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以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二磷酸果糖治疗,...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以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二磷酸果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K、CK-MB、NT-proBNP、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K、CK-MB、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的CK、CK-MB、NT-proBNP、LVEF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效果显著,其机制与降低CK、CK-MB、NT-proBNP水平、提高LVE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二磷酸果糖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651-652,共2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行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 目的:分析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行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中TLR4、核转录因子(NF-κB)及髓样分化因子(MyD88)水平相近(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8%,低于观察组的95.38%(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可降低新生儿肺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免疫分子含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新生儿肺炎与气候的相关性及对患儿预后影响
3
作者 于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4期2482-248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与气候的相关性及对患儿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肺炎的新生儿设为肺炎组,另取60例未发生肺炎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出现肺炎的季节和气候情况,并分析不同气候影响因...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与气候的相关性及对患儿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肺炎的新生儿设为肺炎组,另取60例未发生肺炎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出现肺炎的季节和气候情况,并分析不同气候影响因素与新生儿肺炎的相关性。60例肺炎新生儿通过治疗后,有41例患儿恢复健康预后良好,19例患儿预后较差仍需继续治疗,但无死亡病例。对比预后良好患儿与不良患儿相关危险因素,最后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炎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出生季节、出生时温度、出生时湿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肺炎组与对照组患儿出生时平均气压和降水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肺炎的发生与季节、湿度呈正相关(P<0.05),与温度呈负相关(P<0.05),与气压和降水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儿性别、发病时间、出生时温度、出生时平均气压和出生时降水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儿住院时间、出生时季节、出生时湿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肺炎的住院时间、出生时季节和出生时温度为患儿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在冬春季节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其次是过渡季节,而且气温越低、湿度越高导致新生儿出现肺炎的情况也就越多,因此可以说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与气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越是冬春季节和湿度越高的情况下,新生儿肺炎越难康复,增加患儿的住院时间,所以在新生儿肺炎的高发季节和气候,一定要加以预防,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炎 温度 季节 湿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硒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的表达意义分析
4
作者 于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6期2758-2760,2766,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硒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确诊为HI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儿血样检测血清硒、血清脑红蛋白(NGB)、... 目的:探究血清硒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确诊为HI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儿血样检测血清硒、血清脑红蛋白(NG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开展组间比较,而后将60例研究组患儿按照病情分组后再次开展上述因子水平比较,最后计算血清硒与NGB、TNF-α相关性,绘制血清硒对HIE诊断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研究组患儿血清硒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GB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重度HIE组患儿血清硒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组,NGB和TNF-α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组(P<0.0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硒同NGB和TNF-α均呈负相关(r=-0.9714、-0.9669,P<0.05);(4)计算血清硒对HIE诊断AUC为0.9089(95%CI:0.8058~1.0000,P=0.001)。结论:HIE患儿会出现明显的血清硒水平下降情况,其下降程度同NGB、TNF-α等指标明显相关,可以考虑将血清硒水平作为评估HIE临床指标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硒 新生儿 HIE
下载PDF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齐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4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分娩出生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新生儿病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新生儿鸟...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分娩出生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新生儿病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新生儿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第一个月身高、体质量和奶量各指标增加值,同时观察两组新生儿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第一个月身高(4.06±2.01)cm、体质量(896.06±357.16)g和奶量增加值(45.36±16.38)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6±1.38)cm、(689.57±279.68)g、(31.69±10.2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住院时间(6.08±2.69)d显著短于对照组(8.67±2.3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鸟巢式护理的实施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并有利于新生儿尽快康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其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的可行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可行性 生长发育 产后护理
下载PDF
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齐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129-13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脐部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效果。方法我院新生儿科自2018年3月开始落实新式脐带护理方法,选择该方法实施前(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16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另选择该脐带护理方法实施后(2018年3月—201... 目的比较不同脐部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效果。方法我院新生儿科自2018年3月开始落实新式脐带护理方法,选择该方法实施前(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16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另选择该脐带护理方法实施后(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16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酒精脐部护理方法,观察采用新式脐部护理(1.0%活力碘)方法,对比两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为(8.69±2.68)d,对照组为(13.03±4.6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轻度脐炎、中度脐炎、重度脐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1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仅出现了脐部感染发生,未见其他感染及全身性感染。结论新式脐部护理(1.0%活力碘)方法可有效提升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促进断端尽快脱落,降低脐部感染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部感染 脐部护理 预防效果 活力碘 酒精 新生儿感染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灯盏花素治疗HIE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收治的86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实验组...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在收治的86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神经节苷脂治疗,实验组予以神经节苷脂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以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BB(creatine kinaseBB,CK-B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变化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NBNA评分、血清CK-BB、cTnI水平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实验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理想,对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清CK-BB及cTnI水平具有重要帮助,还可有效减少相关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灯盏花素注射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降低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降低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2021年11月1日于我院行急诊静脉输液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 目的:探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降低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2021年11月1日于我院行急诊静脉输液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辅助静脉穿刺。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药物外渗及穿刺失败意外风险事件发生指数及家属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患儿药物外渗、穿刺失败的发生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静脉输液患儿,采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辅助静脉穿刺,能够明显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可提升患儿家属满意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 小儿 静脉输液 意外风险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