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105例疗效观察
1
作者 白玉海 崔海 白玉泉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7期820-821,共2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多点局部注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105例,6个月后观察疗效,其中复发者一个月后再次给予治疗,最多注射治疗3次。并使用Cohen和Albert量表进行评估。结果6个月后症状...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多点局部注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105例,6个月后观察疗效,其中复发者一个月后再次给予治疗,最多注射治疗3次。并使用Cohen和Albert量表进行评估。结果6个月后症状完全好转90例,占85.71%;明显改善12例,占11.42%;部分改善3例,占2.85%。疗效平均持续约3~6个月,复发者重复注射仍有效,出现局部面部肿胀9例,眼睑闭合不全6例,面肌无力、眼睑下垂各为3例,但是未经过任何处置均在1~2周内恢复。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确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偏侧面肌痉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SPECT脑显像对不同程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组织低灌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白玉海 杨丽丽 +6 位作者 崔海 马彦鑫 崔志堂 王晓红 张锦 应虹 刘杰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8年第5期533-535,共3页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是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D)的重要危险因素。50%-60%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是由于动脉狭窄性病变进行性发展所致^[1]。因此,有效地干预颈内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是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D)的重要危险因素。50%-60%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是由于动脉狭窄性病变进行性发展所致^[1]。因此,有效地干预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ICD的防治有重要作用,而正确的评估颈内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为其干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就诊的31例ICD患者,就其超声检测CAS程度与SPECT检测脑组织灌流之间的关系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脑显像 颈内动脉狭窄 脑组织 低灌注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内动脉系统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