶 鹰嘴豆 颗粒剂 溶栓产品
下载PDF
接骨木总苷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炳友 卢清秀 +4 位作者 朱晓清 杨柳 韩华 王秋红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建立接骨木总苷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方法:采用TLC方法对莫诺苷进行鉴别;HPLC法对接骨木总苷片进行了含量测定;并用浆法测定了接骨木总苷片中莫诺苷的溶出度。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有关片剂的规定,建立了对重量差异、崩解时限... 目的:建立接骨木总苷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方法:采用TLC方法对莫诺苷进行鉴别;HPLC法对接骨木总苷片进行了含量测定;并用浆法测定了接骨木总苷片中莫诺苷的溶出度。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有关片剂的规定,建立了对重量差异、崩解时限、重金属、砷盐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结果:TLC法可很好的鉴别莫诺苷,阴性对照液无干扰;采用HPLC法确定莫诺苷的含量检测限度不得少于4.0%。精密度为3.206%,稳定性2.776%,重现性1.427%,平均回收率为99.63%。建立的方法都符合药典相关规定。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很好地满足了分析方法中的各项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总苷片 莫诺苷 薄层色谱
下载PDF
固载米曲霉炮制槐角发酵体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金爽 谭金燕 +3 位作者 吕晨 白秀云 夏欣欣 付玉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优化固载米曲霉炮制槐角发酵体系的条件,为槐角植物药用资源的扩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发酵体系中染料木素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考察p H值、发酵时间和液料比对发酵体系中染料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目的:优化固载米曲霉炮制槐角发酵体系的条件,为槐角植物药用资源的扩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发酵体系中染料木素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考察p H值、发酵时间和液料比对发酵体系中染料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炮制条件为p H 5.6,发酵时间30.5 h,液料比25 m L/g,槐角发酵体系中染料木素的含量为18.34 mg/g,与理论预测值偏差较小(1.04%)。结论: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对固载微生物炮制槐角发酵体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条件极大提高了发酵体系中染料木素的含量,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扩大了槐角植物药用资源的应用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槐角苷 固载 米曲霉
下载PDF
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固载条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爽 谭金燕 +3 位作者 白秀云 吕晨 夏欣欣 付玉杰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2期76-79,共4页
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影响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溶栓活力的因素,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条件,为发酵鹰嘴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固载基质种类、基质浓度、氯化钙浓度、菌液浓度和菌球直径对固载纳... 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研究影响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溶栓活力的因素,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条件,为发酵鹰嘴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固载基质种类、基质浓度、氯化钙浓度、菌液浓度和菌球直径对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溶栓活力均有较大影响。纳豆菌固载的最优条件为:固载基质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浓度7%(W/V)、氯化钙浓度2.5%(W/V)、菌液浓度7.4 log cfu/m L、菌球直径5 mm,此固载条件下制备的菌球具有极高的可复用性。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发酵鹰嘴豆的溶栓活力,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载 纳豆菌 海藻酸钠 包埋法 可复用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黄芪溶栓作用研究
6
作者 金爽 高萌萌 +6 位作者 白雪 吕晨 程玉鹏 李慧玲 高原 王冰 伊世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40-44,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黄芪的工艺条件,提高黄芪的溶栓能力,进一步为中药黄芪应用于溶栓方面奠定基础。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发酵时间、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黄芪的溶栓活力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实验原理设计(Central...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黄芪的工艺条件,提高黄芪的溶栓能力,进一步为中药黄芪应用于溶栓方面奠定基础。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发酵时间、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黄芪的溶栓活力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实验原理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实验,对固载纳豆菌发酵黄芪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发酵黄芪溶栓活力(Y)对发酵时间(A)、温度(B)、料液比(C)的二次回归模型:Y=290.90+11.87A+4.21B+26.91C+3.99AB+15.74AC+11.07BC-41.37A^(2)-33.80B^(2)-35.90C^(2)(R^(2)=0.9961),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得到固载纳豆菌发酵黄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52.15 h、温度37.49℃、液料比30 mL/g的条件下对中药黄芪进行发酵,发酵后的最佳溶栓活力为283.140 IU/mg,与理论预测值288.563 IU/mg相近,高于黄芪原药材的溶栓作用。因此,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黄芪工艺溶栓活力良好,优化后的新工艺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为黄芪药材进一步应用于溶栓领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菌 固载 纳豆激酶 中药黄芪
下载PDF
蓝莓-发酵鹰嘴豆咀嚼片的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金爽 谭金燕 +4 位作者 白秀云 吕晨 冯晨 夏欣欣 付玉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4期49-53,108,共6页
研制蓝莓-发酵鹰嘴豆咀嚼片,并筛选和优化蓝莓-发酵鹰嘴豆咀嚼片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湿法制粒法研制蓝莓-发酵鹰嘴豆咀嚼片,通过单因素考查实验,选择合适的矫味剂、粘合剂、填充剂、崩解剂、助流剂。通过对咀嚼片外观、口感、风... 研制蓝莓-发酵鹰嘴豆咀嚼片,并筛选和优化蓝莓-发酵鹰嘴豆咀嚼片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湿法制粒法研制蓝莓-发酵鹰嘴豆咀嚼片,通过单因素考查实验,选择合适的矫味剂、粘合剂、填充剂、崩解剂、助流剂。通过对咀嚼片外观、口感、风味、硬度等的考查筛选处方,并根据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原理设计实验。确定最佳处方为:35%发酵鹰嘴豆粉,13%蓝莓粉,20%微晶纤维素(MCC),20%甘露醇,15%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NA),1%硬脂酸镁。结论:通过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可制得具有口感好、表面光滑美观、色泽均匀、硬度适中、服用方便、工艺简单等优点的蓝莓-发酵鹰嘴豆咀嚼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鹰嘴豆 咀嚼片 制备工艺 响应面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金爽 谭金燕 +4 位作者 白秀云 吕晨 冯晨 夏欣欣 付玉杰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3期28-32,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鹰嘴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pH值、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发酵鹰嘴豆的溶栓活力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Central Co... 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鹰嘴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pH值、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发酵鹰嘴豆的溶栓活力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对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发酵鹰嘴豆溶栓活力(Y)对pH值(A)、发酵时间(B)、发酵温度(C)的二次回归模型:Y=1861.47-74.56A+305.50B-28.82C+203.66AB+30.82AC-18.16BC-244.11A^2-203.68B2-70.64C^2(R^2=0.9981),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其中pH值、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发酵鹰嘴豆的溶栓活力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pH值与发酵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鹰嘴豆的溶栓活力也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pH值与发酵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发酵鹰嘴豆的溶栓活力则表现出显著的影响(P<0.05)。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pH 6.5、发酵时间58.5h、发酵温度37.5℃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的发酵鹰嘴豆的溶栓活力达1976.24IU/g,与理论预测值1989.13IU/g接近。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工艺溶栓活力良好,优化后的新工艺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并作为新型溶栓保健功能食品大规模在市场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固载 溶栓活力 血栓症 纤维蛋白平板法
下载PDF
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产品的感官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金爽 谭金燕 +3 位作者 白秀云 吕晨 夏欣欣 付玉杰 《粮油食品科技》 2016年第4期86-89,共4页
以鹰嘴豆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结合感官评价方法研究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最佳制作工艺,并将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与固载发酵大豆进行感官评价对比。结果表明,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8℃、接菌量0.6... 以鹰嘴豆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结合感官评价方法研究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最佳制作工艺,并将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与固载发酵大豆进行感官评价对比。结果表明,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8℃、接菌量0.6 g/g、料液比1∶10 g/m L。通过比较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和发酵大豆的感官评价得出:发酵鹰嘴豆质地、气味等方面均优于发酵大豆。为鹰嘴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大豆 固载微生物技术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和大豆溶栓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爽 谭金燕 +4 位作者 白秀云 吕晨 冯晨 夏欣欣 付玉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7,共4页
研究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和发酵大豆的影响因素,并将发酵后鹰嘴豆和大豆的溶栓活力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和大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为6.5,温度为38、36℃,时间为48 h,接菌量为16 g/g,液料比为15 m L/g。通过... 研究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和发酵大豆的影响因素,并将发酵后鹰嘴豆和大豆的溶栓活力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和大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为6.5,温度为38、36℃,时间为48 h,接菌量为16 g/g,液料比为15 m L/g。通过比较固载纳豆菌发酵鹰嘴豆和发酵大豆的溶栓活力发现,发酵后鹰嘴豆的溶栓活力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发酵大豆。研究改良了传统纳豆拉丝、臭味等问题,丰富了鹰嘴豆资源的利用途径,为新型保健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带动豆类经济作物发展开辟新型绿色农业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载 鹰嘴豆 大豆
原文传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升麻提取工艺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秋红 苏阳 +3 位作者 吴伦 王知斌 杨炳友 匡海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升麻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以升麻总皂苷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同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升麻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以升麻总皂苷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取最佳工艺,同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15倍量65%乙醇提取3次,每次170 min,提取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0.4%,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88 4。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升麻总皂苷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精密度高,可预测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 星点设计 效应面优化法 总皂苷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