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8”黑龙江极端强降水过程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
1
作者 齐铎 王承伟 +5 位作者 白雪梅 公衍铎 孙琪 栾晨 唐凯 赵玉洁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71,共15页
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及ERA5(ECMWF reanalysis version 5)再分析资料,从气候统计、天气分析及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分析2023年8月2—4日黑龙江省东南部一次极端强降水过程。高空持续辐散、副热带高压和东北北部冷涡稳定少动、西南低空急流持... 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及ERA5(ECMWF reanalysis version 5)再分析资料,从气候统计、天气分析及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分析2023年8月2—4日黑龙江省东南部一次极端强降水过程。高空持续辐散、副热带高压和东北北部冷涡稳定少动、西南低空急流持续水汽输送等有利条件是此次强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经向水汽净收入层和大气饱和层深厚,大气层结为弱对流不稳定;中层受西北气流控制,低层西南急流发展、伴随弱低涡东移,形成水平风速辐合及系统性上升运动,产生大范围持续性降水;该阶段以层积混合云为主,降水效率高,个别时段伴有列车效应,造成极端小时降水量及较大累积降水量。第2阶段,经向水汽净收入集中在对流层低层,且中心强度较大,对流层低层暖湿、饱和,中高层干冷,大气具有较强对流不稳定;在中层槽和低层暖式切变的系统性抬升以及地形辐合抬升的共同作用下,局地有积云发展,引发短时强降水,降水强度分布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西南急流 列车效应 地形效应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地下火形成火环境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舒立福 王明玉 +2 位作者 田晓瑞 李忠琦 肖永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7,共6页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地下火的多发地区。对该地区2002年发生的地下火研究表明: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森林地下火的多发地区。对该地区2002年发生的地下火研究表明: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引起地下火灾。地下火有地理和时间分布特征。地表火主要发生在原始森林区域,如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都有可能发生地下火。地下火一般燃烧速度慢,持续时间长,燃烧充分,具有隐蔽性强、燃烧不连续、方向易变等特点,地下火在所有火灾中对森林危害最大,特别是对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的破坏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地下 腐殖质可燃物 泥炭可燃物 林火天气
下载PDF
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高永刚 顾红 张广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92,共6页
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森林雷击火高发区域,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对该区域森林雷击火的监测、预警、管理及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云地闪观测数据(2005—2007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与森林雷击火历史数据(196... 大兴安岭林区是中国森林雷击火高发区域,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研究对该区域森林雷击火的监测、预警、管理及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云地闪观测数据(2005—2007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与森林雷击火历史数据(1965—2007年)等资料,分析了云地闪火源、与可燃物相关的林型分布、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林火初始蔓延速度等因素对森林雷击火的重要影响。采用权重分析法,建立了森林雷击火综合指标模型。结果表明:综合模型指标计算值ITDX越大,发生森林雷击火的危险程度越高。当ITDX≧0.9时,极度危险,极易发生雷击火;当0.9>ITDX≧0.7时,高度危险,易发生雷击火;当0.7>ITDX≧0.4时,中、低度危险,可发生雷击火;当0.4>ITDX时,不发生森林雷击火。综合模型能合理地反映云地闪火源、与林型分布相关的可燃物、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林火初始蔓延速度等因素对森林雷击火的综合影响,符合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雷击火环境所处的危险程度和实际森林雷击火发生情况,可为森林雷击火危险程度的监测或预警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雷击火 指标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发生的相关条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忠琦 张淑云 +1 位作者 张春梅 王明玉 《森林防火》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对大兴安岭林区的雷击火的研究表明:可燃物、干雷暴和较高的地形构成了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雷暴,特别是干雷暴出现时,遇到降水少、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可燃物干燥的情况,就容易引起火灾。纬度越高的林区,雷击火越多,N51°... 对大兴安岭林区的雷击火的研究表明:可燃物、干雷暴和较高的地形构成了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雷暴,特别是干雷暴出现时,遇到降水少、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可燃物干燥的情况,就容易引起火灾。纬度越高的林区,雷击火越多,N51°以北海拔800m以上山脉的腹部或山顶的落叶松-偃松林、樟子松-偃松林内地区为雷击火发生最集中区域。一次干雷暴天气过程,可以同时引起多起雷击火。雷击火多发生在6~8月,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午14~17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林区 雷击火 发生条件 可燃物 干雷暴 纬度 火环境 森林火灾
下载PDF
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高永刚 张广英 +1 位作者 韩俊杰 姜丽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1-44,共4页
利用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林区和小兴安岭伊春林区11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研... 利用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林区和小兴安岭伊春林区11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研究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模型模拟值可应用于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对IN、IMN和INMC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实际使用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IMN指数总体应用效果最好,IN指数次之,INMC指数较好,3种指数可在黑龙江省林区大范围推广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考虑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这一因素,可提高INMC指数的应用效果。划分了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应用中相应的森林火险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 火险等级 可燃物含水率
下载PDF
黑龙江省呼中林区地下火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忠琦 张淑云 +1 位作者 李华 王明玉 《森林防火》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引起地下火灾。地下火有地理和时间分布特征。地下火作为一个随机干扰因子引发森林火灾,使得地下火的预防与扑救变得更加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呼中林区 地下火 发生特点 气象条件
下载PDF
黑龙江开江日期预报模型
7
作者 于成刚 张春梅 张春红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年第3期37-38,41,共3页
依据黑龙江漠河、开库康、呼玛、三卡4站近50a实测水文气象记录,分析了影响开江日有关的水文气象临界因素,采用临界指标法,建立了两站的短期开江日预报模型和中期开江日预报模型。
关键词 开江日预报 相对冰盖强度 水位上涨加速度 气温临界期 黑龙江
下载PDF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在森林火险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高永刚 张广英 +1 位作者 顾红 周尔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9期171-175,共5页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是森林火险预报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5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是森林火险预报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5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并将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引入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并划分了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伊春林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中的应用指标值。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可祢补可燃物含水率组份缺少观测资料的不足,促进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 森林火险气象指数 火险等级预报 模型 应用
下载PDF
浅析气象因子对作物的影响
9
作者 陈永山 贾杨 《农技服务》 2009年第7期167-168,共2页
以大豆为对象,研究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作物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实例对比,探讨了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影响,以及对作物最终产量、质量形成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利更好的发挥农业气象在农业生... 以大豆为对象,研究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作物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实例对比,探讨了光、温、水等气象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影响,以及对作物最终产量、质量形成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利更好的发挥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指导性、服务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作物 温度 水分 日照 气压
下载PDF
浅论气象预警系统信息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宇明 吴微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年第11期56-56,共1页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电子计算机技术便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进步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便是信息化工程的逐渐壮大。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便捷,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气象系统。随着气象预警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电子计算机技术便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进步速度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便是信息化工程的逐渐壮大。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便捷,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气象系统。随着气象预警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信息技术工程在气象系统中所占据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气象预警系统信息化不仅能够加速气象信息的流通,还能有效提高消息传播的准确度和资金问题。本文从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对气象预警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的重要性,并对于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警 信息技术 发展
下载PDF
关于扩展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几点认识及建议
11
作者 吴微 左宇明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4年第11期51-51,共1页
气象信息发布的同时,就是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了解到所在地的气候变化,进而增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所引发的气象灾害所带来的防御应急能力,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因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各种损失。本文主要就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效扩展谈了几点认... 气象信息发布的同时,就是让社会公众及时准确了解到所在地的气候变化,进而增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所引发的气象灾害所带来的防御应急能力,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因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各种损失。本文主要就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效扩展谈了几点认识及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信息 传播 渠道 扩展 建议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永刚 张广英 +1 位作者 顾红 周尔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12269-12271,12274,共4页
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火灾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伊春林区近43年来气候及森林火灾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3年来,伊春林区气温呈增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 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火灾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伊春林区近43年来气候及森林火灾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3年来,伊春林区气温呈增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各季节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幅度不同;年与各季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减少、年平均风速与年降水量反位相配置导致的森林可燃物积累增多和干燥易燃等因素是伊春林区森林火险和火警呈增高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有潜在增加的趋势,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将更加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森林火灾 影响 气温 降水 风速
下载PDF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对流层大气辐射加热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承伟 陈渭民 +2 位作者 宋庆利 胡文东 殷世萍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390,共7页
应用TOVS资料及MORTRAN3模式,研究中国东部夏季对流层的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辐射对大气的加热状况。考虑不同纬度,不同大气状况下12个站点43个样本的太阳加热率和红外冷却率情况,分析发现:在夏季的对流层,太阳加热率随着距地面的高度增... 应用TOVS资料及MORTRAN3模式,研究中国东部夏季对流层的太阳短波辐射和红外辐射对大气的加热状况。考虑不同纬度,不同大气状况下12个站点43个样本的太阳加热率和红外冷却率情况,分析发现:在夏季的对流层,太阳加热率随着距地面的高度增加而减小,它的大小及变化率与纬度、天顶角及当时大气的状况有关,同时,太阳加热率也存在日变化。红外冷却率在对流层中、高层有极小值,它的大小及变化率与当时的大气状况及纬度有关。将本文的结果与前人的结论及实况相比较,发现本文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东部地区夏季对流层的辐射加热情况,利用卫星资料计算的结果基本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TRAN3 太阳加热率 红外冷却率 日变化
下载PDF
浅析三江平原冰雪季节降水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姝彦 李文福 +1 位作者 吕红玉 陆忠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329-4331,4383,共4页
利用1951 ~2012年三江平原佳木斯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冰雪季节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佳木斯近62年平均降水量为532.1 mm,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减少速率为9.41 mm/10a,主要由于夏季降水减少造成的,冰雪季节、春季和冬季... 利用1951 ~2012年三江平原佳木斯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冰雪季节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佳木斯近62年平均降水量为532.1 mm,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减少速率为9.41 mm/10a,主要由于夏季降水减少造成的,冰雪季节、春季和冬季反而呈升高趋势,1、2、3、4、11、12月降水量均呈升高趋势;20世纪50、60和80年代降水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其余年代偏少;冬季和春季50年代和21世纪前12年降水充沛、明显偏多,其余年代均偏少,其中2010年春季春涝增多91.6%,1970年春旱减少87.1%;秋季50、70和90年代偏多,其余年代偏少.各时段不同等级年降水日数气候倾向率≥0.1 mm和≥1.0mm呈减少趋势,大强降水有增多趋势,各年代各等级降水日数距平50年代均为正距平,70年代均为负距平;其余年代变化不大.50 ~ 70年代降雪日数少,但积雪时间长,降雪的初终日数也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冰雪季节 降水日数 三江平原
下载PDF
地面数据传输及质量控制实例分析
15
作者 马繁东 李文福 +2 位作者 吕红玉 杨艳龙 陆忠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521-7525,共5页
详细阐述地面测报软件主辅通道上传数据时间设置以及数据上传不成功的处理方法。自动站采集气温、本站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以及雨量正点数据如果判断是错误数据,应按先分钟数据替代,然后人工数据替代,最后内插的原则修改,保存形... 详细阐述地面测报软件主辅通道上传数据时间设置以及数据上传不成功的处理方法。自动站采集气温、本站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以及雨量正点数据如果判断是错误数据,应按先分钟数据替代,然后人工数据替代,最后内插的原则修改,保存形成正确上传文件;台站预审人员应正确进行月报表A文件一般性备注和历史沿革备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输 正点数据 分钟数据 质量控制
下载PDF
2008年区域性大(暴)雨天气对比分析
16
作者 王付华 牛凤权 顾岩梅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9年第1期84-86,共3页
2008-07大兴安岭出现了2次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局地暴雨洪涝灾害,本文对2008-07的2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运用了天气图、卫星云图和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区域性大(暴)雨产生的环流形势、基本物理量条件等,得... 2008-07大兴安岭出现了2次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局地暴雨洪涝灾害,本文对2008-07的2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运用了天气图、卫星云图和物理量诊断场,分析了区域性大(暴)雨产生的环流形势、基本物理量条件等,得出了对预报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物理量诊断分析 云图分析 雷达回波分析
下载PDF
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发射系统检测方法与常见故障处理
17
作者 李忠琦 黄晓东 曹晓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0年第3期58-59,共2页
BL系列防雹增雨火箭发射系统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较常见的故障,只有掌握该火箭发射系统检测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才能保障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 防雹增雨火箭发射系统 检测方法 常见故障 处理方法
下载PDF
极端天气预报与防控探讨
18
作者 刘明 季晓菲 《新农村(黑龙江)》 2014年第24期248-248,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采取了不加节制地掠夺,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的经济增长导致环境破坏,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显著上升。近些年,我国极端天气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采取了不加节制地掠夺,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得的经济增长导致环境破坏,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显著上升。近些年,我国极端天气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做好极端天气的预报警与防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预防报警措施 防范控制措施
下载PDF
浅述雷暴天气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19
作者 季晓菲 刘明 《新农村(黑龙江)》 2014年第24期243-243,共1页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气象观测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本研究将对雷暴天气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同时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对雷暴观测记录、仪器以及安全问题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防雷...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气象观测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本研究将对雷暴天气观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同时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对雷暴观测记录、仪器以及安全问题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防雷工作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天气 观测记录 注意事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