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可生物降解涂层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于宏颖 索传涛 +1 位作者 尚瑞平 黎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4-536,共3页
目的研究EXCEL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10月,选择100例冠心病行PCI术并同意术后冠脉造影复查的患者,分为EXCEL组58例,Cypher组42例。观察介入治疗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住院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随访以及冠脉造影复查结... 目的研究EXCEL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8年1-10月,选择100例冠心病行PCI术并同意术后冠脉造影复查的患者,分为EXCEL组58例,Cypher组42例。观察介入治疗手术即刻成功率和住院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随访以及冠脉造影复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类型、置入支架平均长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ypher支架相比EXCEL支架MACE和支架内再狭窄率相似,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支架 雷帕霉素
下载PDF
环肺静脉消融联合去迷走神经化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宏颖 潘震华 +2 位作者 李艳红 邢丽娜 黎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9-571,共3页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vagal denervation,V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将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并进行消融的...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vagal denervation,V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将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并进行消融的房颤患者列为VD阳性组(19例),余患者列为VD阴性组(3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房颤的复发率。结果 50例均达消融终点,术后6个月,VD阳性组疗效明显高于VD阴性组(84.21%比64.511%,P≤0.05)。结论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房颤过程中发生去迷走效应可明显提高房颤RFA的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导管消融 去迷走效应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全南虎 郑杨 +1 位作者 于宏颖 赵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对正常离体大鼠心肌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正常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全心停灌30min,复灌60min复制成心肌缺血的再灌注损伤(I/R)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对正常离体大鼠心肌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正常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全心停灌30min,复灌60min复制成心肌缺血的再灌注损伤(I/R)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再灌30min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含量。实验结束后分离出左心室心肌并横切成5片,置入TTC中测定心梗面积。结果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后适应干预后可显著改善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压(LVSP)以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等血流变学指标,并显著减少了再灌注后LDH与CK的释放量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后适应干预减少了心肌梗死面积(47.3%,29.5%)。结论缺血后适应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损伤有明确的改善作用,预防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离体大鼠心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维拉帕米、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迪 黄冬岩 +1 位作者 吴迪 王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6期134-135,共2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维拉帕米、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维拉帕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 目的分析和比较维拉帕米、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维拉帕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给药前心率(194.4±26.7)次/min、给药后6 h心率(98.4±15.8)次/min,对照组给药前心率(187.8±29.6)次/min、给药后6 h心率(117.3±17.3)次/min,两组给药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7,P>0.05)。给药后6 h,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3,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96.88%)优于对照组(81.25%),不良反应(6.25%)少于对照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4.267,P<0.05)。结论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优于维拉帕米。二药各有优势,临床上应尽量查清病因再给药,如不能及时查清则首选普罗帕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维拉帕米 普罗帕酮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在缺血后适应中对大鼠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昕 于宏颖 +1 位作者 全南虎 郑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IPost)对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A组),IPost组(B组),IPost+Wortmannin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SB216763组(D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IPost)对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A组),IPost组(B组),IPost+Wortmannin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SB216763组(D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再灌注30 min冠状动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含量。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对心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kt磷酸化和GSK-3β磷酸化的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A组LVSP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含量明显升高(P<0.05);同时IPost干预减小了心肌梗死面积(47.3% vs 29.5%),B组Akt磷酸化和GSK-3β磷酸化表达增加。结论 IPost对体外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Wortmannin可削弱IPost的保护作用,SB216763具有模拟IPost的心肌保护作用,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在IPost的心肌保护作用信号通道传导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再灌注损伤 信号传导 心肌缺血 L-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下载PDF
焦虑症在心血管疾病中测评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5
6
作者 夏丽娜 翟春梅 +2 位作者 陆海燕 赵丹丹 王春芳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5期146-146,148,共2页
焦虑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其患病率为4.1%~6.6%,而在心血管病人当中,其患病率约为40%~70%,现从心血管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探讨心血管病中焦虑症的护理干预影响,通过心血管疾病中焦虑... 焦虑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其患病率为4.1%~6.6%,而在心血管病人当中,其患病率约为40%~70%,现从心血管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探讨心血管病中焦虑症的护理干预影响,通过心血管疾病中焦虑症患者的认知模式,以及他们在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应用护理程序对其心理干预,说明在心血管病合并焦虑症中的患者中,抗焦虑预防和冠心病二级预防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测评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 孙志奇 丛树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即刻随机分为常规PCI组(26例)、缺血后适应组(24例)。常规PCI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再灌注开始3min内不施加任...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即刻随机分为常规PCI组(26例)、缺血后适应组(24例)。常规PCI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再灌注开始3min内不施加任何干预;缺血后适应组于再灌注开始1 min内应用PTCA球囊低气压充盈阻塞相关血管60 s,撤出球囊再次灌注60 s,共循环3次,其它同常规PCI。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3 d、7 d的cTnI水平,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及7 d心脏彩超结果,记录左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LVEF)。结果缺血后适应组在术后第7天,AMI患者的血浆cTnI水平明显低于常规PCI组(P<0.01),两组AMI患者术后7 d心脏彩超结果示左室收缩期射血分数(EF)较24 h均有所改善(P<0.05),术后1 d、7 d时缺血后适应组EF值高于常规PCI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后适应治疗方法与常规PCI方法比较可改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缺血后适应 心功能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夏丽娜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研究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研究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健康教育达标、依从性、满意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依从性,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心力衰竭 满意度 依从性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琳 吴立娟 +1 位作者 董智强 赵晓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2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2周后,40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许多重要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2周后,40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许多重要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生理应激能力降低,药物代谢、排泄缓慢,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中毒,应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控制水和钠的潴留、增强心肌收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心房颤动药物转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福艳 唐玉龙 王瑛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535-535,共1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疗效观察 药物转复 血流动力学 心律失常 栓塞事件 生命安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糖尿病对离体大鼠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宏颖 赵昕 +1 位作者 全南虎 郑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离体大鼠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全心停灌30min,复灌60min,制成心肌缺血模型;全心停灌30min后,给予再灌注10s、停灌10s6次循环,然后再灌注至6...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离体大鼠缺血后适应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全心停灌30min,复灌60min,制成心肌缺血模型;全心停灌30min后,给予再灌注10s、停灌10s6次循环,然后再灌注至60min,制备缺血后适应模型。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复灌20min冠状动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实验结束分离出左心室心肌并横切成5片,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糖尿病大鼠缺血后适应血流动力学无明显改善,心肌酶释放量未减低,心肌梗死面积未显著减少(50.1%±3.7%比45.7%±4.8%,P〉0.05)。结论缺血后适廊对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脏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心肌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姗 郭颖 +1 位作者 孙薇 张艳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3期65-65,73,共2页
目的:探究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8)予以常规疗法,研究组(n=48)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0d内心脏不良事件... 目的:探究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8)予以常规疗法,研究组(n=48)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95.83%>81.2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6.25%<20.83%),研究组的轻度出血发生率高于参照组(16.67%>4.17%),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预防心脏不良事件,个别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轻度出血,对此要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冠心病 心脏不良事件 出血
下载PDF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丽娜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2期44-44,46,共2页
目的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确定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21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桡动脉治疗护理,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在进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中... 目的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确定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21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经桡动脉治疗护理,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在进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中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整体并发症降低。结论采用经桡动脉治疗冠心病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 治疗 冠心病 护理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志清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1期336-337,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症,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神经内分泌激活在其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特异阻断该通道的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肯定.许多临床研究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明确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显...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症,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神经内分泌激活在其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特异阻断该通道的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肯定.许多临床研究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明确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显著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重度急性左心衰应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15
作者 邢福艳 唐玉龙 徐艳斐 《黑龙江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治疗 重度急性左心衰 治疗效果 重症急性左心衰 酸碱平衡调节 常规治疗 低氧血症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以下颌痛为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16
作者 尚瑞平 李心畅 唐玉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37-,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钙蛋白 颌痛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及ATP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瑞英 周宏研 孙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 (RCD)改变及细胞膜ATP酶活性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粘度法、化学比色法测定了 2 0例正常人及 3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 (DI)、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 +-ATP酶活性。结果 :高血压病组与...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 (RCD)改变及细胞膜ATP酶活性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粘度法、化学比色法测定了 2 0例正常人及 3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 (DI)、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 +-ATP酶活性。结果 :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DI值显著升高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高血压病患者DI与ATP酶活性呈负相关 ,与DBP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RCD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红细胞变形性 三磷酸腺苷酶
下载PDF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志清 潘震华 +2 位作者 王柏颖 唐玉龙 李华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4期1718-1721,共4页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防治 医源性疾病 急性肾衰竭 损害因素 血清肌酐 非少尿型 CIN
下载PDF
三维电解剖标测左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宏颖 潘震华 +3 位作者 伊红艳 任明霞 刁秀娟 黎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心电图,V2导... 目的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RVOT(间隔)与LVOT起源室早比较[0.32(0.23~0.42)比0.48(0.3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面积和周长明显小于LVOT[面积:1.2(0.5~2.2)比3.3(2.3~3.8),P<0.05],[周长4.3(2.8~5.8)比7.9(7~9.5),P<0.05];且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呈纵轴大于横轴,与LVOT长轴/短轴比例[1.04(0.96~1.12)比0.49(0.42~0.56),P<0.05]。结论对于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早,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与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s激动区域形状,面积,周长均有助于于判断位置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早搏 三维标测系统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对于ACS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丽敏 王丽娜 +2 位作者 潘震华 于宏颖 唐玉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及关于血小板聚集率的可能相关因素;同时观察临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测定200名急...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及关于血小板聚集率的可能相关因素;同时观察临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测定200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与服用后不同时间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按照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程度分为无反应、低反应和正常反应3组。同时观察各组患者1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给药后2、4、6、24、48h及30d时,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62%、46%、32%、38%、49%和43%,氯吡格雷抵抗者用药后血小板抑制率明显低于反应者;抵抗组与非抵抗组比较发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5.3±3.3vs3.5±2.9,P<0.01)、总胆固醇[(5.3±1.6)mmol/Lvs(4.7±1.0)mmol/L,P<0.05)〗及冠脉病变程度[(65±53)分vs(31±29)分,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治疗的部分患者中存在氯吡格雷抵抗。胰岛素抵抗、总胆固醇和冠脉病变程度可能是影响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