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内镜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范围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鹏 沈忠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的减压范围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采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方式)与研究组75例(采用脊柱内镜下... 目的研究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的减压范围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采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方式)与研究组75例(采用脊柱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方式)。观察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征、ODI评分、VA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MacNab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OD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末次随访MacNab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椎板间入路方式比椎间孔入路方式的作用更佳,对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入路 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范围 椎板间入路 脊柱内镜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PEL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中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鹏 沈忠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PEL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中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3年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案情况,对全部患者...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PEL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中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3年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案情况,对全部患者均采用经后外侧入路(PELD)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探讨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ODI评分与VAS评分。结果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44.72±4.16)mL,手术时间为(104.54±10.37)min,卧床时间为(7.57±1.62)d。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2例出现椎间隙感染,1例出现硬膜囊破裂,3例减压不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经对症治疗后随访15 d,均痊愈。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手术后的ODI评分与VAS评分更低(P<0.05);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手术后的下腰痛评分、感觉障碍评分、步行能力评分、腿痛评分、日常生活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分与拇背伸肌力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外侧入路(PELD)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在此次研究中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于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临床疗效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