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4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逻辑研究——以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
1
作者 杨昀泰 《秦智》 2023年第1期66-70,共5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基石,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与建设途径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设工作需要跟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从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线索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基石,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与建设途径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设工作需要跟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从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线索的党支部、教师教学团队与学科培养三个层面出发,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党支部与教学培养团队前期建设成果优势,在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实际诉求与客观考虑能力条件的前提下坚持教学工作以人为本的综合要求、联系现实的创新前提、学科融汇的发展模式,明确鼓励发展主观能动性要求的同时提高凝聚力,齐心协力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培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 联系实际 规律与逻辑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
作者 张馨月 王秋 《理论观察》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醒世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自由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此次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背景、内涵要义以及...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醒世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自由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此次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背景、内涵要义以及发展创新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阐述,首先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西方先哲的生态观给予了马克思思考和启发。其次是从内涵要义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以实践为基础,探索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最后从发展创新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人类减轻环境危机、开辟实践路径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党的二十大对我国十年的生态保护成就作出了科学总结,并对下一步我们要实现的生态目标做出了明确指示。因此,应进一步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理论精华,寻找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撑依据。总之要想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美丽中国
下载PDF
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对策研究
3
作者 孙唯佳 《世纪桥》 2024年第4期23-25,共3页
深入探讨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界定,结合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历史与经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主要成绩,同时面对外部挑战和内... 深入探讨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界定,结合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历史与经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主要成绩,同时面对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提出深刻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对策研究,包括基本原则、健全培养机制、完善培养内容和丰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建议。为新时代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青年提供有力支持,推动青年一代更好地担当时代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历史与经验 实践对策 新时代 现状分析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语境与实践意蕴——兼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启示
4
作者 林召霞 杜宇鹏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批判性地吸收了当代生态理论的思想,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语境与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批判性地吸收了当代生态理论的思想,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语境与实践意蕴,阐明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启示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能够使大学生以哲学视角审视生态问题,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 文化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下载PDF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崔所柱 《文教资料》 2023年第6期46-49,共4页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仍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掌握程度不高、信仰程度有待深化、信仰观念的选择失之偏颇以及受社会多元信仰影响较为明...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仍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掌握程度不高、信仰程度有待深化、信仰观念的选择失之偏颇以及受社会多元信仰影响较为明显的现象与问题。新时代可以从理论阐释、情感共鸣以及知行统一等角度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研究综述
6
作者 张颖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5-56,共2页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与伟大飞跃的理论源泉。黑龙江作为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域,近几年在学界孜孜不倦地深耕下,在...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与伟大飞跃的理论源泉。黑龙江作为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域,近几年在学界孜孜不倦地深耕下,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试图对五四时期(1900—1927年)以黑龙江现在管辖区域为研究范围,对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传播的情况进行整体梳理,概括当前学界研究特点,分析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传播 黑龙江
下载PDF
黑龙江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和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绿征 《理论观察》 2023年第9期14-19,共6页
文化是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的重要象征,是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特质。黑龙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黑龙江地区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不断充实壮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充分认识黑龙江红色文化... 文化是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的重要象征,是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特质。黑龙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黑龙江地区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不断充实壮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充分认识黑龙江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现实条件,有助于新时代进一步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地区振兴。黑龙江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为社会发展特别是龙江振兴提供了强大支撑,继续探索黑龙江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之路,将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强省强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红色文化 现实条件 价值形态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内生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忠全 《北方论丛》 2023年第2期13-27,共15页
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既是新时代定位学科基础作用和顺应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也是展现地方特色优势、助推社会发展、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本文系统研究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 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既是新时代定位学科基础作用和顺应教育政策的内在要求,也是展现地方特色优势、助推社会发展、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本文系统研究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现状,阐述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的一些成就、存在的一些问题、问题的成因分析,并努力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系统构建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生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流学科 内生驱动机制
下载PDF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探析马克思的新实践观
9
作者 朱招印 郑琪 《文教资料》 2023年第7期17-20,共4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言简意赅,直戳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一个全新的实践观由此破壳而出。马克思的新实践观在存在论层面上打开了一个全新视野,其基本观点包括实践是人的感性存在的根本维度;真理只存在于现实的实践之中,...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言简意赅,直戳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一个全新的实践观由此破壳而出。马克思的新实践观在存在论层面上打开了一个全新视野,其基本观点包括实践是人的感性存在的根本维度;真理只存在于现实的实践之中,是对人的感性存在的澄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自我批判的。马克思的新实践观对人们重建精神家园有着重要价值,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新实践观 存在论 意义与价值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究——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美怡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1期38-41,共4页
为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进而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采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理论,梳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 为了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进而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采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理论,梳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视野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健全生态文明体系等路径,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 农村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基于马克思技术观视角
11
作者 乔晓昱 《经济师》 2023年第7期207-209,共3页
从技术进入到人类视野开始,人们对技术的探索便在持续进行。人工智能代表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提高了劳动效率... 从技术进入到人类视野开始,人们对技术的探索便在持续进行。人工智能代表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提高了劳动效率,部分机械性操作可由机器来替代。另一方面,这项新技术的产生给部分劳动者带来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技术具有两面性,在体验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考虑这种技术带给人们的影响。因此,需要挖掘马克思技术思想内容在现阶段更好地处理技术所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技术 人工智能 劳动
下载PDF
“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12
作者 杨蕊 《经济师》 2023年第9期168-169,共2页
“龙江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黑龙江儿女用鲜血和汗水淬炼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创新教育形式、强化教师引领、重视家校合作、突出自我教育等方面下功夫,探寻“龙江精神”融入大学... “龙江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黑龙江儿女用鲜血和汗水淬炼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创新教育形式、强化教师引领、重视家校合作、突出自我教育等方面下功夫,探寻“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不仅是新时代传承和创新“龙江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精神” 大学生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实现中国式德性“教化”:马克思实践观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
13
作者 杨昀泰 《领导科学论坛》 2023年第10期67-71,共5页
马克思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性质的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亚里士多德德性论明确了实践观的价值旨归,即以人的需求与社会进步为实践发展的目标。马克思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立场,以批判资本... 马克思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性质的理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渊源,亚里士多德德性论明确了实践观的价值旨归,即以人的需求与社会进步为实践发展的目标。马克思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立场,以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为手段,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德性“教化”的前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中国式德性“教化”的根本方略,必须坚持马克思实践观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德性“教化” 马克思实践观
下载PDF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14
作者 边飞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角,从人类社会的理论视域、“现实的人”的生存关切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关联,以此彰显其蕴含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社会 “现实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阐释
15
作者 边飞飞 《学理论》 2023年第3期33-35,共3页
公共性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属性,是衡量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前途命运的必要维度。建构平等、公正及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公共性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本质内蕴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 公共性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属性,是衡量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类前途命运的必要维度。建构平等、公正及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公共性的社会制度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本质内蕴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公共性特质,积极维护公共安全,追求公共利益的合理化最大化,并努力寻求公共价值的生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一追求充分释放和彰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共性维度以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天下谋大同的公共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共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坚持“三个务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16
作者 王楠 王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7,16,共4页
“三个务必”是基于新的历史方位、面临新形势、党情国情世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而作出的重大论断,只有做到“三个务必”,才能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这是我们... “三个务必”是基于新的历史方位、面临新形势、党情国情世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而作出的重大论断,只有做到“三个务必”,才能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夺取新胜利、创造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这是我们党在新的赶考路上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通过梳理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继承发展、“三个务必”的理论内涵以及“三个务必”的意义,从而深刻把握“三个务必”重要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三个务必” 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状及一流学科建设机制探究
17
作者 李金辉 杨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当前,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学科建设缺乏整体性、创新性学术成果匮乏、教... 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当前,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学科建设缺乏整体性、创新性学术成果匮乏、教学与科研失衡、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的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要从规范学科建设考核机制、完善学术交流帮扶机制、创新教师队伍发展机制、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上下功夫,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流学科 建设机制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艺术视野——浅谈马克思艺术思想对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启示
18
作者 姜学斌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了人类文明新篇章。马克思艺术思想是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殊方式。基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创新发展和建设实际,从马克思艺术思想出发,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之维,把握创造人类文...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了人类文明新篇章。马克思艺术思想是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殊方式。基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创新发展和建设实际,从马克思艺术思想出发,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之维,把握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奋斗实践,对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立足马克思艺术思想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内涵及发展实际,有助于新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艺术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视域
19
作者 李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6期281-284,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导致大批年轻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以便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因此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并随之出现了如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导致大批年轻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以便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因此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并随之出现了如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问题、学习成绩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一系列的教育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对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科学概括,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之下,对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突出的教育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20
作者 张阳阳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6-108,115,共4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地域大省,位于我国的东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概述了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对策:通过创新... 黑龙江省是我国地域大省,位于我国的东北边陲,自然资源丰富。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下,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概述了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对策: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等方式,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美丽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黑龙江省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