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叶牡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国玉 徐娜 +3 位作者 刘晓燕 武震 吕邵娃 匡海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1-1436,共6页
目的对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robustum根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类叶牡丹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 目的对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robustum根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类叶牡丹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刺囊酸-3-Oβ-D-葡萄吡喃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葡萄吡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2)、HN-saponinH(3)、ciwujianosides A1(4)、glycoside L-K1(5)、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leonticin F(7)、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刺囊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8)、leonticin A(9)、莫诺苷(10)。结论化合物10是环烯醚萜类,其余化合物为皂苷类;化合物1、10首次从红毛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牡丹 刺囊酸-3-O-β-D-葡萄吡喃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 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葡萄吡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 HN—saponin H 莫诺苷
原文传递
类叶牡丹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国玉 吕邵娃 +4 位作者 武震 李文兰 郭玉岩 阎新佳 匡海学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2-966,共5页
目的对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robustum)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MCI gel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数据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类叶牡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刺囊... 目的对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robustum)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MCI gel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数据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类叶牡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刺囊酸(1)、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1→2)-α-L-阿拉伯吡喃糖苷(2)、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常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1→3)]-α-L-阿拉伯吡喃糖苷(4)、3-O-β-D-葡萄吡喃糖-(1→2)-α-L-阿拉伯吡喃糖--28-O-刺囊酸-α-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苷(5)、3-O-α-L-阿拉伯吡喃糖-常春藤皂苷元-28-O-(4-O-乙酰基)-α-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苷(6)、(6R,7E,9R)-9-羟基-4,7-巨豆二烯-3-酮-9-O-β-D-葡萄糖苷(7)、(9R)-9-羟基-4,6-巨豆二烯-3-酮-9-O-β-D-葡萄糖苷(8)、麦芽糖(9)和蔗糖(10)。结论鉴定的10个化合物中,5为该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余均为首次从红毛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牡丹 三萜皂苷 结构鉴定 巨豆二烯 葳严仙皂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