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1
作者 唐强 朱冬梅 +3 位作者 刘景隆 张立国 王艳 徐波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1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分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及临床疗效为指标 ,临床对比观察了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法 (简称针康法 )、...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分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及临床疗效为指标 ,临床对比观察了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法 (简称针康法 )、康复法、头穴丛刺法对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针康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疗效优于头针组及康复组 (P <0 0 1,P <0 0 5 ) ;总有效率达 97 14 %。另外 ,针康法对纠正足下垂、足内翻 ,减少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关节挛缩、误用综合症及预防异常运动模式的出现有一定作用。结论针康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头针 康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梗死大鼠康复训练后脑功能恢复及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5
2
作者 秦颖 唐强 +3 位作者 倪金霞 朱文增 段淑荣 王德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9期539-540,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及其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抽签法将 3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 (假手术组 )、B组 (造模组 )、C组 (康复组 )。运用血管内线栓法制备脑梗死动物模型 ,术后 2 4h、3d及 7d分别进... 目的探讨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及其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抽签法将 3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 (假手术组 )、B组 (造模组 )、C组 (康复组 )。运用血管内线栓法制备脑梗死动物模型 ,术后 2 4h、3d及 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 ,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 ,并于术后第 7d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 ,B、C组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各时间点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各组大鼠术后 2 4h均出现抓握、行走及协调能力障碍 ,随着时间的延长 ,A组的各项功能很快恢复 ,B、C组功能改善远不及A组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B组比较 ,缺血后 3d ,C组平衡木试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缺血后 7d ,除Berderson评分外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脑缺血第 7d ,与A组比较 ,B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明显水肿 ,周围区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 ;与B组比较 ,C组大鼠脑缺血区脑组织水肿减轻 ,神经细胞数目增多。结论康复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 ;减轻大鼠脑缺血区脑组织水肿 ,增加周围区神经细胞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大鼠
下载PDF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波 唐强 李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7期514-515,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物质基础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电针“前三里”、“后三里”穴对大鼠梗死区域缺血损伤组织、坏死...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物质基础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电针“前三里”、“后三里”穴对大鼠梗死区域缺血损伤组织、坏死神经元和血管、突触数目等变化的影响。结果电针可以改善组织病理学指标,促进突触数目和结构的恢复,增加MAP2和SYN的表达。结论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Wistar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促进脑缺血后突触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梗死 神经元 突触 大鼠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bFGF、TGF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秦颖 马丽媛 +3 位作者 倪金霞 唐强 朱文增 王德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造模组)、C组(运动训练组),采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造模组)、C组(运动训练组),采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术后24h、3d、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及bFGF、TGF的测定。结果:与A组比较,B、C组的Bederson评分各时间点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A组的各项指标很快恢复,B、C组功能改善远不及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组平衡木评分在术后3d即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7d除Bederson评分外,C组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A组与B组术后7d皮质及海马部位均有少量的bFGF及TGF表达,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bFGF及TGF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运动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增加患肢的肌力,诱导缺血周边区bFGF及T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康复
下载PDF
对中风后在运动功能恢复中双侧半球活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畅 张华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114-115,共2页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中风后功能的恢复与大脑可塑性有关,本文旨在阐述近年对一侧脑缺血后双侧大脑半球的活动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中风 可塑性 双侧大脑半球 双侧运动
下载PDF
针灸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晶 王艳 刘波 《中国伤残医学》 2006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痛的病人随机分成3组:针康组、针灸组和康复组,针灸组只进行康复手法治疗,康复组只进行针灸治疗,针康组同时进行以上两种治疗。结果:经4周治疗后,针康组与针灸组,针康组与康复组...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痛的病人随机分成3组:针康组、针灸组和康复组,针灸组只进行康复手法治疗,康复组只进行针灸治疗,针康组同时进行以上两种治疗。结果:经4周治疗后,针康组与针灸组,针康组与康复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针灸组与康复组无差异。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手法对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痛 针灸 康复 康复手法
原文传递
头部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昭亮 姚玲 鲍金英 《黑龙江中医药》 2007年第6期45-46,共2页
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之一,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传统医疗技术,推拿在现代康复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推拿常与康复技术相结合,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疑难性... 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之一,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传统医疗技术,推拿在现代康复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推拿常与康复技术相结合,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疑难性疾病,常遗留有失语、面瘫、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头部体表的良性刺激可以相应地影响大脑皮层,进而对神经功能有促进作用。头部推拿就是一种很好的良性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推拿 康复过程 脑卒中 临床观察 训练治疗 现代康复医学 肢体功能障碍 现代医学研究
原文传递
国内应用免疫抑制剂制作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袁洪超 苏晶 +1 位作者 高潇 邢艳丽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引发的人和动物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进一步对这些疾病进行研究,免疫抑制模型逐渐被引入动物实验.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引发的人和动物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了进一步对这些疾病进行研究,免疫抑制模型逐渐被引入动物实验.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归纳和总结应用免疫抑制剂来制作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一些方法,了解国内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规范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寻求统一、稳定、简便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动物模型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头穴丛刺结合神经网络仪对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孟昭亮 姚玲 鲍金英 《黑龙江中医药》 2007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确定头穴丛刺和神经网络仪结合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并应用神经网络仪,观察组增加头穴丛刺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疗效(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 目的:确定头穴丛刺和神经网络仪结合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并应用神经网络仪,观察组增加头穴丛刺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疗效(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神经网络重建仪对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有较好的疗效,宜结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神经网络重建 肩关节半脱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