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材料水凝胶在化工与医药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王爽 张昭炯 +2 位作者 杨欣鹏 王蒙 匡海学 《化学工程师》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随着材料学与化工合成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分子材料水凝胶在化工与医药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水凝胶材料成功解决了部分以往依靠传统技术在化工和医药领域中无法攻克的困难。其应用范围现已覆盖工业废水、土壤保护、生物医学等重要研究领域... 随着材料学与化工合成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分子材料水凝胶在化工与医药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水凝胶材料成功解决了部分以往依靠传统技术在化工和医药领域中无法攻克的困难。其应用范围现已覆盖工业废水、土壤保护、生物医学等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对水凝胶材料在化工与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其在实际生产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水凝胶 化工 医药 应用
下载PDF
岗梅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蔡家瀚 翁浪仁 +3 位作者 齐英 何子骥 沈志滨 王秋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5,共12页
岗梅为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的干燥根及茎,是岭南凉茶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化学成分以三萜、酚酸、多糖、挥发油等为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补体、抗溃疡、抗阿尔茨海默病等广泛药理作用,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岗梅为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的干燥根及茎,是岭南凉茶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化学成分以三萜、酚酸、多糖、挥发油等为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补体、抗溃疡、抗阿尔茨海默病等广泛药理作用,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然其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研究进行归纳概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从成分特有性、变化性、有效性、可测性四个方面对岗梅的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与讨论,认为岗梅的三萜类和酚酸类成分可作为岗梅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岗梅质量评价体系的规范与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中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江威 苏晓琳 +1 位作者 赵婉 王秋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7期31-34,共4页
胰腺癌是一种早期表现隐匿、生存期短、病死率高且尚无根治方法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当中药作为一种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与各种胰腺癌常规治疗手段相结合时,可取得良好的协同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 胰腺癌是一种早期表现隐匿、生存期短、病死率高且尚无根治方法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当中药作为一种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与各种胰腺癌常规治疗手段相结合时,可取得良好的协同作用,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归纳总结了中药治疗胰腺癌的相关临床应用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期待为未来中药治疗胰腺癌及新药研发提供借鉴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胰腺癌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蒙 匡海学 《化学工程师》 CAS 2015年第7期41-43,共3页
随着化工生产与材料学的高速发展,离子交换树脂这一新型材料与天然药物化学之间的学科交叉已日臻深入,离子交换技术成功的解决了部分以往仅仅依靠天然药物化学无法攻克的难题,其应用范围已贯穿药物开发,成分分析,制剂工艺等重要环节。... 随着化工生产与材料学的高速发展,离子交换树脂这一新型材料与天然药物化学之间的学科交叉已日臻深入,离子交换技术成功的解决了部分以往仅仅依靠天然药物化学无法攻克的难题,其应用范围已贯穿药物开发,成分分析,制剂工艺等重要环节。文章主要围绕其在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天然药物制剂3方面的应用与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天然药物化学 提取分离 化学分析 药物制剂
下载PDF
磁性微球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张鹏 王蒙 +2 位作者 丁彩桐 王知斌 匡海学 《化学工程师》 CAS 2022年第5期54-56,95,共4页
伴随化工合成与材料学的飞速发展,磁性微球这种新型材料与天然药物化学之间的学科交叉已经逐渐深入,磁性微球成功解决了部分以往依靠传统技术手段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无法攻克的困难。它所应用的范围现已贯穿药物开发,成分分析,质量标... 伴随化工合成与材料学的飞速发展,磁性微球这种新型材料与天然药物化学之间的学科交叉已经逐渐深入,磁性微球成功解决了部分以往依靠传统技术手段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无法攻克的困难。它所应用的范围现已贯穿药物开发,成分分析,质量标准和制剂工艺等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围绕其在提取分离、活性筛选、化学分析和药物制剂4个方面的应用与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天然药物化学 化学研究 活性筛选 药物制剂
下载PDF
刺玫果不同提取方式对小鼠抗疲劳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怀雪 孟永海 +3 位作者 吴丽红 马智超 孟祥瑛 王艳艳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刺玫果水煎煮提取法、刺玫果水煎液以80%乙醇沉淀提取法(分别收集沉淀和上清液)、80%乙醇回流提取法不同提取方式对小鼠抗疲劳和抗衰老的影响。方法:抗疲劳实验小鼠50只,分为对照组、水煎液组、醇沉组、上清组、回流组,通过连... 目的:研究刺玫果水煎煮提取法、刺玫果水煎液以80%乙醇沉淀提取法(分别收集沉淀和上清液)、80%乙醇回流提取法不同提取方式对小鼠抗疲劳和抗衰老的影响。方法:抗疲劳实验小鼠50只,分为对照组、水煎液组、醇沉组、上清组、回流组,通过连续10天给予一定剂量的不同提取物后力竭游泳实验,检测肝肌糖原含量,脾脏胸腺重量。抗衰老实验选择正常小鼠10只和老龄小鼠50只,分为青年组、老年组、老年水煎液组、老年醇沉组、老年上清组、老年回流组。给药30天后测其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结果:抗疲劳实验中,上清组和回流组分的脾脏和胸腺重量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水煎液组力竭游泳时间(P<0.05)、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上清组肝糖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流组力竭游泳时间(P<0.01)、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抗衰老实验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MDA,SOD和GSH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水煎液组和老年回流组MDA值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老年水煎液组和老年醇沉组SOD值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水煎液组和老年上清组GSH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刺玫果对抗疲劳和衰老有一定的效果,同等剂量下水提方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抗疲劳 抗衰老
下载PDF
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及药味归属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孙延平 王艳宏 +4 位作者 杨炳友 葛广波 杨凌 王秋红 匡海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837-1846,1853,共11页
目的:依据牵牛子的性味临床主要功效与主治建立相应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化学拆分组分药味的归属,阐明牵牛子药味物质基础,并为... 目的:依据牵牛子的性味临床主要功效与主治建立相应的性味药理学评价体系,对牵牛子化学拆分组分开展中药性味药理学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确定各化学拆分组分药味的归属,阐明牵牛子药味物质基础,并为验证"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药性(气)味科学内涵的新假说,采用与牵牛子性味功效相关的利尿、化痰、泻下通便、兴奋子宫、抗炎、免疫作用等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牵牛子性味药理学评价系统,对牵牛子性味拆分组分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探索牵牛子的不同药味与不同化学拆分组分间的相关性。根据药理学研究结果,采用文献研究,结合聚类分析,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拆分组分进行药味归属,阐明中药药味物质基础。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牵牛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具有明显增加尿量、化痰、增加大肠推进率作用,其中多糖组分作用极为显著。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具有促进胃排空、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免疫增强、兴奋子宫作用,其中酚酸组分大多作用极为明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成2类进行分析,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为一类,主要与利尿、增加大鼠大肠推进率、化痰有关;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为一类,主要对增加胃排空率、增加小肠推进率、抗炎、增强免疫、兴奋子宫有关。结论: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牵牛子的拆分组分进行了性味归属:牵牛子不是单药味中药,而是具有苦味和辛味的复合药味中药;牵牛子的苦味、辛味是可拆分的;牵牛子的利尿、增加大肠推进率、化痰作用可能是其苦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是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促进胃、小肠蠕动、抗炎、免疫增强作用、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是其辛味的功能体现,其物质基础为酚酸组分、树脂苷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子 化学拆分组分 性味药理学 药味归属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的类叶牡丹中9种皂苷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梁军 宋艳 +2 位作者 吕邵娃 夏永刚 匡海学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99-260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类叶牡丹中9种皂苷类化合物在大鼠血浆中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UPLC-Qtrap-MS/MS方法结合DAS 2.0软件测定类叶牡丹中9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大鼠血药浓度。色谱条件为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类叶牡丹中9种皂苷类化合物在大鼠血浆中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UPLC-Qtrap-MS/MS方法结合DAS 2.0软件测定类叶牡丹中9种皂苷类化合物的大鼠血药浓度。色谱条件为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分析时间20 min;柱温35℃;流速0.3 mL/min;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为4000 QTRAP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ESI),ESI;负离子模式下,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结果:9种皂苷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其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种皂苷的LOQ分别为8.3、7.9、31.3、17.3、15.8、7.9、15.3、1.9和0.5 ng/mL,RSD<3.05%,9种皂苷的T_(max)在0.5~2.0 h之间,T_(1/2)在1.9~4.4 h之间,各单体皂苷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表现出快速吸收,又缓慢消除一致的趋势。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为类叶牡丹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牡丹 皂苷类成分 药代动力学 UPLC-Qtrap-MS/MS
下载PDF
含羞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彪 孙延平 +4 位作者 史丛晶 张文森 康钰艳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53-3162,共10页
豆科含羞草属植物,在全球分布广泛。现代研究发现含羞草属植物中含有黄酮及其苷类、萜类、苯丙素类、甾体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蛇毒、抗氧化、镇痛、保护生殖系统、降血糖、利尿等... 豆科含羞草属植物,在全球分布广泛。现代研究发现含羞草属植物中含有黄酮及其苷类、萜类、苯丙素类、甾体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蛇毒、抗氧化、镇痛、保护生殖系统、降血糖、利尿等多种药理活性。该属植物有毒,主要表现在溶血、遗传毒性(致畸性)、细胞毒性等方面。该文对含羞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性等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为该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及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羞草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毒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天然产物多糖对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雨 孙延平 +2 位作者 杨炳友 王秋红 匡海学 《化学工程师》 CAS 2022年第11期62-65,共4页
脂肪酶能水解脂肪形成脂肪酸和甘油,抑制脂肪酶活性是治疗肥胖、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然而,现有临床报道的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伴有便秘、腹泻等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寻找天然产物中高效低毒的抑制剂... 脂肪酶能水解脂肪形成脂肪酸和甘油,抑制脂肪酶活性是治疗肥胖、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然而,现有临床报道的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伴有便秘、腹泻等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寻找天然产物中高效低毒的抑制剂。近年来,多糖日益成为天然产物来源的脂肪酶抑制剂研究的一个热点,并逐步引起国内外医药学界的重视,然而,关于多糖的脂肪酶抑制活性方面的系统性综述内容较少。本文归纳总结了天然多糖对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相关报道,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天然多糖类脂肪酶抑制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多糖 天然产物 酶抑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狼毒大戟中松香烷型二萜内酯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蒙 李静 +3 位作者 魏晴 王秋红 杨炳友 匡海学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8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对狼毒大戟中松香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将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与6种不同的人肿瘤细胞株相互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硅胶、ODS等柱色谱与1D、2D-NMR波谱学测试技术结合,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并确定4个松香... 目的:对狼毒大戟中松香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将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与6种不同的人肿瘤细胞株相互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硅胶、ODS等柱色谱与1D、2D-NMR波谱学测试技术结合,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并确定4个松香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jolkinolide A(1)、jolkinolide B(2)、17-hydroxyjolkinolide A(3)、17-hydroxyjolkinolide B(4)。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分别测定其与6种人肿瘤细胞株:肝癌Hep G-2、乳腺癌MCF-7、胃癌SGC-7901、胃癌BGC-823、胃癌MGC-803、宫颈癌Hela相互作用结果,并计算抑制率与半抑制率(IC_50)。结果:化合物2对肝癌Hep G-2、乳腺癌MCF-7、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有显著得抑制作用IC50均<25μmol·L^-1,化合物4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IC50<30μmol·L^-1。结论:狼毒大戟中松香烷型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大戟 松香烷型二萜内酯 噻唑蓝比色法 抗肿瘤
下载PDF
知母水层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炳友 高云龙 +3 位作者 张晶 刘艳 夏永刚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知母水层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反相ODS柱色谱结合高效液相技术对知母水层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知母水层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脯氨酸(1),L-缬氨酸(2),亮氨酸... 目的:研究知母水层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反相ODS柱色谱结合高效液相技术对知母水层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知母水层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脯氨酸(1),L-缬氨酸(2),亮氨酸(3),异亮氨酸(4),色氨酸(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百合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知母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L-脯氨酸 L-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下载PDF
基于氨基苯甲酸衍生化HPLC-FLD分析中药多糖单糖组成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军 夏永刚 +2 位作者 杨炳友 王秋红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建立对氨基苯甲酸衍生化(p-AMBA)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多糖单糖组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和Waters C18(4.6 mm×150 mm,5μm)串联,流速... 目的:建立对氨基苯甲酸衍生化(p-AMBA)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多糖单糖组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和Waters C18(4.6 mm×150 mm,5μm)串联,流速:0.6 m L/min,柱温:35℃,流动相A为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 H 2.54),含20 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流动相B为流动相A和甲醇按1∶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梯度洗脱,0~12 min,2%~5%B;12~50 min,5%~8%B;50~55 min,8%~20%B,激发波长:313nm,发射波长:358 nm。结果:酸浆多糖含有Gal、Glc、Ara、Gal UA、Glc UA及Rha等6种单糖,其摩尔比为7.26∶6.57∶6.46∶14.04∶20.38∶1.0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为中药多糖类物质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对氨基苯甲酸衍生 单糖组成
下载PDF
牵牛子多糖PNP-5的结构表征及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延平 王博譞 +6 位作者 刘艳 梁军 刘艳鑫 曹琦 杨炳友 王秋红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42-48,共7页
目的:从牵牛子中分离纯化牵牛子多糖PNP-5,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体外生物活性研究。方法:采用UV、IR、HPSEC、HPLC、GC-MS、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及13C-NMR等方法对PNP-5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体外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及对体外小鼠... 目的:从牵牛子中分离纯化牵牛子多糖PNP-5,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体外生物活性研究。方法:采用UV、IR、HPSEC、HPLC、GC-MS、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及13C-NMR等方法对PNP-5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体外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及对体外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影响考察体外生物活性。结果:PNP-5相对分子质量为1.78×106Da,PNP-5主链可能以Rha为核心连接少量的Glc、Gal和Man作为主链,支链部分主要包含GlcA、GalA。这些醛酸可能是在Rha的C-4位、Gal的C-6位、Man的C-6位有连接的分支点。PNP-5的末端残基可能为α-Araf-(1→和β-D-Xylp-(1→。体外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PNP-5具有明显的体外ABTS+·清除能力和体外抑制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结论:PNP-5为单糖组成丰富支链较多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具有一定体外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子 多糖 结构表征 自由基清除 脾细胞增殖
下载PDF
商陆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霄 孙延平 +1 位作者 王秋红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2-17,共6页
目的:观察商陆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7.5 mg/100 g)的方法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两周。考察商陆低剂量组(0.10 g/kg)、商陆高剂量组(0.20 g/kg)、... 目的:观察商陆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7.5 mg/100 g)的方法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两周。考察商陆低剂量组(0.10 g/kg)、商陆高剂量组(0.20 g/kg)、多糖低剂量组(0.15 g/kg)、多糖高剂量组(0.31 g/kg)、皂苷低剂量组(0.11 g/kg)、皂苷高剂量组(0.22 g/kg)、多糖与皂苷合用组(多糖0.31 g/kg+皂苷0.22 g/kg)血清中白蛋白、总蛋白、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硫酸吲哚酚、血清内毒素脂多糖以及尿中蛋白含量的变化。观察各组肾脏、结肠组织病理改变。以16S rDNA对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商陆高剂量组、多糖高剂量组、皂苷高剂量组、多糖皂苷合用组粪便样品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商陆及其性味拆分组分降低了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内异常升高的肌酐、尿素氮、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硫酸吲哚酚和内毒素脂多糖(P<0.01),提高了总蛋白和白蛋白(P<0.01)。光镜检查结果表明,商陆及其性味拆分组分肾小管上皮肿胀明显减轻。商陆及其性味拆分组分显著提高了在模型组中减少的普雷沃菌属水平。结论:商陆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具有改善阿霉素诱导的肾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能够改善肾功能,缓解低蛋白血症与高脂血症,减少血清内肠道内源性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 性味拆分组分 阿霉素肾病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麻黄多糖对卵白蛋白所致豚鼠过敏性哮喘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军 穆光锐 +1 位作者 夏永刚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麻黄多糖(PB)对卵白蛋白(OVA)所致豚鼠过敏性哮喘作用研究。方法:健康幼年豚鼠一级英国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B高剂量组、PB中剂量组和PB低剂量组,通过OVA诱导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成模后进行引喘潜伏... 目的:探讨麻黄多糖(PB)对卵白蛋白(OVA)所致豚鼠过敏性哮喘作用研究。方法:健康幼年豚鼠一级英国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B高剂量组、PB中剂量组和PB低剂量组,通过OVA诱导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成模后进行引喘潜伏期测定,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血清和灌洗液白细胞总数与分类计数的测定,血清IgE、cAMP和cGMP含量的测定。结果:PB各剂量组引喘潜伏期表现不同程度的延长(P<0.01,P<0.05);支气管纤毛上皮脱落、管腔阻塞等表现有不同程度改善,肺泡壁增厚程度、肺瘀血及炎性浸润等均有所减轻;白细胞总数(WBC)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含量亦明显降低(P<0.01);血清总IgE含量显著降(P<0.01),血清cAMP、cGMP含量、cAMP/cGMP比值无变化。结论:麻黄多糖PB防治豚鼠过敏性哮喘作用主要通过调整血清总IgE含量,与血清cAMP和cGMP水平相关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多糖 豚鼠 过敏性哮喘 IGE CAMP CGMP
下载PDF
基于完全酸水解组成糖特征的几种法定基源麻黄多糖鉴别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军 孙黎明 +3 位作者 宋艳 王天龙 夏永刚 匡海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77-1483,共7页
草麻黄多糖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对几种法定基源麻黄属多糖进行鉴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采用PMP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和麻黄根多糖的完全酸水解单糖组成,考察其组... 草麻黄多糖具有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对几种法定基源麻黄属多糖进行鉴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研究采用PMP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和麻黄根多糖的完全酸水解单糖组成,考察其组成糖种类和含量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源自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和麻黄根的二十批几种法定基源麻黄多糖实现了区分和辨别。甘露糖(1)、氨基葡萄糖(2)、半乳糖醛酸(8)和葡萄糖(9)在区分草麻黄多糖与麻黄根、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等三种麻黄多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半乳糖(10)在区分木贼麻黄多糖与草麻黄、中麻黄和麻黄根等三种麻黄多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PMP柱前衍生UPLC-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通过完全酸水解组成糖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和麻黄根多糖鉴别研究,该方法稳定可行,且重现性好,可为麻黄属多糖的质量评价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多糖 完全酸水解 组成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生麦芽和炒麦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晴 匡海学 王秋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538-1542,I0009,共6页
目的:研究生麦芽和炒麦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比较生麦芽和炒麦芽降血脂作用的差异。方法:饲喂高脂饲料及灌服脂肪乳4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生麦芽和炒麦芽水煎液灌胃干预4周。造模4周后通过眼眶取血,生... 目的:研究生麦芽和炒麦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比较生麦芽和炒麦芽降血脂作用的差异。方法:饲喂高脂饲料及灌服脂肪乳4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生麦芽和炒麦芽水煎液灌胃干预4周。造模4周后通过眼眶取血,生化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灌胃4周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及肝脏重量,检测血清TG、TC、LDL-C、HDL-C含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比色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TG、TC、LDL-C、AI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灌胃4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组、生麦芽和炒麦芽水煎液组对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辛伐他汀组、生麦芽和炒麦芽能够显著降低肝指数(P〈0.05或P〈0.01),辛伐他汀组、生麦芽和炒麦芽都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AI值(P〈0.05或P〈0.01),升高HDL-C值(P〈0.05或P〈0.01),降低肝脏组织MDA水平(P〈0.05或P〈0.01),升高SOD水平(P〈0.05)。结论:生麦芽和炒麦芽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且生麦芽效果强于炒麦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麦芽 炒麦芽 高脂血症 降血脂作用
下载PDF
知柏地黄丸中知母对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大鼠膜性肾炎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明继阳 丁彦 +3 位作者 李洋 王知斌 匡海学 王秋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中知母对大鼠膜性肾炎慢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知柏地黄丸组和无知母知柏地黄丸组,采用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大鼠膜性肾炎模型,观察大鼠尿蛋白、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生化指标,及...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中知母对大鼠膜性肾炎慢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知柏地黄丸组和无知母知柏地黄丸组,采用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大鼠膜性肾炎模型,观察大鼠尿蛋白、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切片HE染色后的病理形态。结果:知柏地黄丸组在给药4周后,大鼠尿蛋白、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组织形态的改善效果与模型组比有极显著性差异,并优于无知母知柏地黄丸组。结论:知柏地黄丸中知母有治疗大鼠慢性膜性肾炎的作用,方剂中配伍知母,提高治疗效果,知母发挥其滋阴补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知柏地黄丸 大鼠肾炎模型
下载PDF
类叶牡丹皂苷G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军 宋艳 +4 位作者 刘俊希 苑宏宇 黄晓莹 夏永刚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UPLC-MS/MS法,测定类叶牡丹皂苷G(Cauloside G)在大鼠体内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肾、脑)中的分布特点及组织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方法:大鼠灌胃给予Cauloside G150 mg/kg,给药后0.5、1、2、4和6 h 5个时间点... 目的:建立了一种UPLC-MS/MS法,测定类叶牡丹皂苷G(Cauloside G)在大鼠体内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肾、脑)中的分布特点及组织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方法:大鼠灌胃给予Cauloside G150 mg/kg,给药后0.5、1、2、4和6 h 5个时间点,收集心、肝、脾、肾、脑组织样品,处理后通过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仪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5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重反应监测(MRM)。结果:大鼠灌胃给予Cauloside G后,Cauloside G在大鼠的心、肝、脾、肾和脑中均有分布。心脏组织中,Cauloside G是在给药0.5 h后浓度达到最高值,浓度为(53.7±7.60)ng/mL;肝、脾、肾、脑组织中,Cauloside G是给药1 h后浓度达到峰值,浓度分别为(90.1±6.19)ng/mL,(103.2±17.67)ng/mL,(101.8±14.32)ng/mL,(68.2±14.76)ng/mL。结论:Cauloside G在大鼠体内的各个组织均有分布,其中肝、脾、肾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高,该研究为类叶牡丹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牡丹 Cauloside G 组织分布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