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变化评价头穴透刺联合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1
作者 桑鹏 沈国庆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139-1140,共2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作为常见的造成痴呆的病因,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1]。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VaD患病率高达1.50%[2]。目前对于Va D的病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其在MRI成像上表现为脑白质高...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性疾病,作为常见的造成痴呆的病因,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症[1]。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VaD患病率高达1.50%[2]。目前对于Va D的病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其在MRI成像上表现为脑白质高信号即脑白质病变。临床上对于Va D患者的西药治疗主要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盐酸多奈哌齐[3],谷氨酸盐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等,但单一西药治疗效果不够确切。临床实践表明,中医针药联合能够对Va D患者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4]。头穴透刺能够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部供血,减轻神经元损伤[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头穴透刺 MRI成像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脑白质病变 美金刚 血管性痴呆 盐酸多奈哌齐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冠华 王东升 +1 位作者 丛宇 孔令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12期1216-1217,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20例,针灸组用针刺人迎穴、廉泉穴治疗,对照组用舌肌功能训练法训练。结果:总有效率针灸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20例,针灸组用针刺人迎穴、廉泉穴治疗,对照组用舌肌功能训练法训练。结果:总有效率针灸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困难 针灸
下载PDF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婧 张一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3期136-138,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案对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方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的患者8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 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案对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方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的患者8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小脑血肿体积和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估量表(ICAR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小脑血肿体积和ICARS评分分别为(3.02±1.61)mL和(19.25±10.0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2±3.52)mL和(30.44±1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小脑出血术后共济失调患者采取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之上配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对于缩小患者的小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的ICARS评分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术 共济失调 早期 针灸康复 疗效
下载PDF
观察和评价药物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婧 张一宁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关于药物联合温针灸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本文立项时间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1月,将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8例按照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温针... 目的:关于药物联合温针灸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本文立项时间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1月,将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8例按照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温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温针灸治疗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28例,治疗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有效治疗20例,治疗有效率为68.97%,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6.90%,P>0.05,无明显差异性;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的BAD-SDAI、BASFI、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分别为(2.0 ± 0.9)分、(2.4 ± 1.4)分、(15.8 ± 11.2)mm/h、(5.5 ± 2.1)mg/L,对照组分别为(2.8 ± 1.2)分、(3.2 ± 1.2)分、(20.2 ± 10.3)mm/h、(8.4 ± 3.6)mg/L,P<0.05;对2组患者干预以后的晨僵时间、脊柱痛评分、扩胸度和枕墙距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时通过温针灸和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对改善相关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温针灸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下载PDF
毫火针豹纹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丛宇 王雨燕 +2 位作者 张忠平 林志斌 韩旭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583-585,共3页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据统计,带状疱疹发病后,34%的患者会在带状疱疹消退后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其疼痛程度较带状疱疹更严重,多分布在疱疹消...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据统计,带状疱疹发病后,34%的患者会在带状疱疹消退后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其疼痛程度较带状疱疹更严重,多分布在疱疹消退后肋间神经走向,疼痛常表现为电击样、烧灼样、撕裂样或刀割样,多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出现多样疼痛并存,且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3~4月,长则数年不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感染性皮肤病 肋间神经 日常生活质量 撕裂样 刀割样 毫火针 烧灼样
下载PDF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鲍春龄 东贵荣 +8 位作者 王海桥 刘建浩 焦志华 白玉龙 王顺 王昀 倪金霞 赵建军 秦黎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来自7个研究单位的307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2例)及C组(101例)。A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B组予阴阳调...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来自7个研究单位的307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2例)及C组(101例)。A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B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C组予康复训练。各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结束时,A组完成研究93例,B组完成研究90例,C组完成研究85例。随访2个月期间,A组完成随访89例,B组完成随访88例,C组完成随访80例。2全分析集(FAS)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77.45%、71.57%和62.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随访集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85.39%、84.09%和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NDS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N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4治疗7天、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FCA评分、FMA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FCA评分、F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痉挛,显著改善患肢及全身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 缺血性中风 偏瘫 分期治疗
下载PDF
焦氏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丛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296-1298,共3页
中风[1]是我国常见病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现今生活节奏提速,作休规律颠倒,饮食习惯复杂,压力不断增高,中风病发的趋势已越来越年轻化。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中风病的致死率[2]已得到明显控制,但对其后遗症状的处理一直没有好... 中风[1]是我国常见病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现今生活节奏提速,作休规律颠倒,饮食习惯复杂,压力不断增高,中风病发的趋势已越来越年轻化。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中风病的致死率[2]已得到明显控制,但对其后遗症状的处理一直没有好的办法,以肢体瘫痪最为常见也最难解决。针灸对于中风后患者的治疗已有数百年的经验,近些年现代康复医学[3]蓬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二者联合为无数卒中后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多项研究表明头针的应用对患者的康复疗效有明显提升,而焦氏头针[4]由焦顺发先生率先提出,其核心理念是对人体大脑皮质的功能分区在头皮的投影进针刺,并通过针刺后的快速捻转使针感向深部、向患侧进行传导,产生对神经下行激发的作用而起效。焦氏头针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研究尚少,笔者通过焦氏头针与康复训练的结合取得良好疗效,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康复医学 肢体瘫痪 中风病 后遗症状 焦顺发 康复训练 康复疗效 头针
下载PDF
针刺大鼠肺俞穴对脊神经电幅度和传导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玉丽 刘海涛 +4 位作者 董宝强 宋思潼 张淑慧 田辉 马铁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0期92-95,共4页
目的了解手动提插捻转针刺肺俞治疗哮喘大鼠后,对脊神经电位幅度和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俞穴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卵蛋白(OVA)制敏、诱导建立哮喘大鼠模型,PowerLab八通道生理记录仪采... 目的了解手动提插捻转针刺肺俞治疗哮喘大鼠后,对脊神经电位幅度和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俞穴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卵蛋白(OVA)制敏、诱导建立哮喘大鼠模型,PowerLab八通道生理记录仪采集脊神经电变化。结果肺俞组虽然在无针刺时与正常组,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脊神经电活动幅度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别(均P>0.05),但是在针刺,捻转和停止捻转3种情况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均P<0.05),在捻转和停止捻转后其脊神经复合神经电活动幅度可以增高一倍。模型组的传导时间明显长于正常组,而经过针刺肺俞3周后再次检测的肺俞向脊髓的传导时间则下调,而非经非穴组肺俞到脊髓的传导时间明显长于肺俞组(均P<0.05)。结论手动提插捻转针刺肺俞治疗哮喘大鼠可以提高相应节段脊神经兴奋性,加快神经信号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俞 支气管哮喘 脊神经电 幅度 传导时间
下载PDF
刃针搜法治疗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MMP-9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桑鹏 陈佳琪 赵佳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3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究刃针搜法治疗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刃针治疗组、针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分别采用刃针搜法治疗、常规针刺治疗、甲钴胺注射治疗。同时对各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 目的探究刃针搜法治疗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刃针治疗组、针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分别采用刃针搜法治疗、常规针刺治疗、甲钴胺注射治疗。同时对各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元、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指标检测并进行Fugl-Meyer评分检测比较。结果(1)治疗后刃针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检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刃针治疗组的患侧Vd、Vs、Vm检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刃针治疗组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MMP-9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搜法在改善颅脑给供血、加速血液循环、提升神经功能、帮助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修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对脑梗死后感觉障碍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刃针 脑梗死 感觉障碍 搜法 神经元 MMP-9
下载PDF
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陈旧性面瘫120例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林 马政涛 阚书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765-766,共2页
目的:寻找治疗陈旧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陈旧性周围性面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每组病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针刺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76.5%。对... 目的:寻找治疗陈旧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陈旧性周围性面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每组病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针刺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76.5%。对照组愈显率5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能明显提高治疗陈旧性周围性面瘫的愈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针刺 陈旧性面瘫
下载PDF
刃针搜法治疗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TIMP-1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桑鹏 陈佳琪 赵佳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0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究刃针搜法治疗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脑梗死后感觉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刃针治疗组、针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刃针搜法治疗、常规针刺治疗、甲钴胺注射治疗。同时进行治疗前后的TIMP-1等相关指标... 目的探究刃针搜法治疗脑梗死后感觉障碍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脑梗死后感觉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刃针治疗组、针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刃针搜法治疗、常规针刺治疗、甲钴胺注射治疗。同时进行治疗前后的TIMP-1等相关指标检测并进行Fugl-Meyer评分比较。同时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N20等相关指标检测并比较。结果(1)治疗后刃针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与药物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相比较的结果显著提高且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刃针治疗组金属蛋白酶-1(TIMP-1)指标显著上升且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刃针治疗组的患侧体感诱发电位(SEP)N20较药物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且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课题研究证明刃针搜法可以通过调节TIMP-1进而改善神经元功能,并促进感觉神经传导通路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刃针 脑梗死 感觉障碍 搜法 神经元 TIMP-1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传和 梅成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掷骰子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枸...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掷骰子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血糖水平与症状积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照,表明后者均显著高于前者;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的各项症状积分进行比照,表明后者均显著低于前者;上述指标比照均有很大差异(P<0.05)。结论:于枸橼酸莫沙必利基础上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可起到积极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相关体征与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可有效降低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能够使其生活质量提高,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枸橼酸莫沙必利 半夏泻心汤 血糖水平 疗效 症状积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病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
13
作者 李鹤 逄亚楠 李樱 《林区教学》 2010年第12期4-5,共2页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作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教学法逐渐被引入国内。如何实施,成为各学科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作为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分支的神经病学教学,结合实际探讨了实施的思路和可...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作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教学法逐渐被引入国内。如何实施,成为各学科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作为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分支的神经病学教学,结合实际探讨了实施的思路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教学 PBL 应用
下载PDF
针刺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钙超载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婵娟 桑鹏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6,314,共6页
缺血性中风关键病理环节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导致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坏死的关键因素是钙超载。目前研究已证实针刺对钙稳态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可以通过抑制钙超载来减轻其对神经细胞的损害。本研究回顾近15年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针刺... 缺血性中风关键病理环节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导致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坏死的关键因素是钙超载。目前研究已证实针刺对钙稳态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可以通过抑制钙超载来减轻其对神经细胞的损害。本研究回顾近15年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针刺在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钙超载的病理机制,包括通过抑制连接蛋白Cx43半通道开放、调控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抑制钙调蛋白表达、阻断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功能等,进而抑制钙超载,调控钙稳态,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的神经细胞损伤,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钙超载 神经细胞
原文传递
“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玉丽 张立德 +4 位作者 刘海涛 宋思潼 杨畅 王旭 李宁 《解剖科学进展》 2017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手动"肺俞"单穴对支气管哮喘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和6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俞"穴组以及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卵蛋白(OVA)制敏、诱导建立哮喘大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 目的探讨手动"肺俞"单穴对支气管哮喘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和6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俞"穴组以及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卵蛋白(OVA)制敏、诱导建立哮喘大鼠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上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针刺"肺俞"穴能够减轻支气管哮喘模型的炎性病理变化,减轻气道增厚,炎性细胞集聚,与非经穴相比具有明显差别。针刺"肺俞"穴可以下调支气管哮喘中升高的IL-1β含量(P=0.009),但是手动针刺"肺俞"单穴并不能明显下调支气管哮喘中升高的IL-6含量(P>0.05)。结论手动针刺"肺俞"单穴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调节作用可能与下调IL-1β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俞” 支气管哮喘 IL-1Β IL-6 WISTAR大鼠
原文传递
“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玉丽 张立德 +5 位作者 刘海涛 宋思潼 杨畅 王旭 李宁 于嵩 《解剖科学进展》 2017年第6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手动单穴"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俞"穴组以及非经非穴组,每组20只。卵蛋白(OVA)制敏、诱... 目的探讨手动单穴"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肺俞"穴组以及非经非穴组,每组20只。卵蛋白(OVA)制敏、诱导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用细胞计数板计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Wright Giemsa染色后分类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ACTH的含量。结果针刺"肺俞"穴能减轻支气管哮喘模型的炎性细胞数量(P<0.05),并与非经穴相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哮喘大鼠血清ACTH含量降低(P<0.05),然而针刺"肺俞"穴并不能上调支气管哮喘中下降的ACTH含量(P>0.05)。结论手动针刺单穴"肺俞"穴对缓解哮喘咳嗽及消炎作用具有基础理论支持,但是其缓解炎症的途径不经过内分泌ACTH,是否具有缓解"气喘"的功能及机制还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俞”穴 支气管哮喘 ACTH WISTAR大鼠
原文传递
交叉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咳嗽反射障碍豚鼠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贾坤平 裴思颖 +2 位作者 王虹 王鑫 蔡国锋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4-960,共7页
目的:观察交叉电项针对脑出血后咳嗽反射障碍豚鼠咳嗽反射次数(CCnt)、咳嗽潜伏期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及心、肝、肾脏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评价交叉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咳嗽反射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雄性纯白豚鼠随... 目的:观察交叉电项针对脑出血后咳嗽反射障碍豚鼠咳嗽反射次数(CCnt)、咳嗽潜伏期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及心、肝、肾脏组织病理结构的影响,评价交叉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咳嗽反射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雄性纯白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交叉电项针组和电项针组,每组又分为术后1、3、7、14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复制豚鼠脑出血后咳嗽反射障碍模型。针刺组针刺双侧"风池""翳风";交叉电项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电针正极连接"翳风",负极连接对侧"风池";电项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电针正极连接"翳风",负极连接同侧"风池"。电针频率2 Hz,强度0.5 mA,各组治疗每次均为20 min,每日1次。采用Longa评分法对脑出血后豚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分析Buxco装置记录的CCnt和咳嗽潜伏期变化;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豚鼠血常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实验室指标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豚鼠心脏、肝脏、肾脏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豚鼠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交叉电项针组、电项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时段CCnt均显著减少(P<0.01),咳嗽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术后7 d和14 d CCnt均增多(P<0.05,P<0.01),咳嗽潜伏期均缩短(P<0.05,P<0.01);7 d和14 d时,交叉电项针组较其他两治疗组CCnt明显增多(P<0.05,P<0.01),咳嗽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P<0.01);电项针组14 d时这两个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针刺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WBC)计数在术后3、7、14 d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术后3 d时交叉电项针组WBC计数降低(P<0.05),术后7 d和14 d时3个治疗组WBC计数均降低(P<0.01,P<0.05);术后7 d和14 d时交叉电项针组的WBC计数均低于其他两治疗组(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各组豚鼠心脏、肝脏、肾脏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无显著改变。结论:交叉电项针治疗脑出血后咳嗽反射障碍豚鼠安全有效。此外,脑出血后豚鼠会产生炎性反应,而交叉电项针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电项针 脑出血 咳嗽反射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