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骨神经非冻结性冷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1
作者 宋珏娴 徐敏 +1 位作者 耿志伟 贾建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在非冻结性低温作用后,腰段脊髓L4-L6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凋亡神经元的数量以及形态学改变,探讨周围神经非冻结性冷损伤致DRG神经元凋亡的情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1周组、2周组、3...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在非冻结性低温作用后,腰段脊髓L4-L6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凋亡神经元的数量以及形态学改变,探讨周围神经非冻结性冷损伤致DRG神经元凋亡的情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1周组、2周组、3周组,每组11只。每只大鼠取任意一侧坐骨神经为实验侧,给予冷损伤(4℃,2h),对照侧坐骨神经同样方法暴露,不给予低温处理。根据坐骨神经和DRG的病理变化,分别取两侧的L4、L5、L6背根神经节于低温结束后1周、2周、3周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PI法)和Tunel法对DRG神经元凋亡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Annexin/PI法)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实验侧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侧。Tunel法检测发现受冷侧的DRG出现典型的Tunel染色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半定量测定显示实验侧DRG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侧。两种方法均显示受冷后1周开始凋亡细胞增多,2周时到达高峰,3周时略下降。结论非冻结性低温可以造成坐骨神经对应的L4、L5、L6DRG神经元出现凋亡,凋亡的高峰出现在冷损伤后2周,以早期凋亡为主。凋亡可能是坐骨神经冷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 坐骨神经 凋亡 非冻结性冷损伤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闫俊杰 佟晓燕 +2 位作者 耿志伟 刘杰 王昱超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8期592-593,共2页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理措施。方法观察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临床表现以眩晕和意识障碍为主,持续昏迷者预后差,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导致病情延误。结论基...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理措施。方法观察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临床表现以眩晕和意识障碍为主,持续昏迷者预后差,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导致病情延误。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双侧丘脑呈蝶形梗死是特征性表现,加强宣传教育有利于减少病情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症状与体征 观察与探讨
下载PDF
脑出血后血浆凝血酶及MMP-9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英 许鑫 +2 位作者 崔志堂 贾红娟 王彬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4期48-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凝血酶、MMP-9在脑出血急性期经时动态变化及二者相关性,为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奠定临床的理论基础。方法分别于发病后不同时间点抽取45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及MMP-9水平。同时检测15例正常受试者的血浆凝血...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凝血酶、MMP-9在脑出血急性期经时动态变化及二者相关性,为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奠定临床的理论基础。方法分别于发病后不同时间点抽取45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及MMP-9水平。同时检测15例正常受试者的血浆凝血酶及MMP-9的水平,分析二者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一般正常人体内会有少量凝血酶及MMP-9的表达,经EL1SA法测定,脑出血患者凝血酶与MMP-9血浆含量动态变化的相关性检验,二者的峰值(第5d)呈正相关(<0.01),两者经时动态变化的全过程仍然具有高度相关性(<0.01)。结论①正常人血浆存在凝血酶与MMP-9少量表达。②脑出血患者从发病24h内血浆凝血酶水平即迅速升高,至第5d后达高峰,第15d下降显著与24h相比变化不大,已下降至发病早期水平,但仍高于正常。③脑出血患者于发病24h内血浆MMP-9水平增高,至第5d左右达高峰,第10d时MMP-9显著低于高峰期水平,但仍高于24h水平,第15d下降更加显著,较24h明显下降,仅轻度高于正常人血浆MMP-9水平。④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凝血酶含量越高,MMP-9水平越高。凝血酶水平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性。后期凝血酶下降速度慢于MMP-9的下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凝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探讨丁基苯肽在短暂全面性遗忘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闫俊杰 王昱超 王晓慧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43-744,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丁基苯肽治疗短暂全面性遗忘症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短暂全面性遗忘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抗血小板及改善脑循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丁基苯肽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症状的终止发作情... 目的观察应用丁基苯肽治疗短暂全面性遗忘症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短暂全面性遗忘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抗血小板及改善脑循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丁基苯肽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症状的终止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4.2%,二者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TGA发作终止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丁基苯肽治疗短暂全面性遗忘症有肯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基苯肽 短暂全面性遗忘症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肌内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 被引量:4
5
作者 夏圣梅 赵春环 +3 位作者 宫旭海 何小花 宋来军 张继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321-322,共2页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 (BTXA)对于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治疗前后均在本院专科门诊确诊、随访并行有关检查。注射剂量依据痉挛肌肉的大小、数量和痉挛程度以及治疗反应而定。采用多点肌内注射的方法。结果 BTXA注射治疗后眼睑及...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 (BTXA)对于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治疗前后均在本院专科门诊确诊、随访并行有关检查。注射剂量依据痉挛肌肉的大小、数量和痉挛程度以及治疗反应而定。采用多点肌内注射的方法。结果 BTXA注射治疗后眼睑及面肌痉挛明显减轻或消失。症状明显改善者占86 5 % ,一般注射后 10d见效 ,疗效持续 6~ 2 6周。结论 面肌痉挛大部分病人没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 ,A型肉毒毒素治疗以其效力强、疗效确实、少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局部多点肌内注射 治疗 偏侧面肌痉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脑梗死致尿失禁的临床研究及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江华 宋来军 +1 位作者 张继红 邓丹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尿失禁发生与病变部位的关系,以及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观察针灸治疗梗塞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352例患者分为尿失禁组和无尿失禁组,主要观察指标:(1)脑梗死后尿失禁的发病率;(2)脑梗死后尿失禁的单因...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尿失禁发生与病变部位的关系,以及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观察针灸治疗梗塞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对352例患者分为尿失禁组和无尿失禁组,主要观察指标:(1)脑梗死后尿失禁的发病率;(2)脑梗死后尿失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3)脑梗死后尿失禁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4)尿失禁患者参照随机对照表随机分成两组,即针灸治疗组和非针灸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尿失禁的效果。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尿失禁的发病率为50.2%。尿失禁与性别、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无显著关系(P〉0.05);与年龄、凝视麻痹、失语、失用、GCS、OCSP、NIHSS和Barthel指数相关(P〈0.01)。针灸治疗70例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达89.29%,未接受针灸治疗的79例好转率仅为50.73%。结论脑内有多个排尿调节中枢,其受累或其发出纤维受累均可引起尿失禁。应用中医传统针灸治疗尿失禁,恢复大脑皮层对膀胱以及尿道括约肌的控制,促进尿失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失禁 针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