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氏腹针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波 许嘉犇 +3 位作者 马冰宇 魏巍 孟勇 赵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6期82-84,共3页
目的证明孙氏腹针疗法在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中的作用并分析作用机理。方法采用180例患者,分为6组,每组30例。1基础治疗组;2孙氏腹针组;3手法复位组;4夹脊电针组;5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6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所有治疗1... 目的证明孙氏腹针疗法在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复位成功率中的作用并分析作用机理。方法采用180例患者,分为6组,每组30例。1基础治疗组;2孙氏腹针组;3手法复位组;4夹脊电针组;5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6夹脊电针加手法复位组。所有治疗1次/天,每周治疗5次,治疗周期为2周或(或<2周)。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检查各疗效。结果 1.各组对比(TCD)提示椎动脉血流动力明显改善(P<0.05),(FS-CSA)降低(P<0.05)。2.孙氏腹针加手法复位组评分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孙氏腹针可明显改善颈背部项韧带、斜角肌的肌张力,使颈部的骨关节力学平衡关系趋向于正常,血管压力和弹性发生改变,颅内供血增加,使症状减轻,更重要的是给复位手法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复位成功率大大提高,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对有些无效病例亦能提高疗效,使其有效或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氏腹针 椎动脉型颈椎病 手法复位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孙申田教授运动针法的整理和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7期39-41,共3页
孙申田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运动针法,是指在行针过程中让患者做对抗性主动运动,根据病情程度主动调整活动范围,使局部症状消失和运动障碍恢复的方法。提出了运动针法的适用范围、取穴原则、针刺手法、运动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 孙申田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运动针法,是指在行针过程中让患者做对抗性主动运动,根据病情程度主动调整活动范围,使局部症状消失和运动障碍恢复的方法。提出了运动针法的适用范围、取穴原则、针刺手法、运动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把握和理解运动针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和操作。最后本文分析了运动针法的优势和应用要点以及临床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申田 运动针法 学术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