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情志异常研究概述
1
作者 郭述豪 冯楚文 +8 位作者 屈媛媛 陈涛 邵玉莹 鲁菁 李彬彬 刘婷婷 朱明航 袁志英 杨添淞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240-1244,共5页
中医认为,脾虚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情志异常发病根本,临床治疗常涉及心、肝、肾。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多采用中药内服、针刺、艾灸、推拿疗法,可能通过改善氧化应激与免疫炎症、调节神经-内分泌、控制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 中医认为,脾虚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情志异常发病根本,临床治疗常涉及心、肝、肾。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多采用中药内服、针刺、艾灸、推拿疗法,可能通过改善氧化应激与免疫炎症、调节神经-内分泌、控制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建议今后研究建立CFS情志异常辨证分型标准,提高辨证施治准确性;形成完善的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指导各种内外治法的规范化应用;基于发病机制探索客观指标,借助神经影像学技术关注疾病靶点脑区形态、功能改变,完善CFS诊断及预后评估;基于中医理论指导,完善CFS情志异常动物造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 情志异常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原文传递
慢性避水应激法建立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及其评价
2
作者 刘婷婷 张擎宇 +6 位作者 赵香顺 石运来 于燕南 王正文 陈少宗 冯楚文 杨添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0-846,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避水应激(WAS)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的方法,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30只雄性清洁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大鼠每日采用WAS法诱导1 h,连续干预造模10 d;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 目的:探讨慢性避水应激(WAS)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的方法,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30只雄性清洁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大鼠每日采用WAS法诱导1 h,连续干预造模10 d;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干预。造模结束后,观察并记录2组大鼠一般情况和体质量,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PM)实验检测2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OE)百分率和进入开放臂时间(OT)百分率,腹壁撤回反射(AWR)实验检测2组大鼠内脏敏感性,心电图检查2组大鼠心率变异性(HRV),腹外斜肌肌电图(EMG)检测2组大鼠结直肠痛敏阈值,多通道生理信号记录仪检测2组大鼠结肠慢波频率。结果:2组大鼠在整个造模期间均无死亡情况,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均伴有精神状态欠佳、自主活动减少、少动、皮毛散乱且无光泽、易激惹和肛门口不净等情况;对照组大鼠精神状态、自主活动、皮毛和肛周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EPM实验,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E百分率和OT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AWR实验,模型组中AWR半定量评分≥3分大鼠共12只,内脏痛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率为60%。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低频信号(LF)和LF/高频信号(HF)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HF明显降低(P<0.05)。EMG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结肠慢波频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采用WAS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大鼠行为及精神情绪改变、内脏敏感性升高、结肠慢波频率加快和自主神经系统平衡性紊乱,WAS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造模方式,用于观察和评价IBS治疗的相关药物及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行为学 内脏高敏感性 结肠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平衡性
下载PDF
基于MRI探讨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穴位特异性效应机制
3
作者 郭述豪 刘婷婷 +8 位作者 冯楚文 屈媛媛 陈涛 邵玉莹 鲁菁 李彬彬 朱明航 袁志英 杨添淞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88-493,共6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受损,针刺治疗VCI的效果显著,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MRI能为观察VCI患者病变脑区的结构功能改变提供可视化依据。有研究发现针刺不同穴位时大脑的结构功能改善具有一定差异,可能涉及针刺...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认知功能受损,针刺治疗VCI的效果显著,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MRI能为观察VCI患者病变脑区的结构功能改变提供可视化依据。有研究发现针刺不同穴位时大脑的结构功能改善具有一定差异,可能涉及针刺疗法的穴位特异性效应机制。梳理近年来VCI患者脑区改变的MRI报道与针刺治疗VCI的MRI研究,分析针刺改善VCI患者病变脑区结构与功能的MRI表现,揭示针刺不同穴位、穴位组合与真/假穴治疗VCI的穴位特异性效应机制,为针刺治疗VCI的临床应用及选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针刺 磁共振成像 穴位特异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川芎–当归”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段旭龙 孙晓伟 《中医学》 2024年第9期2101-2112,共12页
目的:本文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川芎–当归药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川芎和当归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获得相关目标。利... 目的:本文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川芎–当归药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川芎和当归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获得相关目标。利用Venny2.1绘制韦恩图获取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将其输入Cytoscape3.9.1软件绘制“当归、川芎–共同靶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本体(GO)、京都靶点与靶点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用微生信做富集分析的气泡图。利用AutoDock软件对分子对接进行了验证,并用pymol软件对分子对接进行了可视化。结果:分析出当归、川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活性成分9个,且潜在作用靶点53个,关键作用靶点为JUN、ESR1、CASP3、PTGS2。结论:当归、川芎药对通过多种通路、多种有效活性成分、多种有效靶点、实现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涉及钙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AKT通路等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为后续研究此药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Objective: In this paper, computer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Chuanxiong and Angelica sinen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 Methods: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related targets of Chuanxiong and Angelica sinensis were screened by TCMSP database, and the related targets were obtained by searching GeneCard, OMIM, DrugBank and Disgenet databases. The Venny2.1 Venn diagram was used to obtain the common targets of the drugs and diseases, and then entered into the Cytoscape 3.9.1 software to draw the network diagram of “Angelica sinensis and Rhizoma Ligustici Chuanxiong - common targets - acute ischaemic stroke”. The protein interaction PPI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STRING database and Cytoscape 3.9.1 software, and the gene ontology (GO) 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 enrichment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DAVID database, and the bubble diagrams of the enrichment analyses were made by using Microbiology Letter. The molecular docking was verified by AutoDock software and visualised by Pymol software. Result: Nin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53 potential targets of Angelica sinensis and Rhizoma Ligustici Chuanxio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he key targets were JUN, ESR1, CASP3 and PTGS2. Conclusion: The pair of Angelica sinensis and Rhizoma Ligustici Chuanxiong can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a variety of pathways,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arge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is drug on acute ischaemic stroke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 and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AKT pathway,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ubsequent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his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aemic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当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富集分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青少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现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涛 孙忠人 +5 位作者 李彬彬 冯楚文 屈媛媛 王庆勇 李超然 杨添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12期782-785,共4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以持续不缓解的病态性疲劳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既往关于CFS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成年人,较少开展对青少年群体的针对性研究。研究显示,青少年CFS患者患病率逐年增高,...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以持续不缓解的病态性疲劳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既往关于CFS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成年人,较少开展对青少年群体的针对性研究。研究显示,青少年CFS患者患病率逐年增高,由于诊断困难、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佳,加大对青少年CFS的研究力度极为必要。本文对青少年CFS的诊断标准、漏诊原因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青少年CFS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青少年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金纳多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孙晓伟 景允南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0期1154-1159,共6页
目的评价金纳多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因血管性认知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随访期间是否连续服用金纳多进行分组,使用倾向性评分法进行匹配,观察随访2年... 目的评价金纳多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因血管性认知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随访期间是否连续服用金纳多进行分组,使用倾向性评分法进行匹配,观察随访2年后MoCA和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es questionnaire,FAQ)评分,评估金纳多的疗效。结果共纳入233例患者,金纳多组59例,对照组174例。无放回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金纳多组和对照组各匹配56例,两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随访结束时,两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金纳多组MoC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金纳多组FA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9),对照组FAQ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2年随访FA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结论金纳多有助于缓解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维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多 血管性认知障碍 真实世界研究 倾向评分匹配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针灸的起效机制
7
作者 鲁菁 邵玉莹 +5 位作者 冯楚文 屈媛媛 郭述豪 陈涛 李彬彬 杨添淞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9期3867-3872,共6页
脑-肠轴以肠道微生物为关键介质,通过动态调节大脑与肠道信息交流网络平衡,参与介导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的生理及病理变化。针灸作为传统外治法,已被证实具有良性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等作用,为针... 脑-肠轴以肠道微生物为关键介质,通过动态调节大脑与肠道信息交流网络平衡,参与介导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的生理及病理变化。针灸作为传统外治法,已被证实具有良性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等作用,为针灸通过调节脑-肠轴防治疾病提供客观证据支持,但其对脑-肠轴的调控途径仍有待进一步明晰。因此,以经络循行为指导系统梳理针灸对脑-肠轴的调控效应,以期基于脑-肠轴为针灸效应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肠轴 起效机制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趋势与治疗现状
8
作者 陈涛 屈媛媛 +7 位作者 李彬彬 鲁菁 邵玉莹 郭述豪 冯楚文 孙维伯 孙忠人 杨添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仍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属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和自发出血倾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虽然较低,但该病患者发生AIS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仍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属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和自发出血倾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虽然较低,但该病患者发生AIS的风险更高;且AIS患者经治疗后也会出现血小板减少情况。而AIS的抗凝治疗与ITP的抗出血治疗相矛盾,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导致该类患者死亡率较高、疗效不佳、预后较差。因此,AIS患者合并ITP时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基于流行病学分析了AIS与ITP的发病趋势、ITP增加AIS发病风险的原因/机制,并综述了AIS合并ITP的治疗方案及治疗难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AIS合并ITP患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